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文学-专栏》 又见小燕翩翩飞 / 文:刘玉华
又见小燕翩翩飞
作者:刘玉华
忙里偷闲,回老家看看母亲,在大娘家墙西的夹道里,那棵我每次回家都要多看几眼的燕子树已经长大。正是小燕子果实成熟的季节,一串串碧绿的小燕子在夏日的微风里翩翩起舞。最矮的那串似乎伸手就能摘到,忍不住像童年一样爬到树下的矮墙上,踮起脚,伸出手,去够那串可爱的小燕子,仿佛摘到小燕子就能重回童年的时光,可惜还是矮了那么一点点,没有摘到。小村的变化很大,燕子树也不是童年的燕子树了,只有我,还和童年一样胆小,不敢爬树,只有望燕兴叹了!
小时候,没有玩具,树上结的,水里生的,草里飞的,逮着什么玩什么,小燕子是我们最常玩最喜欢玩的。那时候,村子东南角的孔家林里,长着十几棵高大的燕子树,村子东北角有一条路叫斜路子,斜路子的水沟边,也长着两排高大的燕子树,大人一个揽抱都揽不过来,碧绿的树冠指向蓝天。因为花也是绿色的,又不好吃,开花的季节并不会引起孩子的注意。只有一串串小燕子垂下来时,才得到孩子们的喜欢。那小燕子的确可爱啊,大大的脑袋,透明的翅膀,一串串碧玉一般的晶莹剔透,在风中轻盈的飞舞。
因为孔家林是墓地,所以我们大多舍近求远到斜路子去摘小燕子。我从小胆小,不会爬树,只能跟在大孩子的后面,瞅他们高兴的时候,摘多了的时候,分给我一点,但是我手巧,会摆花型,会摆字,大多时候,他们是乐意给我的。我上学早,学了课文《秋天到了》后,其中有一句: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我把小燕子一个个摘下来,一边说着一边用小燕子摆一个一字,摆一个人字。看着一个个小燕子,在我手里变换字形,没有上学的小伙伴听着看着,好羡慕。除了摆花型摆字,我们还把成串的小燕子接起来,戴在脖子上,挂在耳朵上,戴在手腕上,而那时村子里还没有谁戴过项链,可见孩子的爱美之心是天生的。
十一岁的时候,我考到蒲汪上五年级,接着上初中,后出来打工,很少在老家待了,不知道什么时候那些燕子树没有了,斜路子离村子远,我又很少路过,并不会常常想起,孔家林是我回家的必经之地,每次路过,不见燕子树,心里总有些失落。忙忙碌碌一晃多年就过来了,那些可爱的小燕子却是一直藏在我的心底,时常出来抚慰一下我疲惫的心的。燕子树,却是一直没有再见过,我也多次给女儿讲过,但因为没有见过,女儿不感兴趣,并不理解妈妈为何对一种树念念不忘。
前几年回家,在大娘家墙西的夹道里。我发现了这棵茁壮成长的燕子树,心里欣喜不已,一直盼着它长大,能够再一次看到小燕子在风中飞舞的可爱的模样,但是我回家的次数太少了,不是正在开花,就是已经落尽,要不来去匆匆来不及去看它,直到今年,先是在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发现它的踪影,刚刚落花,浅绿的果实娇嫩可爱,而且就在路边,我伸手就够得到,但是我确实舍不得摘下来,让女儿仔细看看又放开。后来又在汶河湿地与它相遇,女儿回来百度:燕子树即枫杨树俗称燕柳树,平柳,平杨树,小鸡树,元宝树,蜈蚣树等,这些名字,有的诗意,有的形象,而我更喜欢叫燕子树,亲切熟悉,看到它,仿佛又看到童年的时光!更让我欣慰的是它作为一种绿化树种,在很多地方可以见到它了。
亲眼看到小燕子的可爱模样,女儿一下也喜欢上了,问我,妈妈你小时候有这么好的玩具呀,不花钱,又环保。我告诉女儿我小的时候好玩的不只小燕子,田野里的植物动物,都是我们的朋友,也是我们的玩具。与女儿相比,我们的童年更丰富多彩。有空的时候,真的该带着孩子出去走走认识认识我们的童年吃过玩过的东西,丰富一下他们的童年,不要让他们的童年里只有手机和电脑。
又见小燕翩翩飞,虽然不能再回童年,重现幸福时光,心里已是美美的重温了一下童年的美好时光!
作者简介:刘玉华,一个爱孩子的妈,喜欢文字,喜欢孩子,努力做一位好妈妈,培养一个乐观阳光,感恩,勇敢的孩子是我努力的方向!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版权归原图作者
稿酬规定:主推当日读者打赏金额全部的六成作为稿酬,四成留作平台运作;5元及以下不再发放。无打赏则无稿费。请作者主动联系主编领取稿酬。具体规定参加本刊《征稿启事》。
往期精选(点击蓝色字体可阅读):
教育界的“彭宇案”?: 北京某大学教授课堂批评学生玩手机, 被学生诬告宣扬“精日言论”受学校行政记过处分!
安徽省教师招考遇冷:当没人愿意去当老师,民族的香火谁来传承?!
深圳交警部门用“隆重表扬”强力回击吹毛求疵者:教育部门,你能如此霸气回应吗?
【教师文学-专栏】 我的母亲 / 文:江枫渔者
【教师文学-专栏】睡莲 / 作者:小微
【教师文学-专栏】雨思假愠/作者:茶言闲语
【编者按:“我们曾是中师生”】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到1999年完成最后一届中师学生招生,据统计全国共培养有400多万中师生。毕业后,这些十八九岁的年轻人就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散向中国最广大的农村,扎根三尺讲台,撑起中小学教育大半个天空。
“中师生”,共和国教育史上一个灿烂的群体,支撑起祖国基础教育的半边天,他们中的大多数如今都已过了不惑之年,甚至知天命的年龄。
然而,如今大多数中等师范学校都已经停办或者改制,几十年后,'中师生"将成为绝唱!
为了重温当年的岁月,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这一代中师生群体,《教师文苑》特开设“我们曾是中师生”专栏,希望希望能成为咱们中师生的温暖家园!
各位曾经的中师生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我们拥有共同的“中师生”身份,怀揣共同的“中师生情结”,欢迎大家踊跃来稿,分享自己当年的中师生活以及毕业后自己的人生故事。
主编:醉卧蘭亭(ID: yf476800)
【主编简介】
醉卧蘭亭:
男,70后,1993年毕业于一所师范学校,做过三年乡村中学教师,现供职于南京某高校。教过十几年英语,现从事美国政治与外交方面教学与研究工作。工作之余执着于少年时的文学梦,写作只是为了留作纪念。
希望结交有情怀的你一起:
品茗、读书、写文章;观云、赏月、念秋霜!
《教师文苑》原创征稿 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