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么业务模型,让用户画像效果倍增?

做用户画像项目最怕啥?三个字:没!屁!用!经常是做数据的同学哼哧哼哧整了白天,输出所谓的“360度用户画像”然后被业务方喷:

知道性别、年龄又怎样!

过去消费高,未来呢?又怎样?

你标记个高潜力,它就真的高潜力了??

以上种种问题,都是没有基于SIKT模型推进项目所致。用户画像与业务场景脱节,没有考虑业务拿到画像能干啥。想要破局,当然得回到业务场景中,认真思考:到底用户画像能帮上啥?而SIKT模型正是解决此问题的一套概念模型(非算法模型哦)。

01

SIKT模型原理

SIKT模型是一套梳理标签的方法。标签是用户画像的基础,是构建画像体系的砖石。想让用户画像系统有用,标签本身得是有价值的。这就要求,在做标签的时候,不能凭着数据人员的直觉,像说贯口一样把“性别、年龄”胡乱怼进系统,而是从业务场景出发,层层递进。

第一步:梳理业务场景。使用方先思考:我要解决什么问题?

第二步:梳理关键指标。使用方再思考:用什么指标衡量问题解决?

第三步:梳理关键行动。使用方再思考:我做什么事能解决问题?

第四步:筛选有用标签。数据协助思考:用什么标签能提升行动效率。

按照这个步骤梳理出来的标签,很好观察:

一:有明确的使用场景。避免了信息过剩,让使用者聚焦思考问题。

二:有明确的考核指标。明确了考核方法,改善了关键指标就是效果。

三:有明确的落地动作。清晰了标签效果,同一动作,使用标签前后的差异。

要注意的是:标签并非万能的,有可能有些业务场景是不需要标签的。因此使用该方法的第一步,就是先梳理业务场景,把那些和标签高度相关的场景找出来。

02

业务场景梳理

从本质上看。标签是一系列业务信息的浓缩。比起未浓缩的信息,标签有三大优势:

优势一:便于查询。想象一下超市里买东西,如果没有标签分类,都写商品全名,那找起来得多麻烦。因此,提升信息检索效率,就是标签第一大功能。使用标签进行信息检索,能提升认知阶段的效率。

优势二:便于分类。有了标签,分类效率会提升非常多,特别是一些已明确不会使用到的分类,一下就能筛选出来。这样能提升决策阶段的效率。

优势三:便于挑选。如果对于可用的手段有了标签分类,就能快速找出适合当前的手段,避免了重重复复的分析论证,从而极大提升执行效率。

小结下,几乎所有的业务工作,都要涉及:认知现状,制定策略,选择方法三个步骤。因此,只有还处于大干快上,跑马圈地,野蛮生长的行业是不需要标签的。真还在野蛮生长的话,那还查询个啥、分类个啥、挑选个啥,可劲砸钱,干就完了加油!但凡行业增速减慢,需要控成本,增效益的时候,标签都有用。

03

1个应用小案例

场景一:某互联网企业投放部门,计划选择大V进行私域投放。投放场景的指标很明确:投放转化率。要注意的是:由于是私域投放,买了大V的广告位以后,就只能全覆盖该大V的粉丝,无法在决策阶段做用户分群。所以在场景拆分的时候,决策阶段没法用标签优化。

但是在认知现状、方法选择阶段,标签能帮上忙。

认知阶段:大V有很多,一个大V覆盖各个平台。此时如果有标签对大V进行分类,就能轻松查看该大V的基本情况,挑选出合适的大V。

选择阶段:同一个广告,可能有5、6种不同素材可以使用。此时如果有标签对素材进行分类,就能减少筛选难度,提升效率。

注意,这里用的标签并非100%的用户标签。比如大V分类标签,可能需要负责推广的同事自行标记。比如素材标签,需要负责素材设计的同事自行标记分类。

注意,这里用的标签,也并非一次性产生的。比如大V标签中“作弊”标签,是在之前合作中,发现大V有作弊行为,之后标记上,避免后人上当。比如素材标签中“使用效果”标签。是观察N次素材投放效果以后标记出来的。

这引申出一个很深层的问题:用户画像建设,并非某一天,一个神力无敌的数据分析师刷刷把数据库一弄就出来的。这些对业务的分类,对效果的追踪,需要长时间积累,需要业务方同事一起参与才能完成。

04

再看个小案例

场景二:某互联网企业用户运营,计划针对沉睡用户进行唤醒,以激活消费一笔(不计金额大小)为目标。这个场景下,关键指标很清晰,就是沉睡用户的激活率。

在细分场景的时候会发现,在认知阶段难度较小,因为已经锁定了沉睡用户群体。但在策略阶段,较为复杂。

一来,在沉睡以前,用户的消费习惯、消费经历都不同,可能需要区分用户特点,找适合用户的激活方案。

二来,当前沉睡不代表未来沉睡,本身用户就有一定自然回流概率,如果不能区分这些自然回流用户,很有可能投放的唤醒资源都被薅羊毛薅走了。

所以在关键行动层面,需要2个重要辅助:

