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了解电弧炉炼钢的兴起与发展
1900年Paul Heroult发明了电弧炉是近代炼钢电炉的起源,电弧炉炼钢使用过炭质电极、天然石墨电极,后来主要用人造石墨电极(简称石墨电极)为导电材料,也是现代电炉炼钢工业不可缺少的耐高温导电材料。石墨电极生产与电炉炼钢有着密切的联系,电弧炼钢炉的不断革新对石墨电极品种的增加、理化性能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1960年下半年美国W.E.Schwabe博士主张电炉配备大容量变压器,和通常的电弧炉比较,由于投入了高密度的电能,生产率上升,电炉炼钢正式走向大型化。
1971年日本大同特殊钢公司开发了炉外精炼法,将电弧炉炼制的功能分在两台电炉中进行,即熔化炉和精炼炉。随后,由于钢包精炼的普及,在钢包内可以加热,将还原期移到了LF(气体搅拌)、ASEA-SKF(感应搅拌)等钢包精炼炉上,这样的结果是电弧炉仅仅用来进行熔化和氧化精炼。因此,目前国内外许多转炉炼钢厂也添置了钢包精炼设备,搞起了炉外精炼,进行化学成分及温度的精确稠整。
钢包精炼炉也需要使用高功率或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由于每炉精炼操作时间较短,一般也不吹氧,因此多数精炼炉消耗电极较少,每吨钢只消耗石墨电极1kg左右。同样功率的电弧炉,使用的石墨电极直径有所不同,电极单耗也有差别。
1980年国外钢铁工业把炼钢电弧炉按每吨炉容的变压器容量分为3类:普通功率电炉(RP炉)、高功率电炉(HP炉)和超高功率电炉(UHP炉)。1980年以后建成的大型电弧炉,其变压器容量都在550 kVA/t以上。一部分新建的炼钢电炉的单位炉容的变压器容量达到800 kVA以上,个别电炉达到1000-1200 kVA。电炉炼钢扩大每吨炉容的变压器容量,使用HP、UHP操作技术后,输入电功率高,缩短了冶炼时间。但因初期是大电流短弧操作,石墨电极的消耗量上升和冷点残存冷钢,所以经济效果受到一定限制。
交流电弧炉大功率化通常会发生电网冲击故障,制约了其进一步大型化。而直流电弧炉能减轻电网冲击的故障,作为能输入大电流的冶炼没备而倍受关注。由于直流炉的变压器功率是交流炉的2倍,使通常输入大电流的困难变得容易。直流电弧炉的特点是可以用1根石墨电极(作为阴极)代替交流炉的3根石墨电极,炉底也有电极(阳极),但炉底不是使用石墨电极。直流电弧炉的石墨电极消耗比交流电弧炉低得多,约为交流炉的40%-60%,每吨钢消耗石墨电极1.0-1.3 kg。大电流操作要求石墨电极具有高的抗热震性能、低电阻率和热膨胀系数。直流电弧炉对石墨电极的理化性能提出更加苛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