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时的轨迹(45)奇葩节俗趣谈(3)三鬼节
岁时的轨迹(45)奇葩节俗趣谈(3)三鬼节,习俗传承扬孝道
三鬼节,习俗传承扬孝道
雪岸
清明扫墓烟未消,
中元节后寒衣到。
燃香点烛付虔诚,
习俗传承扬孝道。
注:寒衣,指阴历十月初一的寒衣节。
还是在儿时,就多次听到大人们讲起叫人闻风丧胆的鬼故事。长大后,才知道“鬼”字的含义丰富。尤其是每到七月半,除为自己的逝去的亲人和祖先祭祀外,还要为孤魂野鬼烧些纸线。再后来才知道这是个被人们特别重视的鬼节。
“鬼节,顾名思义,与鬼有关的节日、祭祀鬼的节日。鬼,是在人类蒙昧时期,由于科技知识的极端贫乏,对人死后的认识无法解释,而臆造出来的。并认为鬼是对生命的一种延伸。辞海第5753页对鬼的解释有七:(1)迷信者以为人死后精灵不灭,称之为鬼。在中国,常以天神、地祗、人鬼并称。鬼一般被认为不登仙境,本性邪恶,对之应采取辟邪驱除等措施;(2)指万物的精怪;(3)喻称人心的阴险、狡诈或不光明;(4)称沉溺于不良嗜好的人;(5)敏慧;(6)表示爱昵的称呼;(7)星宿名,见鬼宿。此文取其其一之前一句。辞海第5755又对“鬼魂崇拜”进行了解释。说是原始宗教之义,产生于原始社会早期。认为人死后灵魂离开肉体变成鬼魂而继续生活,可以保护和帮助原始部落的人群,也可以惩罚他们,由此产生许多禁忌和仪式。还根据鬼魂与尸体的关系的种种想法,以及关于鬼魂阴间生活的幻想,规定了种种埋葬死人的方法和礼仪。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进一步发展成地狱、冥界等宗教观念。辞源第3496页就“鬼”字云:“迷信称人死魂灵为鬼。”
死亡是每个人回避不了的问题,因为死,古人们想到了鬼。【礼记·祭义】云:“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东汉王充【论衡·论死】云:“人死精神升天,骸骨归土,故谓之鬼。鬼者,归也;神者,荒忽无形者也。或说:鬼神,阴阳之名也。阴气逆物而归,故谓之鬼;阳气导物而生,故谓之神。神者,'申’也。申复无已,终而复始。人用神气生,其死复归神气。阴阳称鬼神,人死亦称鬼神。”古人认为,人死之后属于灵魂的那一部分(魂气)上了天,属于身段的那一部分(形魄)便归于地。归于地就是回到故乡的土地。无论走多远,死之后他们的尸骸都要千方百计地葬在家乡的土地上,人死后魂和魄分开了,他们待在各自的空间,古人感到他们都没有完全离开这个世界。所以祭奠祖先一则要用烟火香味祭奠他们的魂气,再则要用谷食祭奠他的形魄。鬼是归于土的那部分,属于形魄。亲人们死后,都变成了鬼,生活在地下的幽冥之都,人们祭奠死去的亲人,称他们为皇祖伯某。久而久之,这种祭奠便形成特定的节日,也就是本文所说的鬼节。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我国逐渐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各类节日。这些节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人们在欢度节日之时,不忘还要祭奠逝去的亲人和祖先。但以祭奠为主要内容的节日,也就是鬼节,具体表现在清明节、(阴历)七月半、(阴历)十月初一,被人们称之为三大鬼节。
在此要说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除了清明节成为当今最重要的节日外,中元节也只有还健在的老人们到时烧些纸钱,一则送给祖先,二则送些给孤魂野鬼;寒衣节则随水漂流,随风而去,仅仅成了人们的记忆,留在书籍之中。
在此还要说的是,东西方文化对于生命延伸的概念略有不同,但人死为鬼一直是鬼文化的主流。外国鬼节中有墨西哥鬼节(11月1日为幼灵节,11月2日为成灵节)、新加坡的中元节、泰国6月中旬的鬼节等,但最著名的是起源于欧洲并传入美国的(每年10月31日)万圣节(又称诸圣节)。
,
第一大鬼节是,清明节。
