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丨《安阳洪洞移民》:揭秘“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这两句在中原地区流传了几百年妇孺皆知的民谣,究竟是怎么回事?近日《安阳晚报》出版的《安阳洪洞移民》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

安阳洪洞移民

内容简介

《安阳洪洞移民》凝聚了焦从贤、齐瑞申、栗文飞三位编著者16年的心血。他们以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搜写辑录了原明代彰德府(今安阳市)及周边大名府、卫辉府许多有关移民的资料、碑碣,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明初洪武至永乐50年间山西百万大移民的时代背景,迁到彰德府及周边府县的时间、次数,大移民带来的巨大社会作用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移民文化与安阳本土文化的融合,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山西移民长途跋涉,披荆斩棘,重建家园的艰辛历程画卷。

该书广征博引,既有权威资料,也收录民间传说。读者在细细品茗,清雅淡香之中,捧读此书,就会感觉一抹融汇在洹波槐影中的根脉乡愁在心中袅袅升腾。本书再版稿完成后,市史志办主任王书才亲自修改,并对原书章节条目作了较大的整合、完善、修正。

作者介绍

焦从贤,原任职安阳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多年浸润地方史志,虽年过八旬,仍宝刀未老,编撰《安阳市志·二卷》《安阳经济史述略》《安阳·从古都走向世界》。

齐瑞申,原市房管局干部,三十年投身安阳老城文化事业,剑走偏锋,在评书、传统游戏、民间百业研究中居领先地位,曾编撰《安阳市房产志》《安阳市规划志》《老安阳寻踪》。

栗文飞,原任职汤阴县政府办公室,以生在岳飞故乡自豪,在岳飞研究、周易、史志族谱三个领域有独特见解,时出振聋发聩之语,素有“汤阴通”之美誉,编著《岳飞颂歌》《周文王羑里城》《老年心理学实用读本》。

书摘

一种社会现象引发的深刻思考

安阳人的祖上是从哪儿来的?许多上年纪的人张口皆答:“要问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还说如今凡两脚小趾甲盖儿是两瓣儿(俗称猴儿脚趾头)的人都是山西洪洞移民的后代。至今,豫北冀南一带的许多村落,传留的一些姓氏、族谱、碑刻,都把洪洞县广济寺大槐树下迁来的先民列为其始祖。

安阳著名地名专家许作民先生在《安阳一带“屯”“营”地名探源》中写道:“北宋陈申之撰写的《相台志》中相州4县, 安阳县、汤阴县、临漳县、林县共710个村庄中,没有一个村名带屯或营字;金代与元代的村庄,虽不像北宋那样有详尽记载,但从散见于各种文献资料中的地名来看,也没一个屯、营地名。然而时至明代,却突然出现了大量的屯、营地名。到清代,基本没有增加。这就充分证明安阳一带屯、营地名基本上都是明代出现的。

如果说民谣有传说成分,那家谱、碑刻和地名可都是实实在在,无可置疑的。这种社会现象能说明什么呢,揭开这层神秘面纱,成为史志工作者和热爱安阳地方文化的民间有识之士的共同心愿。焦从贤、齐瑞申、栗文飞在这方面一拍即合,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执著信念,踏上了16年漫漫追寻之路。他们搜集辑录了原明代彰德府(今安阳市)及周边大名府、卫辉府17个县、169个乡镇、446个村落,589份家谱、碑碣。随着神秘面纱一层层被揭开,一幅先民泪别故土,千里跋涉,披荆斩棘,重建家园的艰辛画卷被徐徐展开。

明初统治者的国策

移民发端于600多年前的元末明初,当时中原及周边一带到处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从元至正十年(1350年)到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18年战火不断,人民非死即逃,加之水旱蝗疫频发,造成大片土地荒芜,人口大量减少。朱元璋曾说:“中原诸州,元季战争,受祸最惨,积骸成丘,居民鲜少。”明嘉靖《彰德府志·序》载:“……况府居冲衢,海内兵作,先被荼棘。今土著之家,十不存一。”即使到了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汤阴县也仅有3830户,25096人;临漳县编户2720,34130人。涉县编户2504,14687人。

