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喝酒有多豪?看刘伶一篇《酒德颂》,魏晋酒风都能醺人醉

我国有4.5亿喝酒人你信吗?

白酒价格翻了天都没人管,这个好理解,地方经济支柱。可是再涨价再贵都有人买,最贵的茅台还抢不到手,这就烧脑子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明知道几十块钱的酒卖几百几千还都买?钱多的没地方花吗?明显不是。

主要原因是喝酒的人太多,很多,非常多!去年11月20日中国酒业协会举办的“适量饮酒,快乐生活”宣传周上,公布了几个大数据:我国饮酒消费者高达4.5亿,其中过量饮酒有1.23亿人。这次活动前他们搞过一次调查,在29个省份和地区抽调了10.9万份样本,经过研究分析得出的数据。特别对1.23亿过量饮酒的行为研究仔细,结论出这些人过量喝酒的原因,有55%的是为了密切人际关系,39%的人是缓解个人压力,26%的人是给对方面子。

喝酒人的乐趣,喜欢喝晕了瞎喷,天上地下古往今来一顿胡侃,胸中多少郁闷都随之发散。每次都少不了一个话题:谁能喝?谁会喝?谁的酒风端正酒德高尚?争论多了,就有人搞了个标准,把喝酒人分出档次级别。

喝酒人的“等级”

前几天看到一个帖子,有人搞了一个喝酒等级标准。根据喝酒人的酒德、酒风和酒量,也就是喝酒人的综合修养水平,划分出三等九级。仔细琢磨一下,觉得有点意思,起码可以当个酒后瞎喷的话题。照录如下:

一等:酒神。天成美酒赐人间,人酒合一通神明;

二等:酒圣。饮尽江河知大道,纵情天地安泰宁;

三等:酒仙。睿智勃发满腹华,琴棋书画诗酒经;

四等:酒君。三杯为度知进退,适量而止乐无穷;

五等:酒士。博古通今善言辩,列入大夫家旺兴;

六等:酒侠。义薄云天一壶酒,两肋插刀侠客行;

七等:酒民。酒爽何问功与名,偷得浮生半日闲;

八等:酒徒。日复贪饮杯中物,酣歌梦幻伤亲情;

九等:酒鬼。魂飞魄散人无形,浮沉人世酩酊醉;

十等:酒蒙。舍弃酒质图牌子,一生喝酒不开心。写到这里觉得可以狗尾续貂,干脆加了一条,图个“十全”。好在是喝蒙后的调侃,当不得真,有兴趣的也对号入座试试?

竹林七贤的刘伶算哪个等级?

我国酿酒喝酒历史上万年了,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实物,酒坊和酒距今九千年。所以有文字就有喝酒记载,其中的高光时期应该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刘伶写的《酒德颂》就是标志。

刘伶在中国饮酒史上大名鼎鼎,至今还流传着很多他的传说。有个很神奇的故事,他平日里坐着鹿拉的车,酒杯从不离口。老婆担心他喝出人命,他却有自己的安排,让一个人背着锄头跟着车,方便啥时喝死啥时就地埋了。后来的大诗人辛弃疾都欣赏不得了,写诗赞他:“漫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

这样的喝酒人算哪一档?

《酒德颂》原文

靠谱的还是刘伶流传下来的《酒德颂》。别的不提,单单他对自己酒德酒风酒量,寥寥数句展现无遗。原文照录如下:

有大人先生者,以天地为一朝,万朝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迹,居无室庐,暮天席地,纵意所如。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榼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

有贵介公子,缙绅处士,闻吾风声,议其所以。乃奋袂攮襟,怒目切齿,陈说礼法,是非锋起。先生于是方捧罂承槽,衔杯漱醪。奋髯箕踞,枕麴藉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豁尔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三载浮萍;二豪侍侧焉,如蜾蠃之与螟蛉。

各位喝酒大侠可对比对比,可能喝过他么?

白话《酒德颂》,看刘伶怎么侃自己喝酒

标题:喝酒人的德行

正文:在我这样最有酒德的人眼里,开天辟地以来也就当一天,万年时光弹指一挥间,太阳月亮是我的门窗,四面八方的大地是我的庭院。我就这样放荡形骸,身体也不受房屋的拘束,天下就是我的房屋,大地是我的卧榻,想干嘛就干嘛!我每天不是在喝酒就是在喝酒的路上,行卧起坐手里都捧着酒杯,提着酒壶。我的人生除了喝酒还是喝酒,其他的事跟我有什么相干?

我的同事们却不这样认为,他们都是当朝的王公贵族,高官巨贾,还有名气很大的文人谋士,很看不惯我喝酒的样子。不断背后议论我,有的见面还撸袖子要打我。咬牙切齿,恨我入骨,说我不守朝廷的规矩,缠着不让我走,跟我一遍遍讲大道理,要我为朝廷好好工作,别再喝酒误事了。我这样道德高深的人,根本不听他们的聒噪,他们说他们的,我喝我的酒。不仅喝着酒,还带着样调侃他们,一边喝酒一边悠闲地捋着胡须,舒服地伸直两腿坐在地上,喝多了就头枕着酒曲,屁股下垫着酒糟,陶陶然进入梦乡。

就这样不知不觉地醉了,很久才醒酒,这个时候方才进入我的世界。心里无比的安静,天上雷霆的声音也听不见了,巍峨的泰山也看不见了,春夏秋冬的变化也感觉不到了,世俗的功名利禄丝毫吸引不了我。我俯下身子看到的世间万物,都像激流中的浮萍一样乱七八糟,真的不屑一顾;我和身边动辄教训我的王公贵族们比,我就是土蜂,他们就像土蜂捉来养育蜂蛹的螟蛉一样。

这样喝酒的人牛不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