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连绵晚疫病多省流行爆发,注意防范!
晚疫病来袭,提前准备早预防!【蔬菜卫士报 2183】
番茄晚疫病是番茄上重要病害之一,局部地区发生。番茄晚疫病保护地、露地均可发生,但主要危害保护地番茄。连阴天气多的年份危害严重。发病严重时造成茎部腐烂、植株萎蔫和果实变褐色,影响产量。
一
晚疫病的病原菌及寄主
晚疫病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致病疫霉是卵菌门疫霉属,菌丝无色,无隔膜,在细胞间生长,以吸器伸入寄主细胞吸取营养,同时产生毒素,对寄主细胞进行损害,这是疫霉的主要致病机制。孢子和菌丝都能进行传播,孢子(游动孢子、卵孢子及游动孢子囊)是主要的传播方式。晚疫病的孢子形成和侵染全年均可进行,晚疫的孢子主要包括孢子囊,从游动孢子囊释放的游动孢子,有性孢子或卵孢子。晚疫病的寄主以马铃薯和西红柿等为主,其他植物如茄子、辣椒、矮牵牛和茄科杂草等可作为次生寄主。
二
晚疫病发生特点
1
发病症状
叶片及茎秆症状:晚疫病初发病时先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病,形成不规则的褪绿斑点,随后病斑扩大而逐渐变成暗褐色。天气潮湿时病斑迅速扩大,病斑周围呈浅绿色晕圈,中部呈褐色,叶背晕圈处生茸毛状白色霉层。天气干燥时叶片质脆易裂,病斑变褐干枯,扩展速度减慢,并且没有霉层的出现。侵染后期叶片上产生的病原体借风雨侵染茎秆及叶柄,表皮产生水浸状褪绿斑,后呈褐色条斑,病斑周围产生茸毛状白色霉层。晚疫病大发生时,整株植株变黑,萎蔫卷曲,散发出腐败的气味。
块茎/果实症状:病菌侵染块茎/果实后即可危害,侵染晚疫病后形成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凹陷的褐斑。受侵染的部位表面形成凹陷而不规则的干硬斑块,内部变褐色腐烂。马铃薯块茎受晚疫病病菌侵害后并不湿腐,无臭无味。但由于晚疫病的侵染降低了马铃薯的抗性而同时引起其它病害的侵染呈干腐、湿腐,并有臭味,这是田间腐烂和窖藏腐烂的主要原因。
2
发病规律
晚疫病主要以菌丝体在种薯或番茄种子上越冬,也可以卵孢子越冬,来年形成田间的发病中心。同时,保护地番茄、茄子等也可能是初侵染源之一,或成为病菌的中间寄主植物。疫病发生流行与气候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低温高湿的环境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同时,随着纬度和海拔的不同,晚疫病的发生时间和发病特点也有所不同。田间发病后,中心病株上产生的病原体(孢子囊、游动孢子或菌丝体)可以借助于气流或雨水传播,病原体萌发后可以从皮孔、气孔及伤口侵入寄主植物,经过病菌的反复侵染而导致大面积的发病。病株上产生的孢子囊或游动孢子也可以随灌溉水传播进入土壤中,从薯块或根部的芽眼和皮孔部位侵入,形成新的带病株。在华北地区,春季及春夏之交的温度和降雨是影响晚疫病发生的主要因素;而在潮湿、多雨的西南、华中、华东等地区,温度则是该病发生的限制因素。
3
流行条件
晚疫病喜日暖夜凉高湿条件,是一种典型的气候型流行病害。当条件适合于发病时,相对湿度95%以上、温度为18~22℃,且有水滴存在时,有利与孢子囊萌发及产生游动孢子,病害可迅速爆发。此病在多雨年份容易爆发流行成灾,在阴雨连绵多雾、多露条件下利于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因此,雨水和湿度是影响该病流行的关键因素。我国大部分种植马铃薯和番茄的地区生长期的温度均适合晚疫病的发生。华北、西北和东北等地区7-8月份由于温湿度大而容易发病。
三
晚疫病防控措施
1
选育抗病品种
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晚疫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我国育成的大多数品种的抗性普遍在丧失,随着我国育种工作者通过与国际马铃薯中心的合作,引入并筛选出一大批综合抗性较好的品种。
2
加强栽培管理
马铃薯和番茄不宜与茄科等作物同连作,但可与禾本科、豆科、十字花科等作物连作,可以减少土壤中的病原菌接种体的数量,减轻病害的发生。
3
化学防治
化学药剂防治仍是当前防治晚疫病的主要手段和措施。喷药前做好病情测报,一旦发现中心病株,要及时拔除并采用药剂保护。目前化学药剂防治晚疫病的方法主要有种子处理、根施颗粒剂和生长期喷药等三种。
4
生物防治
目前,国内在对晚疫病等土传病害的防治中,化学防治据重要的地位。由于化学防治成本较高和易污染环境,而且病原物易对杀菌剂产生耐药性甚至抗药性。所以,在对晚疫病等疫病的防治中,生物防治逐渐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5
弥粉法防治
参考文献
[1] Jolanta F W, Magdalena A J , Karolina I. The combined nitrate reductase and nitrite-dependent route of NO synthesis in potato immunity to Phytophthora infestans. 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 PPB, 2016, 108:
[2]姚彦坡. 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和辣椒疫病木霉菌的筛选及生防机制研究.中国农业大学, 2015.
[3] Harman G E , Howell C R , Viterbo A, et al. Trichoderma species--opportunistic, avirulent plant symbionts. 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 2004, 2(1):43-56.
编译作者:黄艺烁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