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师范母校-专栏】回忆汝师的“芳华”岁月 / 文:老纳爱花

一代中师生的“芳华”

文:老纳爱花

几年前,在去西安的火车上偶遇师范时教我的物理老师。尽管我风尘仆仆,衣衫敝旧,明知老师一定认不出我,仍是掩饰不住喜悦,向老师问好。

老师的模样变化不大,那惯常微皱眉头的表情仍然时时可见。问起她的去向,说女儿在西安上大学,她去探望。想起上学时老师已怀孕七八个月,依然挺着大肚子给我们上课。犹记得她微皱着眉头,嘴角下咧的略带痛苦的表情。感觉只是一转眼,那当年孕育在老师腹中的小小人儿,如今已经上了大学。不禁感叹时间无脚,却消失于无形。

回想起20多年前。那时,考取师范成为许多人的第一志愿,因为从短期收益看,每个月有国家补助的生活费可以减轻家庭负担——毕竟那时大家都不富裕;从长期来看,师范毕业即分配,这意味着经过三年苦读,将会有一个妥妥的铁饭碗,这与上高中考大学的前途未卜形成鲜明的对比。所以师范便以它高居榜首且遥遥领先的录取分数线,彰显了自己的霸主地位。

于是一大批学子凭借自己优异的中考成绩脱颖而出,用一张录取通知书改写了自己的身份——朝为田舍郎,暮登城镇榜。因考学而实现农转非,无异于鱼跃龙门,这一现象在当时社会上引起的巨大反响,我至今仍记忆犹新。

小心翼翼地怀揣着通知书,由父母护送至汝州师范,从此,我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师生。

在三年的师范生活中,有许多难忘的人,许多难忘的事。师范生活,以它的丰富多彩,在我面前铺展开一张绚丽的画卷,五彩缤纷,流光溢彩。

犹记得上课时讲到动情处,眼睛微眯,嘴角有细碎白沫的文选老师,笑起来有一点狡黠意味的心理老师,高大帅气而又博学的生物老师,其貌不扬却才华横溢的美术老师……最忘不了的是跟了我们三年的班主任孙波老师,孙老师有浓重的地方口音,有时发音不甚准确,让我们略带疑惑又竞相模仿。

记得一次省统考,老师告诫我们如果考试不及格,将延迟一年毕业。乖乖呀,这可是名利双损的惩罚措施!于是一个月内各班都进入备战状态,老师更是不懈怠,讲题都比平时提劲。那时偶尔两个班会合在一个教室上课,人多,天热,课程紧,老师停下讲解维持纪律,甚至训斥我们,对我来说都是一种莫大享受,因为我数学不好,这个间隙可以让我高度运转的大脑稍稍松弛一会儿,就当是休息放松了。为了抵抗疲劳与暑热的双重夹击,我们都拚命往眼睛上抿清凉油,一时每人都泪眼婆娑。工夫不负有心人,我们最终取得了优异成绩,我也获得了学业二等的奖励金20块钱,这对年少的我来说,也算是一笔巨款了。

那时,正在长身体,学业又繁重,所以每天都感觉好饿。班上有一个女生和我一样,四肢伶仃,面黄肌瘦,饭量也出奇的大。有一次生物课,老师讲到体内有猪肉绦虫的症状,一班人齐刷刷向我俩行注目礼,我们强压内心的惶恐与窘迫,昂头听讲,目不斜视。疯长的身体最终证明,我们真没病,是真饿,也真能吃。

学校开展了许多活动小组,有美术、广播、板报、文学、琴艺、声乐、舞蹈等。那些有才华的同学如鱼得水,没有基础的只能望洋兴叹。但仅仅是观望,也足以增长我们的见识,为我们以后投入基层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毕业季的来临,让我们的身份有了再次转变——由一名懵懂的中师生,成为传道、授业、解惑、头顶耀眼光环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参与,为教育事业输入了新鲜血液,我们青春的躯体日益健壮,繁重的工作完全不在话下,一个人连着上十几节课都任劳任怨且保质保量。

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甚至一池水,甚至一池活水。上师范时,学校安排的大型考试往往与高等自学考试同时举行,这让许多人应接不暇,所以我们大多选择在毕业后深造。许多人接连有了第二、第三文凭,更有人向研究生发起了冲刺,与此同时,在电脑等与时代接轨的现代技术方面也逐渐变得游刃有余。

也有选择没有回到教育岗位,而是继续求学的同学,他们现在大多身居高位,名利双收,但我们这些芸芸众生,也没一味沉溺在艳慕与失落中,而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刻苦自修,继续学习,为教育事业做绵薄的贡献。由于当年在学校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又获得了全面发展,再加上自己的上进求索,许多人都逐渐成为单位骨干,成长为农村教育事业的中流砥柱,无论任何年级,任何学科,都举重若轻,得心应手。