1、区分过往消费偏好,区分过往消费层次

2、预测未来自然唤醒概率,区分自然唤醒用户

这两点都对应着标签的需求。但实现方法是不同的:过往的需求分析是有数据可依的,因此可以通过历史数据进行用户分层/分群。但未来唤醒情况则需要预测,这是需要算法模型支持的。

有趣的是:真预测出来谁会消费以后,在做唤醒资源投放的时候,是会绕开这些预测消费用户的,这样事后测算ROI才好看。

这又引申出来一个深层次话题:预测模型怎么来,怎么用,也是紧密结合业务场景的。很多人建设用户画像的时候,不考虑业务场景,单纯指望一个:“预测模型/推荐模型”包打天下。是非常不切实际的。

05

小结

总结整个SIKT运作过程可以看出:想让用户画像有效,标签先得有效。

想让标签有效,得:

1、紧密结合业务场景

2、清晰要改善的关键指标

3、明确落地关键动作

4、业务同事积极参与,贴上业务标签

5、数据要长期跟踪,特别是关于效果的标签

6、算法模型在关键场景,关键环节补位

总之,全民一起努力,才能真正实现效果。单靠一个数据分析师,单靠现有数据库里那点字段,脱离业务场景做模型,脱离业务动作谈数据采集,最后只能获得如开头一样,平砍一刀不见血的无用画像。

不过这涉及另一个问题:到底哪些表现是可以直接数据计算,哪些需要跟踪,哪些需要建模,哪些又需要业务补充;

(0)

相关推荐

  • 数据分析|从0-1构建用户画像数据分析流程

    导读:大数据经过近几年的迅速发展,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应用层面,主要有数据平台搭建及运维管理.数据仓库开发.上层应用的统计分析.报表生成及可视化.用户画像建模.个性化推荐与精准营销等方向."用户 ...

  • 营销数字化,让商业决策更科学化

    怪兽先森  · 20小时前 关注 经验也会有用,但利用好数字化的经验会更有竞争力,让商业决策更科学.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怪兽先森"(ID:Mister-shou),作者: ...

  • 客户关系管理场景#标签画像#,赋能企业数字化运营

    引言:标签画像就是指在客户关系管理的过程中将客户画像.用户行为信息标签化,通过系统手动编辑.社会属性.生活习惯.消费行为等主要信息的数据进行自动判断为不同的客户打上不同关键字或者特定标记,可以用这些标 ...

  • 如何将场景化营销运用到用户运营当中

    场景这个词大家进行一定不会陌生,做活动要讲究场景,做O2O也要场景,比如到店是一种场景,到家也是一种场景,那很多时候需要我们去理解这个社会场景,其实这更多指的是一种概念,但到真正需要用的时候却有些迷茫 ...

  • 如何构建用户标签体系

    如图所示,个体由标签组成,这些标签由谁来打?打哪些纬度标签?怎么打标签?如何建立成熟的标签体系,是本文的重点. 目录 用户标签是什么? 如何搭建标签体系? 用户标签的作用? 1 用户标签是什么 用户标 ...

  • 标签分类的三种方式:按用途、按统计方式和按时效分类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编辑导语:标签体系是整个用户画像建设的基础,若没有建设好,对后面的调研及规划会有一定的影响,标签体系的分类能够给我们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本文对标签体系进行简单的介绍,希望对你进行标签分类有帮助. 标签 ...

  • 做用户,绕不开画像!

    编辑整理:刘璐 出品平台:DataFunTalk 导读:做用户,绕不开画像!画像不仅可以提升对用户的认知,还可以通过落地赋能业务.今天我们聊聊用户画像在用户生命周期中的应用,主要介绍用户画像在电商场景 ...

  • 老板,你这样搞千人千面是不行滴!

    2021-03-06 10:34 老板,你这样搞千人千面是不行滴!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人人都是产品经理(ID:woshipm),作者:产品经理龙汪汪,原文标题:<老板,你这样 ...

  • 智能辅助体验,解锁智能服务密码

    柳锴 友信金服副总裁 分享主题 解锁智能时代服务密码 内容摘要 我们公司是做互联网金融的企业,我们的场景会有理财人.有借款人,基于场景分析出来在四个典型场景里面,有我们目前客服面临的现状和挑战. 第一 ...

  • 数据驱动下的私域内容&流量运营

    数据驱动下的私域内容&amp;流量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