【节令】第41页云:“清明,恰值百花盛开的芳菲时节。此日,上坟兼游乐,是唐人的社会风气。唐高宗认为,祭奠祖先的时候宴乐嬉戏实在有失庄严,就下令禁止老百姓去上坟。到了唐玄宗时,禁令始终得不到实施,只好又准许上坟,但禁止坟前饮食游乐。只可惜,皇帝不能号令百花。一位诗人感慨道,冢头莫种桃花树,春色不及泉下人。其实清明上坟来源已久,早在【孟子】一书中就有记载。【国语,楚语下】记载,古代先王们每天一祭,诸侯每月一祭,大夫每季一祭,普通百姓人家则一年一祭。皇帝、诸侯、大夫在宗庙里设祖先牌位,祭祀就在此举行。有时也在野外设坛而祭。而老百姓也迫切需要追奠亡人,一年之中也频繁祭祀神灵,年节也祭,但犹嫌不中,便安排了清明、中元、寒衣三大鬼节。”
从[节令]以及相关书籍中,我们得知: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春祭活动,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清明节的节俗丰富,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当然,清明节的首项习俗是祭祖。
古人们为什么要在清明节祭祖呢?这是因为,他们认为:
清明时节雨水多,泥土里的虫子蠢蠢欲动,人们想到祖先们的身体躺在地下,会不会受到干扰呢?这么想着,他们就几乎看到了那张凄苦的脸,他们便要到墓上去祭扫,看看坟茔是不是因为雨季而坍塌了,旧的坟茔也应该去添些砖和泥土了。春草萋萋,坟上的杂草也务必要除去的。不然明年就湮没难寻了。接着就备上洒食、烧些纸钱。临走还要在坟头压上一些并在树上挂些纸条,经过的人便知道墓主的亲人们已经来祭奠过了。
黄昏时,扫墓人回家,孩子们头上插着花和柳。古代清明节必须戴柳。民谚说,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为了青春永驻,他们戴柳,为了死后无恙,他们也要戴柳。人们还把柳插在门楣之上。【齐民要术】云,取柳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节时百鬼出没,要小心与百鬼保持距离,将他们阻挡在家门外。
圣贤云,要敬鬼神而远之。但人们对鬼心理矛盾,既相信死去的亲人在另一个世界存在着,也相信在特殊日子通向人鬼世界的路敞开了,这就是人间向祖先献祭之时,需要屏声静气,在心中默默祈祷,似乎想听到亡人的归来的脚步和叹息声。宋代高菊涧【清明诗】云:“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化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日暮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归来的笑,如新弃疾的“谁家寒食归宁女,笑语柔桑陌上来”、王禹称的“几多红袖迎门笑”等,人们应该认为是地下亲人的魂魄对后人祭奠的回报,以让其一天之内由悲痛转成欢笑。
,
第二大鬼节,是(阴历)七月半。
(阴历)七月半,又名中元节、施孤、鬼节、斋孤、地官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等。
中元节由上古时代“七月半”农作丰收秋尝祭祖演变而来。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从上可以看到,七月半原本是民间的祭祖节,而非“鬼节”。而“七月半”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东汉之后道教的说法。道教诸神中有天官、地官、水官,合称“三官大帝”,他们是天帝派驻人间的代表,分别在“三元日”为天帝检校人间功罪以定赏罚。“天官为正月十五上元赐福,地官为七月十五中元赦罪,水官则为十月十五下元解厄。”地官所管为地府,所检的重点自然是诸路鬼众了。据说中元之日,地宫要打开地狱之门,也是地狱开门之日,众鬼都要离开冥界,接受考校,有主的鬼回家去,没主的就游荡人间,徘徊在各处找东西吃,因此又称鬼节。此时,人们要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点上荷灯为亡魂照回家之路。道观则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道场,道士建醮祈祷,内容是为亡魂的灵魂超度。
