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怎样一点点被社会“磨平棱角”的?
喵~又到周四啦~
今天主要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些私货,是我最近两年,性格和为人处事方式发生的一些变化。认识我多年的朋友,基本都有说我的性格变得比以前更“温和”了。
小时候总听大人说“人进入社会之后都会慢慢被磨平棱角。”当时不解其意,等到自己开始工作才逐渐体会到其中滋味。
我之前一直都是一个很“刚”的人。我妈性格就比较耿直,我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她的这个特质;上学的时候,因为老师对成绩好的学生都比较纵容,加上书读多了心气儿也高了起来,我喜欢的、在意的人,才会用心地维系关系、考虑对方感受;但大部分人我都是本着“我自己开心就好”的心态去相处的。因此,总会在无意间得罪一些人。
最近两年发生了什么事,以至于对我为人处世的影响比过去20多年都要大呢?
主要是因为我的工作性质发生了变化——我成了“乙方”。
这份工作给了我极大的挑战。
倒不是业务本身方面的问题,而是在与人的沟通上。
刚开始的那段时间,我简直把过去20年没受过的“憋屈”都受了一个遍。
比如说,有的甲方讲话总是颐指气使,一副“我付了钱,我提什么要求你都应该满足”的模样。我从小到大都没人跟我大声讲过话,更别说对我吆五喝六,可把我委屈坏了,没少因此哭鼻子。
比如说,有的KOL其实“咖位”并不大,但“架子”却不小。我内心OS你粉丝数还没到我一半(对方不知道这件事),在这里显摆什么架子呀,但依然还要保持“表面客气”跟对面的人厘清需求。
至于为什么“憋屈”还要继续做,当然是因为穷。
(引用橘长对我的评价)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逐渐学会了一些和不同人沟通的技巧,以及应对不同类型人的解决方案。
讲几个具体的事例吧。
我们有个客户,顺利的时候一切都好,就是意见不同的时候她说话不大好听。有一次我们要做一个话题,标题她不太满意,就直接在钉钉群里cue我说“没想到你们是这样的水平”“太差劲了”。
我们负责写策划的小伙伴和她解释“这样策划的缘由”,表示我们并不是敷衍地对待她的这个项目,而是有我们自己的考量,这样设计标题的原因balabala。这样经过两个回合之后,对方开始越来越生气。我看到消息之后赶紧打电话给小伙伴让他不要再说了。
因为那时候的情境是,对方已经认定了是我们的“错误”(虽然我并不认为是错误,只是想法不同),我们的解释在她看来是在辩解、找理由,因此会越来越生气。这时候她已经认定我们这一版标题不好了,且处于一种情绪化的状态,如果继续跟她讲“我们认为这样好的理由”,她会把“我认为不好”的这个情绪带到我们的整体方案中,到时候要改的就不只是标题了。
于是我选择先接纳她的情绪,表示确实是我们处理方式不对,回复道:“实在不好意思呢,之前可能我们没太理解咱们这边的需求,造成了一些误会。老师(对甲方的习惯尊称)是不是想要类似于“XXXX”这种风格的题目呢?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按照这个方向多拟几个标题,你看可以吗?”
然后对方瞬间就消气了,说,“还是你们比较专业,那就按照这个来吧,”
还有一个“吃一堑,长一智”的故事。
我们团队主要是在一个相对小量级的平台做新媒体公关业务。公关中的品牌宣传和直接投放广告还是有一些差别的,品牌更偏向于“心智植入”。大部分时候,我们要宣传的都是一个“理念”,而非具体要成交某一样商品。
有一次,一个老客户转介绍了一个他的朋友来。老客户人非常好,跟我们配合也比较默契,每次都只需要短暂的沟通就可以进入执行环节;策划、稿子都是一次过。而且他做了很久的公关了,非常熟悉各个平台的传播特性。
我犯了个错误,默认新甲方是由老客户介绍来的,就跟老客户一样熟悉我们的业务形态,并且有正确的预期。这个错误的预设给未来埋下了隐患。
我们主要在一个相对小众的平台做,比起微博、头条的日活数要低很多,而且传播逻辑也不太一样。一般我们会设置一个相对泛化的话题,再通过大V发文,来把流量向甲方主要想传达的话题上引导。这个我事先是有语音跟她沟通过的,但可能说的比较委婉,对方没太get我的意思,以至于产生了错误的预期。
其实最后的结果放在在我们过往的案例中,已经算是中等偏上了。但是客户非常不满意,说“没有达到百万、上千万的浏览量”,而且“没有整个话题下面所有人都在讨论他们要传播的这个内容”。但其实她这个要求,在这个平台几乎就不可能做到。是因为我一开始没有非常明确地跟她直说“做不到”,而是委婉地表达了,才致使对方保留了这个不合理预期。
这个案子到后来追收账款的时候也是一波三折,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钱要来。
有了这次不愉快的合作经历,后来的新客户,我第一次沟通都会先和对方介绍清楚我们的业务,和对方核实“预期大概是这样的,咱们这边想要做的是这样一种形式吗?”然后再把谈话的重点用文字的形式敲下来发在工作群里了(避免日后甩锅)。
还有一个相当大的坑,是甲方虽然好说话、态度也不错,但他不知道自己的需求是什么。
因为他没有想清楚自己的需求是啥,我们凭着自己的想法和惯例去写方案,对方就会一直不满意,导致我团队会做很多的无用功。写好了策划改了又改,而且每一次都是全盘否定,到后来,写策划的小伙伴都哭了,说“不行这个钱我不要行了不,我不想再改了”。
我刚开始做这份工作的时候把它想得很简单,以为我只要在“甲方”“大V”“写手”之间当复读机和传话筒就行了,后来发现真的是too young too naïve。其实在“下发任务给KOL和写手”之前有个至关重要的步骤,就是“挖掘甲方的需求”。因为“和客户沟通”这个环节,是所有执行之前开始的第一关,如果这一步和目标产生了偏差,随着项目进程推进,这个偏差也会越来越大。
现在每次接到需求,我都会在简单看过资料之后反复和对方确认“传播核心点”,这样即使后期有改动,也是细节方面的改动,不会把全盘推翻重新做。
说说对我性格的影响吧。
一个最显著的变化是,我现在与人沟通更关注“目的”了。
这应该是“反复确认需求”养成的职业习惯。
因为更关注目的,不只是在跟甲方的沟通中,在生活中,或者是面对网上的一些不友好言论,我都能够比较理性地看待了。
比如说,有的人质疑我,以前我会生气地怼回去、反驳他,现在会“懒得搭理”直接拉黑。因为我完全没必要为不相关的人“证明”自己,我跟他较什么劲呢?目的是浪费自己的时间吗?