一转眼,20多年过去了,时间的车轮轰隆隆地碾轧过我们的青春,一去不返。韶华易逝,容颜渐老,我们的母校早已改了模样,换了名称,我们也失去了缅怀自己青春的地方,与此同时,随着形势的发展,做为当初一大批学子中最优秀的我们,名望与收入受到巨大冲击,处境维艰,但我们这一代中师生,仍有不甘沉沦的斗志,仍将前仆后继地为中国广大农村的教育事业奉献余生。

愿我们这一代中师生,芳华虽逝,初心永存。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版权归原图作者

【作者简介】

老纳爱花,

毕业于汝州师范,喜欢生活,喜欢文字,有一颗柔软的心。

(0)

相关推荐

  • 昆师,一生情结

    昆师,是我们永远自豪的母校! 我们,是永远骄傲的昆师人! 麦溪,一个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名字. 昆师,一个留下了我们十七八岁最美时光的地方. 百年名校,悠悠历史. 万千师生,殷殷真情. 清晰记得最北边是教 ...

  • 老师,保重!

    文  原创  图  部分来自网络 在又一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发一篇旧作,祝所有老师快乐安康! 本文1994年9月11日发表在<秦皇岛日报>上. 老师,保重! 回到久别的家乡,自然要去看望中学 ...

  • 我们的浑江师范

    这个晚上,我喝了一碗咖啡.原谅我俗一些,咖啡应该喝得文雅些,可是在家中,我还是习惯用碗冲了,静静地任咖啡的香气散了整个屋子. 待要敲打我想好的话题时,竟然看到了临江作协主席董知远老师转发的" ...

  • 中师生,芳华无悔

    ◎蒋晓英 我是中师生,从不避讳.我们也骄傲,曾经芳华美丽. 有人赞美,说我们曾经撑起了基础教育的天空:有人叹息,说我们几十年前本是学霸,本可以拥有辽阔的舞台,一生却艰辛跋涉--敬也罢,苦也罢,怨也吧, ...

  • 【中师生-专栏】静候花开:回忆汝师的青春岁月 / 文:王会敏

    静候花开:忆逝去的青春  王会敏 89年9月,我幸运地走进汝州师范.带着懵懂与新奇,我成了八九级四班的一员,编号34.从此89434就陪了我三年. 一,我单调而充实的封闭生活.  我是个单纯落后的人, ...

  • 【教师文学-专栏】学生出走了!/ 作者:老纳爱花

    学生出走了! 老纳爱花 "啊!啊!怎么办呢?"暗黑的夜里,程琳的惊叫声格外骇人. "醒醒,醒醒!"程琳觉得有人在用力摇她的肩头. 她惊魂未定地睁开眼,眼前一片黑 ...

  • 【教师文学-专栏】教室众生相/ 作者:老纳爱花

    教室众生相 老纳爱花 窗外,槐花似雪. 空气中有细碎清甜的香,氤氲,弥漫,流转,扩散. 她正奋笔疾书,白皙清秀的脸庞上双眉微蹙,目光集中在作业本上,手中的笔飞快地跳跃舞蹈,发出轻微急促的叩击声,看得出 ...

  • 【我的师范母校-专栏】我的隰县师范偶像老师 / 文:崔振明

    我的偶像老师 山西隰县师范47班  崔振明 说到偶像,大家就会想到歌星,名星.是的,有人崇拜富人的一掷千金,有人崇拜影视名星的光鲜亮丽,有人崇拜歌手的惊起梁尘.追捧偶像名星,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如若一 ...

  • 《我的师范母校-专栏》永远的公安师范八七三班 / 文:徐徐

    在时光里共可爱                --献给公安师范永远的八七三班 徐 徐 [序] 我的书写,没有由来.一场觉醒,有了怀孕的静默,便要写了. 我之于此世,没有由来:我之于此时,没有由来.却要 ...

  • 【我的师范母校-专栏】高安师范:永远的母校 / 文:帅学习

    记忆犹新话高师  帅学习 原江西省高安师范学校八七(7)班 2006年10月20日,我作为宜春学院高安校区(原江西省高安师范学校)百年校庆奉新代表团秘书长,和代表团各位成员一起前往母校出席庆典仪式,受 ...

  • 【我的师范母校-专栏】1978年,我考上了章丘师范 ! / 文:四面八方

    我也曾是中师生 文/ 四面八方 ㈠ 看到"我们曾是中师生"征文以后,忽然有了一种找到家的感觉:有一种不吐不为快的冲动,甚至觉得相见恨晚. 1977年,我已高中毕业两年,当农民,更具 ...

  • 【我的师范母校-专栏】隰县师范: 我成长的摇篮 / 文:许风玲

    隰县师范: 我成长的摇篮 许风玲 我生长在一个小山村,从小就有当老师的渴望.1979年,我参加了高考,只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在报考志愿时,我一口气填报了五个志愿,全是师范学校.其中,第一志愿就是隰县师范 ...

  • 回忆民师的棒打鸳鸯行动 / 文:袁建军

    前几天网络新闻报道山东某高校严厉打击校园小情侣在公开场合的不雅行动,使我想起来20几年前在民师读书时学校的棒打鸳鸯行动. 上世纪9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才刚刚在南方吹起,地处中原腹地的老家思想还不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