七月半,佛教中称为“盂兰盆节”。佛教这一天是盂兰盆会的日子,内容也是为亡灵超度,盂兰本意是解放倒悬,来自目连救母的故事。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在世时,收了十位徒儿,其中一位名叫目犍连的修行者,在得道之前父母已死,由于目犍连很挂念死去的母亲,就用了天眼通去察看母亲在地府生活的情况,原来他们已变成饿鬼,吃的、饮的都没有,境况堪怜。目犍连看了后觉得很心痛,于是就运用法力,将一些饭菜拿给母亲吃,可惜饭菜一送到母亲口边,就立即化为火焰。目犍连看到这种情境后非常心痛,就将这个情况告诉释迦牟尼。佛祖教训他说,他的母亲在世时,种下了不少的罪孽,所以死后就堕入饿鬼道中,万劫不复。这孽障不是他一人能够化解的,必须集合众人的力量。目犍连于是就联同一众高僧,举行大型的祭拜仪式,以超渡一众的亡魂。这个传说一直流传后世,逐渐形成一种民间习俗,每年到了农历七月中,人们都会焚香烧衣,拜祭由地府出来的饿鬼,以化解其怨气,不至于遗害人间。久而久之,就有了盂兰节。
唐代变文、宋代杂剧,金院本乐此不疲地必写目连救母故事。长期以来,形成了专演此事的目连戏。在敦煌变文【目连缘起】里,目连有了汉语名字“萝卜”,他的母亲号为青提夫人,生白富有家,但因贪婪吝啬、心念不善死后被打入地狱。目连为救母亲出了家。接下来,故事就多了,只说目连如何救母,就有好几套路数。目连挑着经书去西天求佛,准备入地狱救母。去西天的路上有收沙僧、杀乌龙等热闹的场面。但还有比这更热闹的。唐代【大目乾连冥问救母变文】里写释迦牟尼在目连的讲求下,领八部天龙,前后围绕,放光动地,救地狱之苦难。元代【佛说目连救母经】更壮观,世尊答言,我若救汝母不得,长劫入地狱中,代汝娘受罪。尔时世尊,领诸徒从,比丘比丘尼,优婆优婆尼,无数亿众,前后围绕,散虚空身,高七多罗树,放眉间五角毫光,照破地狱。世尊佛亲下地狱,也太触目惊心了。明代【劝善记,目连挂灯】,佛不再亲自出马,而是送目连十二环锡杖去敲开夜麽城,赐七七四十九占神灯去照破十八重地狱。
目连上天入地,经历天堂地狱,途上遇见的都是天神地祇,夜叉罗刹,神神鬼鬼,恰又在人们心中有鬼的七月半上演,增添了不少惊心动魄的刺激。加上目连戏里的歌舞曲艺,武术杂技,插科打浑样样都很精彩。宋金元明清直盛演不衰。北宋时,过了七月七夕节,都城里就开始搬演【目连救母】杂剧,直到十五晚上,人们更加热情高涨地来看戏,目连戏与别的戏不同,它是鬼戏,而且是台上台下一同玩捉鬼,驱鬼打鬼的戏。
清明过后近四个月便是七月十五。民间认为,七月初一地府开了鬼门关,放鬼回到生前的家。这一次他们逗留的时间长达一个月,即七月三十,地府才收鬼。才彻底关了鬼门关。所以古人从鬼出来的第一天开始,每天都要祭祖,直到十四日要设宴大雄祭奠。因为七月十五就是送走他们的日子。孤魂野鬼也得了关照,能吃上一些夏季的果子和新打好的谷子。但是都免不了最终离开的命运,夜晚在高粱和青蒿之上,荧光闪闪,那是人们点的香火,鬼魂们回去的路被照亮了。顽皮的孩子手里执一柄荷叶灯,唱着荷叶灯,荷叶灯,今日点了明日扔,只见青绿的光在黑暗中透过了荷叶。河边也点燃了河灯,这是兹航普渡。要让普天下的鬼都看得见离去的路。河灯是七月半独有的景致。人们在镂空的莲蓬和瓜皮里点蜡烛,或用彩纸湖成莲花、莲叶、水鸟的样子,在里面点上青绿的蜡烛,拿到河边去放。一盞盞灯在飘动,护佑鬼魂们的远去。而最初却不是这样,汉代放河灯,是叫巫师领着一班人跳舞欢呼,反复折腾几番,然后把火炬送出宫门外,说是送疫病。士兵骑着马一路传着火炬,最后弃之洛水。在这个过程中,骑士们要做出种种驱赶捉打鬼魂的动作。在壮族,到了十六日天微明的时候,人们就要跳起来在屋子里疾走,大声呵斥着,多次扰动、恐吓、驱赶那些留下来的舍不得走的鬼魂。因为据他们说,这是亡灵离开的最后期限。再回不去是要叫活人倒霉的,人鬼殊途呀!