明朝之初,民众刚喘口气,恢复经济,谁料又发生了“靖难之役”。燕王朱棣与侄儿建文帝又发生了4年残酷内战,彰德府及周边一带大量村庄沦为废墟,许多人家衰亡绝户。当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山西省因战乱较少,且一连几年风调雨顺,人口日渐稠密。据洪武二十四年统计,河南人口仅189万,而同期山西人口为403万,比河南、河北两省人口总和还多24万人。人多自然导致土地紧缺,人多地少矛盾尤显突出。

为巩固政权,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生产,明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相继制定实施了山西民众移居中原及北方地区的重大战略决策,从洪武元年(1368年)至永府十五年(1417年),一场长达50年,涉及山西51县的百万集中大移民陆续展开。彰德府是这场大移民的重点安置区,许多安阳人的先祖就是当年山西移民。“要问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一语承载着600多年前那段尘封已久的乡土记忆。

安阳人参与制定移民国策

出身贫寒,后来成了大明开国皇帝的朱元璋是在农民起义的血泊中登上皇帝宝座的,懂得稼穑的艰难和民生的痛苦。他常说,要使国家富强,必须让农民安居乐业。早在建国前,他就积累了不少战后恢复农业生产的经验。建国后,他把在江南地区加速农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成功经验运用到北方地区,大力鼓励开发荒田。他采纳下级关于招民垦荒的建议,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移民垦荒政策,特别是从地少人多的山西移民。政策规定,山西有丁无田、丁多田少之户,按照四口之家迁一,六口之家迁二,八口之家迁三的比例。迁民原则是把农民从窄乡移到宽乡,从人多田少的地方移到人少田多的地方,使移民得到足够的田地。洪武三年(1370年)规定:无田者垦辟,每户给15亩,另给2亩种蔬菜,有余力者不限顷亩。皆免3年租税,超过定额多的也不收租税,缺少耕牛的,由官府派人购买分发给农户。

洪武二十一年、二十二年、二十八年,大批山西民众移到黄河南北的彰德、大名、卫辉以及山东临清、东昌等府闲旷之地开展耕种。

军队也参与到开垦荒地之中,称军屯。“二分守城,八分屯种。”

在这项“国策”制定中,安阳滑县人宋讷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先后两次上疏提出切实可行的移民屯田办法。一是将山西一带无田少田农民移到今河北、河南、山东一带,凡移民垦田,都由朝廷拨发路费、耕牛和籽种,还应免税三年;二是制定了迁民比例,并规定移民需到洪洞县广济寺办理迁徙手续,领取凭照川资,由官军监护,分别迁往中原各地。这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得到了朱元璋的首肯和赞赏。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宋讷病故,朱元璋特派礼部官员前往祭奠,并亲撰祭文高度赞扬他为国为民作出的贡献。

荒芜大地焕发生机

大量山西移民的到来,使原本荒芜的彰德府及周边府县大地重新焕发生机。他们用勤劳的双手,辛勤的劳动,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发展,人口增长、耕地面积增加。汤阴县、成化十八年(1482年)编户9832,54721人,比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分别增长2倍和2.01倍。内黄县弘治十五年(1503年)编户4130,3913人,较之正统七年(1443年),60年人口增长1.76倍。由于人口增多,里甲编制也由洪武初的十八里增加到三十四里。汤阴县洪武年间耕地53.88万亩,到嘉靖十一年(1533年)增加到87.93万亩,增长1.6倍。林县洪武年间耕地32.7万亩,到万历四年(1576年)增加到83.7万亩,增长1.5倍。移民在平原、滩涂、丘陵、山地披荆斩棘,开垦出一块块良田,至今遗留的一些村庄名字还带着他们辛苦的烙印。如安阳县村庄多带洞、涧、窖;林州多带山、岗、掌、岭、沟、峪;内黄县、滑县多带固、岸、坡、堤、道、滩、寨等,军屯结束后,营地逐渐成为村民聚焦村庄,名字也打上了屯、营印记。扩种经济作物,尤以种棉最为显著,“中州活壤,半种木棉”一些集镇得交通、物产之便,渐成商业重镇。“金彭城、银水冶,不抵楚旺一斜街”就形象描绘了这些商业重镇昔日的繁荣景象。

■编辑/朱琨 张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