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投入高回报,只需3步轻松打造

一行

读完需要

5

分钟

速读仅需 2 分钟

大家好,我是一行,今天的分享又来啦!

你们还记得第一次和佩奇链接的时候,有什么印象吗?

硬核?池子?年轻?流量高手?

很多好友加佩奇很多天后,总能在不经意间成为极客增长的圈友,这可能就是之前的第一印象起到了作用。

第一印象很重要吗?

简单的说就是:你对一个人总体印象如何,往往取决于你对他的第一印象。

在社会心理学中,首因效应指的是第一印象主导总体印象的形成。

尽管这种印象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全部,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社会知觉偏差。

第一印象一旦建立起来,内心里就已经给对方打上了标签。

这种印象对后来获得信息的理解和组织,有着强烈的定向作用。

而现在,双方的链接大多数都是从添加微信开始,那这怎么去准备自己的个人印象呢?

我们之前的第一印象都建立在线下人与人的交流过程中,需要注意仪表,行头,等等;

这里只需要围绕着下面这三个方面去打造,同时在打造的同时不断询问自己是否都有做到位,这三个方面分别是:

  • 添加好友三天后,对方是否记得你?

  • 添加好友三天后,对方是否找到你?

  • 添加好友三天后,对方是否信任你?

其实目的很简单,就是当用户在需要某个需求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你!

你可以想一下,在你的好友圈里,每天添加与被添加熙熙攘攘,所以今天花了点时间,在上万的好友圈里拆解了所有满足这三个标准的个人印象打造。

并总结了一些规律如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认知:

然而达到这三条标准的都有哪些人?他们给你打造的印象是如何的?

1

头像

毫不意外,所有满足这三个标准的好友的头像全是真人或者拟人动画。

因为见不到面,所以头像成为用户对账号的第一印象。

所以很多用户会把你的头像当作你的真实形象,而其中建立的信任感也远远比那些风景头像要强的多。

不过也有一种真人头像并不能让用户产生信任感,就是将大众熟知的公众人物头像当作自己的头像。

这也是那么多电信诈骗发生的一种原因,诈骗人员也都用各种真人头像来增加受害者的信任感。

就例如我的好友列表里有一个老哥的头像是马云,以至于我到现在对他还保持敬畏心,毕竟虚假头像相对风景头像天然的让人有一种自我防范。

直接在一众好友中增加了辨识度,提到佩奇的时候第一时间就在大脑里出现印象,唯一可惜的就是被池子给模仿了吧。

当然,有特色的头像更容易让人记住,就例如佩奇的小辫子,

2

昵称

当然,很多头像只能增加用户的信用,但提高不了用户对你的认知和了解。

比如说一个用户的名字叫做佩奇,这能给你带来什么印象?

除了小猪,你还能想到啥?

所以说当在这个名字之后再加上一个标签,就很明显的能够了解佩奇。

比如说:佩奇说增长

一看到名字就能在多个维度进行了解,同时还抱有一点好奇,说的「增长」管用嘛(谁试谁知道)!

比如说:佩奇#极客增长

对于去年微信更新的#搜索功能,可以把名字加上这个#关键词,当有人在群里@你的时候,不仅知道你是做啥的,还能直接点击进行搜索品牌宣传非常管用。

比如说:佩奇(晚上23点断网)

后缀直接体现是一个自律的风格,不信你可以晚上 23 点半发条信息试试,让不能自律产生一种向厉害的人靠近心理。

所以要知道微信昵简直就是一个免费广告。

不管是谁,添加好友除了看头像以外就是看昵称,那昵称里提到了什么对于第一印象至关重要。

所以我统计的好友微信里,都有容易记忆、直观理解、容易搜索、利于传播这四个特点。

看到这里,你就想想你是干什么的,你拿一个小号在好友里搜关键词能不能搜到自己,如果搜不到,可能就需要改一改了。

3

问候话术

'你好'

半小时后,'你好'

一小时后,'在吗?'

两小时后,'在的'

这种第一次聊天方式低效吗?低效。

常见吗?确实常见。

而我在进行归纳的时候,发现这些厉害的好友都是有一套的应对规律,总结出来就是:及时通过 + 自我介绍 + 产生互动 + 给出产品 ,从而在第一印象里就给出了十足的认知+信任。

在运营里效率是第一生产力

当有用户添加过来,第一时间通过,便是用户积极性最高的时候,这个时候主动给出精简的个人介绍,让对方对你打上对应的标签。

其次,大部分有好友加来都是有所需求,这个时候就可以和对方产生互动,例如回复某某关键词,可以获得一份资料等等。

回复+即刻获得,牢牢抓住用户初步信任。

那给出的资料如果是自己的原创干货&开发产品,能够刷新用户认知或者满足其需求,便是第三次抓住用户信任,我统计的好友里给出的一般都是个人电子书或者网站产品。

4

最后

通过上面这三处操作,完全能够将一个微信的初次印象达到 80 分以上,

如果想更进一步提高分数那便是日常朋友圈等细节的打磨了。

相反,有个逆向操作,我了解到有些操盘手使用不存在的钩子去做引流。

那么为了防止删粉率过高,当对方加来之后,便不同意添加,等三天印象淡薄之后在通过好友,便大大降低了删粉率。(只提现象,不提对错)

如果之前的第一印象没做好怎么办?

要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体对一个人最初印象越来越模糊,这个时候首因效应的作用就不明显了,也就是说,第一印象在你对这个人的总体印象中的地位就降低了,那功夫就是在日常打磨啦。

好啦,今晚的分享就到这里,流量永不眠,我们下期见!


福利放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