明代张岱【陶庵忆梦,目连戏】写目连戏演到【抬五方鬼】【刘氏逃棚】等剧目时,上万名观众同时大喊起来,惊动了贵宾席上的熊太守。太守还担心发生什么了动乱。可见,这目连戏与一般的戏不同。民俗学家说,目连戏是为了追悼和超度横死的人而演的。所以请来的观众,首先是神,然后是鬼,尤其是横死的怨鬼。在戏台两旁,挂着鬼神戴的帽子,意思是说鬼神们已经到了,摘下帽子正看着戏,而且戏台上已经演过他们的戏了,群众们就挤在神和鬼的中间,他们是粘了鬼神的光,才能看这出戏的。而且人们还要去充当临时演员。鲁迅在【女吊】里说,他就曾经去充当过义勇鬼。
人们以为,请鬼是很危险的,特别是怨鬼,可能就此缠上了身,所以场上的气氛就很紧张,台上演着什么鬼的时候,就可能真的招出这个鬼来。虽说扮鬼的演员最危险,最有可能被鬼盯住,台下的人也不敢轻心,所以但凡鬼上场,跟着吆喝几句,鬼大概就不敢近身,驱无影无踪连声喊打的时候也要竭尽全力,这样才不会招惹什么晦气。不管怎么说,人们喜爱这个戏,因为它的热闹精彩,是叫他们的身体和血液一起奔腾的。
,
第三大鬼节是,(阴历)十月一。
俗语云,十月一,送寒衣。
阴历十月一日,是冬日的鬼节。民间又称为寒衣节。孟冬之季,偶尔太阳还很温暖,山桃犹有花枝,还点缀着一两点红,人们称之为十月小阳春。这难得的好天气,忽儿就没有了。水始冰,地始冻,人们明显感到了严寒,需要将身体包裹起来抵御冽风。在北方,人们说十月,穿齐备;南方也一样,十月朝,穿棉袄。李白【子夜吴歌】写道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王关情,何时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寒衣节,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民众称为鬼头日,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寒衣节流行于北方,不少北方人会在这一天祭扫,纪念仙逝亲人,谓之送寒衣。同时,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所以也是为父母爱人等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十月朔,秦岁首,送寒衣。秦人过年的节日食品是“黍臛”。《荆楚岁时记》记载:“十月朔日,黍臛,俗谓之秦岁首。”阴历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秦朝虽然早亡,但秦岁首之习,不仅在汉初沿用,而且在汉行《太初历》之后,仍有影响。宋人蒲积中编《古今岁时杂咏》卷38载诗人沈遘的《初冬近饮酒作》,其中咏道:“吾民久已作秦民,迄今十月犹遗俗。”从中可以看到秦文化至宋代,仍有遗存。寒衣节流行于我国北方,南方鲜有耳闻。在北方到了农历十月一之后,天也就一天比一天寒冷了,为此,人们不仅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就是生者也要进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统活动。妇女们要在这一天将做好的棉衣拿出来,让儿女、丈夫换季。如果此时天气仍然暖和,不适宜穿棉,也要督促儿女、丈夫试穿一下,图个吉利。男人们则习惯在这一天整理火炉、烟筒。安装完毕后,还要试着生一下火,以保证天寒时顺利取暖。
有关寒衣节的来历,版本有多种,最早的是来源于周人的腊祭日,这天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而时间恰好在农历十月一日,而在之后的《诗经》、《唐大诏令集》、宋代的《岁时杂记》、明代的《帝京景物略·春场》中都有记载十月一日祭祀祖先的内容,清朝的《帝京岁时纪胜》具体提到“寒衣节”时的情形:“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扫墓,如中元仪。晚夕缄书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带衣履,于门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
