火车站红帽子的兴衰 朱坤
火车站红帽子的兴衰 朱坤
有过坐火车经历的人都知道,如果所带的行李过多,进出站的时候,可以叫来在车站的搬运工来帮忙,讲好价钱,搬不动行李的难题就解决了。大家习惯叫这些帮着搬行李的人叫“小红帽”。还有人误以为这些小红帽是义务服务“志愿者”,其实他们和带着“小红帽”助人为乐的志愿者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他们的服务是要收费的。
铁路上为旅客搬运行李的红帽子,最早起源在沪宁(南京至上海)铁路。
1898年,清政府督办大臣盛宣怀派员与英商怡和洋行开始初勘线路,要建设一条高规格的铁路,以适应江南繁盛的商旅。1905年04月沪宁线正式开工,沪宁铁路于1908年(光绪34年)04月01日全线通车,当时线路全长311公里,由上海北站至南京下关站,沿途共设车站37个。
(南京的下关火车站,现为南京西站)
沪宁铁路刚刚通车时,火车站的条件简陋,各站的候车室面积都不大,只有购买一、二等票的旅客才能进入候车室坐到椅子上,买了三等及以下的、车票的人只能在外面搭建的风雨棚下等车。火车站也没有广播。火车快要来了,会有戴着红帽子的脚夫在站台上大声呼喊,这一趟火车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火车开的也不快,南京到上海的列车全程需运行12个小时左右。但是当天可以到达,比起过去乘坐舟船的迟缓自是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受到了普遍欢迎。通车初期没有电力,照明采用煤油灯,夜间无法行车。南京上海之间的车是“朝发夕至”,运行整整一个白天。可以认为是出“远门”了。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当选大总统,1912年元旦从上海驱车来南京就任,开了一趟特快专车还走了8个小时,上午10时始发,到达下关火车站已是晚间,这或许可以认为是沪宁铁路的一次列车提速。
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与上海的联系更加密切。沪宁铁路在1928年至1949年因南京是当时中华民国的首都而曾被称为“京沪铁路”。1930年,铁道部改造沪宁线路轨及设施,并专从德国进口三套优质“蓝钢专列”投入使用,而火车头购自英国,功率为全国之冠,从南京跑一趟上海,中途停靠镇江(时为江苏省会)、常州、无锡、苏州四站,只用5个半小时,在当时已是全国一流水平。京沪快车最初一天仅对开一班,票价贵于普客三分之一。其中九节车箱中有二至三节专为欧美日侨商、各国外交官及家属而备留,另有一节车厢则为国民党军政大员、家属等特权人物专用,纵然座位空着也不让其他人进入。当年“蓝钢快车”每张票贵出的一元大洋足可买半石大米了,平民百姓几乎没有这么多的钱来做这样的火车。所以搭乘京沪“蓝钢快车”的旅客多为绅商、工厂主、高级职员、教师、小官吏和演员明星。都是一些有身份的达官贵人。
其它的旅客列车也是如此,坐头等车、二等车的都是“上流旅客”。为了显示身份,他们自己当然不愿意提着自己的行李了,就喊在火车站卖力气的脚夫来搬运。
(上海北站老照片,现为上海铁路博物馆)
那时候铁路员工带红帽子或者是黑帽子是沿用了外国站车人员的服饰。戴的是黑色的礼帽(沪宁线沿用的是英国的,也有的铁路线上是用藏蓝等颜色的),以帽檐的红箍区别职位、工种。扳道员、信号员、检票员、售票员等都带着这种黑帽子。为了区分和管理这些脚夫,火车站就给他们登记注册,并给他们发放了带有编号的红帽子。这些些带着红帽子的脚夫,不算铁路的正式员工。日久天长,红帽子和上面所印的号码,就成了人身的代号,装卸工就凭这顶帽子进出火车站。
火车站的站长、司事、领班,也是对这些脚夫只认红帽子不认人。带着红帽子就让你在火车站内干搬运,功过赏罚一概记在“某某号”下,到月底按帽子号码付工筹。有人因事、因病不能到站上干活时,就把红帽子往子侄或者兄弟亲朋好友的头上一戴,就可以顶班,不会有人来过问。有帽子就可以干活,帽子成了干活的凭证。
就是因为这只认帽子不认人的原因,如若因年老体衰不能胜任搬运这种繁重的劳动,或者另有出路,不想再干这种任人使唤的差事,还可以把帽子传给自己的孩子或者亲朋好友,还可以将帽子作价转卖给他人。得到帽子的人只需要向司事、领班等管事的头儿花一些“疏通费”,就可以去火车站上班。一顶帽子的转让如同转让了一个谋生的“饭碗”。那个时代失业者和寻找生路的人多如牛毛,这个“红帽子”的饭碗极不易得,能够端上和铁路沾边的饭碗,也是很不容易的呢。这个红帽子就顺着铁路线逐渐蔓延开来,许多有铁路的地方,火车站都有了“红帽子”。
其实也根本没有人想知道戴着红帽子脚夫的名字,只是凭着红帽子帽檐两侧印有白色的阿拉伯数码,以“某某号”称呼。旅客也就以“黑帽子”和“红帽子”来区分这些在铁路上做事情的人们。
许多的红帽子们,有了帽子(饭碗)却丢了名字,有的同事在一起多年,也只记住了对方的号码,记不住对方的名字。有的帽子几经转让出卖,帽子下面的面孔换了许多张,但花名册上还是最初登记的名字。有人就将错认错,一直用着别人的名字。
(1980年代以后的小红帽)
抗战胜利初期,国府还都南京,一批美国大功率机车作为“善后援华物资”分到各个铁路机务段,其它设备也有更新。京沪线列车速度开始提升,高速列车“凯旋号”风靡一时,达官贵人、名媛仕女,都以乘得此车标榜身份。
1947年更有一段时间沪宁铁路上开行号称“飞快车”的特快列车,跑完全程不足4小时,最快的只要3小时43分,成为一时美谈。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时局混乱,非但“飞快车”无法保持,普通列车运行速度也再度下滑,全程运行时间一直在5小时上下。但是无论开怎样的火车,红帽子的生意都是一直可以做下去的。
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铁路,员工进行了重新登记。“红帽子”的脚夫也成为了正式的铁路职工,改称为搬运工,再也不用以号码相称了,做红帽子的搬运工,才又重新找回了自己的名字,他们有了正规的铁路工作服,不再戴红帽子了。
解放后,社会风气转变,大家出门时也能相互照应,红帽子中断了一个时期。
到了19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出门倒腾做买卖挣钱的人增多,行李也开始增多,红帽子搬运进出火车站的服务再次应运而生,多属于铁路的多经公司管理。设施也鸟枪换炮,今非昔比,有了轻巧的人力车,还有了电动车。但是红帽子因为搬运服务引出了许多是是非非,因为红帽子的工作人员都是临时招聘的,旅客认为他们是铁路上的,铁路单位又不把他们算作自家人,又一次处在一种尴尬的地位中。
随着物资的丰富,特别是快递行业的发展,红帽子搬运业务也开始衰落,除了春运等特殊时期和一些客运大站,红帽子的风光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