比如说,以前我在生活中跟别人沟通的时候,很容易被“其他因素”干扰而忽略最终的谈话目的。像开头第一个故事中讲到的那件事,按照我以前的处事方式,估计对方说“太差劲了”之后我直接就炸毛了,然后开始跟她辩“我们没错,错的是你,是因为你不懂”。因为现在更“关注目的”,知道沟通并不是为了争谁对谁错,而是为了解决问题,我何不直接后退一步说“不好意思,确实是我们没理解需求”,这样省去了很多中间的沟通成本,直接进入解决问题的步骤呢?
带着目的去谈话,无论对方说什么、态度如何,都不容易被他带节奏走。因为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什么、想要得到什么。
现在遇到颐指气使的甲方,我会自动屏蔽他阴阳怪气的语气,直接切入他想要做的事。如果发现这个人实在太难搞定了,要求又高预算又少,我会出于对团队成本的考虑,拒绝这个单子。但肯定也不会说“你事儿又多钱又少我们不接了”,而是会委婉地表示我们团队最近比较忙之类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开始反思我自己过往的一些沟通方式。
比如,反思自己做KOL接单的时候,是不也像我们接触的大V那样难沟通。也许在别人眼里,我也是在“摆架子”呢?我现在很少接商业约稿了,但如果有,我都会提前跟对方讲好我的原则,避免后期不必要的麻烦。
比如,反思自己对家人、对团队的小伙伴,有时候说话是否也“颐指气使”,让别人感觉到不舒服呢?是不是也在某一些情境中,像第一个甲方一样,忘记了“解决问题”的目的而转向发泄情绪呢?
我现在在努力把一些工作中形成的自动化思维带到生活中了,不过也不是100%都能做到“完美沟通”。最近各种事情交错在一起,离全国联考就剩44天了我还有一大堆没有复习完,双十一各种项目还有舆情忙得不可开交,我家洛洛得了传腹现在每天都要去打针(去年薛定谔得了同样的病,花了大几万最后也没救回来)。我自己情况也不是很好,最近两三周频繁去医院,这周因为反流性食管炎,还有突发性的偏头痛,两个下午什么事都没做成。
焦虑、休息不足和身体的不舒服交织在一起,负面情绪也跟着一起来了。
因为知道自己状态不好,所以我现在会尽量避免沟通。最近非工作的消息回复的都很慢,担心会把自己的不好的情绪传递给无辜的第三方。
我觉得“被磨平棱角”并不是一件坏事,不是说要丧失本心故意去迎合谁,而是避免只站在自己的视角看问题、只关注自己的感受,在达成自己目的的同时,让沟通的对方也感觉更舒适的办法。
小时候有什么委屈,“哇”地哭一场,不管你是对是错,大人总会来安慰一下。长大之后才知道,哪有什么“本来应该”的宽容和理解。
为什么大家总是说“成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呢?
因为没有人会像父母一样再迁就你了,人们的同理心都变得很稀缺,乱发脾气、解决不了问题的人,不再会因为“是个孩子”就被迁就,而要真正去面对现实——没有任何人可以替自己解决。
但其实我挺不喜欢“成年人世界没有容易二字”这句话的。我觉得既然情绪化解决不了问题,与其等到碰壁了才去修正,不如早点收拾起眼泪,去适应没有人遮风挡雨的世界本来就应该有的样子。
虽然我在做乙方这两年受了不少委屈和以前没受过的气,但这种情绪随着做这份工作时间越来越长,反而淡化了。
因为我意识到这个世界本来就是要和形形色色不同的人打交道的,他们之中本来就有好沟通的、难沟通的,他们学历文化层次各异、理解能力各异,本来就是会有人“不清楚自己的需求”。既然这是客观存在的,那也就没必要因此感到生气了。
赶快跟着动图设置一下吧👇
如果想围观喵的朋友圈,或者有什么悄悄话想和喵说,可以加这个微信号哦~
我的这些文章也值得你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