在这寒冷的季节,月光皎洁如冰魂,仔细听,会有一种声音将我们带到屋檐下,那些女子在砧上一遍又一遍地敲打麻布的衣裳,直到变得柔软,融入了月光。有多少户人家的女子,他们的丈夫在边关戌守。杜甫【捣衣】云:“亦知我不返,秋末试清砧。已近暮寒月,况经长别心。”为了唐皇赫赫的国威东征西讨,而他们就只能在冬天来临的时候,不停地为丈夫捶打御寒的衣服,带着不尽的想念与幽怨捶打下去。丈夫可能已经战死疆场,而寒衣还是要年年送去,这不是给鬼送寒衣吗?十月一,人们确要准备鬼的衣服。他们将纸做的衣服,打好包,在包里塞些纸钱,糊好,像寄信一样写上某某收。唐代以来凡送给鬼的东西,都要烧成灰,人们以为唯有这样,鬼才能收到。在烧化的时候,口中还要念诵请祖先收穿衣。守望孝的人,孝满了,趁这一天换上常服。
说到寒衣,就要提孟姜女。孟姜女为送寒衣,千里寻夫,最后哭倒长城的传说,据顾颉刚说,是唐代人杜撰的。孟姜女名字的由来是那时一个爱把传说说成史实的人想当然的记载。【诗经】里提到孟姜,都是指美丽的女子,如“爰采唐矣,沫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又如“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排行最大为孟,孟姜女,就是姜姓人家的大姑娘,可能当时有一位姜大姑娘长得很美,被人传颂出了名,以后但凡美女,人们赠以孟姜之名。哭倒长城的女子,直到唐朝,人们都一直称之为杞梁之妻。北宋有一个人,偶然称她为姜大姑娘,因为人们很容易在她神奇的力量和孟姜所暗示的美丽形象之间建立联想,孟姜女对她来说是相称的。
她最出现在【左传】里。她的丈夫随齐候攻打莒国战死,齐侯回国时,在郊外遇见了她,便向她吊唁。她却不以为然地说,如果杞梁有罪,何必亲自来吊呢?如果没罪,他还有先人传下来的家呢,我不应该在郊外接受你的吊唁。齐侯听罢,便到她的家里去吊唁他。这样的女子,一定会被孔子赞许为懂礼节的人。而到了200年后的战国中期,这个故事发生了一点微妙的变化,在【小戴扎记,檀弓】里增加了一句话,说她去迎丈夫的灵柩,在路上哭之哀。据此,顾颉刚说,古人无数孟姜女的故事都是在这“哭之哀”三个字上转出来的。齐国人善唱哭调,甚至把悲哭当作歌吟——缓慢地高低婉转地一唱三叹,所以孟姜女哭就被传得很神奇。两汉魏晋南北朝,哭的力量爆发了,都说她哭声动天,使城墙倒塌。
孟姜女故事发展到哭倒了长城,这是唐朝的边愁因素所致。唐开国以后,太宗高宗玄宗三朝,对周边小国的战争一直不断,又常年派兵镇守长城一带。就闺中少妇的怨愤而言,是谁人是逞了自己的野心而造长城的?大家都知道是秦始皇。谁人是为了丈夫惨死的悲哀而哭侄长城的?大家知道是杞梁之妻,这两件故事由联想而合并,就成为杞梁妻哭倒长城。于是杞梁遂非作个秦朝人而去造长城不可了!她们再想,杞梁妻何以要在长城下哭呢?长城何以为她倒下呢?这一定是杞梁被秦始皇筑在长城之下,必须由她哭倒长城,白骨才能出土。于是遂有筑人筑土一万里,再号杞梁骨出土的话流传出来了。人们想借着杞梁之妻的故事业消自己的块垒,所以杞梁之妻就成为一个丈夫远征不归的悲哀的结晶体。孟妻女的故事就这样和寒衣节相连上了,一是千里送寒衣,二是哭倒长城。
生老病死,这是人生永恒的遭遇。而死对于我们来说是模糊的,因为我们无法同时站在生与死的两端,我们也无法感觉什么是死。但我们又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亲人的死亡,那是重壤永幽路,永远不能相见了。杜甫的“死别以吞声,生别常恻恻”,由生到死谁都有这么一天,到时候就又会相见了。这样看,倒是生的别离难以相见,让人悲哀。我们为什么要问死是怎么一回事呢?没有答案。但是,我们却不能放弃对死者的追忆和悼念。清明,去给他们修茸住宅;七月半,设宴迎接归来,放灯护送他们归去;而寒衣节,又担心他们遭受人间的霜冻,想尽办法为他们送去寒衣。古人的鬼节,将死去的人又带回了人间,不仅仅是因为人们想起了他们,而且也因为他们像对待生者一样对待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