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去了塔尔寺
宗喀巴,藏语意为生在湟水边的人。
塔尔寺就在青海西宁西南的湟水边,是为纪念一代宗师宗喀巴建立的。
宗喀巴大师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立者,佛教理论家。格鲁派僧人头带黄色僧帽,又称为黄教,塔尔寺也是藏传佛教中格鲁派的六大寺庙之一。
【先有塔,后立寺】
宗喀巴大师年少时在西藏学佛,母亲非常思念他,写信让他回家见面。宗喀巴回信说让母亲修一座塔,见塔如晤儿面。
这就是塔尔寺先有塔,后立寺的缘由。
一进寺门,就看见一排白塔,数了下,是八座。看介绍说,这是八大如意宝塔,是依据释迦牟尼一生中的八大业绩而建的。
北海公园中的白塔和颐和园万寿山上的塔也是类似的藏式佛塔,不像汉地七级浮屠的塔,藏传佛塔是上圆下方,带个尖顶的塔,像个覆钵,所以叫覆钵式宝塔。因为也像一个瓶子,又叫“瓶塔”。
这类的塔一般里面是空的,要装进成千上万个小泥佛像。但是塔尔寺的这八个塔埋着的是寺中历代高僧的衣冠,与众不同。
【鞭麻墙】
每次到藏传佛教寺庙中,都会对其中的建筑细节好奇,因为不同于汉传佛教。比如那些梯形的田字窗,装饰着宝镜的赭红色的墙,还有窗前飘动着有点褪色的布幔。
八月的塔尔寺完全暴露在青藏高原仿佛一伸手就可以触碰到的蓝天下,燥热的空气中,满绘彩画的藏窗上的香布纹丝不动,静静地保护着那些彩绘。当然,还可以遮阳。
赭红色的墙,与墙上褐红色的鞭麻,反而没有大红色那么让人烦闷。
本来我只知道鞭麻是一种特殊的高原植物,常常用在西藏的建筑,尤其是寺庙中。巧得很,在西宁市区的一个国家森林公园里,看到了鞭麻的本尊——金露梅和银露梅。
像一对双生姊妹花,金露梅是金色的,银露梅是白色的,在低处灿烂成一片。它们都是蔷薇科委陵菜属的落叶灌木,鞭麻是它们的藏语发音,金露梅还是拉萨的市花。
小小的花瓣像梅花那么娇小可人,五朵花瓣虽不聚拢,却自有一种张力。
建筑中使用的是金露梅和银露梅的枝条,用棕色的枝条搭建起来的墙体,就叫鞭麻墙。
制作鞭麻墙前,要把采来的枝条晒干,去除树皮,按照直径、长短等用牛皮条绑成捆使用。之后要分几次加染涂料,最终呈现出一种褐红色的端庄、沉稳。
深沉的底色上,更显得上面的金色宝镜雍容光耀。除了装饰性,特殊粗糙的肌理毛绒绒的,像藏家的地毯铺到了墙上,还透气保暖,就如一部天然空调。
据说,鞭麻墙来源于高原上码放得像墙一样的柴火堆。
把它涂成褐红色,或许和藏族的原始宗教苯教有关,当时的藏人在面部涂上红色颜料,防止厉鬼的侵扰。随着佛教传入和其他一些因素,涂面的习俗渐渐保留在了建筑上。
至于我说的宝镜,其实人家也有专业术语,叫“鞭坚”,就是鞭麻墙上装饰着的金色圆形图案,也有人认为这代表了照耀世界的镜子。
【宝鹿】
藏传佛教的殿宇上一定会看到宝鹿,都是一雌一雄,相对而立。宝鹿与法轮,象征佛陀释迦牟尼第一次在鹿野苑讲经时,敏感胆怯的小鹿都被吸引到卧下来安静地聆听。
除了宝鹿,塔尔寺中给我留下印象的还有大象、猴子、兔子和小鸟。
上次去五当召也见到了这四种动物,它们组成了一幅代表和睦共处的和气四瑞的构图:大象立在树下,背上驮着一只猴子,猴背上是一只兔子,兔背上站着一只鸟。
先来的小鸟播撒种子,种子长到枝叶茂盛时,为后来的兔子提供食物,当结出果实,又成为猴子的食物,长成大树后,大象得以庇荫。
【酥油花】
就像东方插花是来源于佛前供花,塔尔寺的酥油花也是。宗喀巴大师当年想用花朵供佛,但在寒冬的高原,哪里去寻鲜花。于是,从牛奶中提取出酥油,用它捏制成花朵,献给佛祖。
酥油花后来成了塔尔寺的传统,也是这里的艺术三绝之一。
夏天的酥油花放在高大的冰柜里,因为不允许拍照,前前后后看了两遍。仰视着各种佛教人物、动物和花鸟的造型,吹弹可破的肌肤与质感让人惊叹。
听说艺人们在寒冷的冬季制作,为了不让油融化,手一旦热了,就马上伸到冰水中降温。
想起我们在插制水仙时,为了不让手的温度促成花蕾的过早开放,也要把手放入水中降温。
可冰水还是不一样啊!
壁画和堆绣是塔尔寺的另外两个艺术高峰,都不允许拍照。这样很好,机器怎么能替代心和眼呢。
八月的塔尔寺,是旅游的旺季,大金瓦殿中的摩肩擦踵,无异于京城高峰时段的地铁四号线。
但还是不妨碍越过人群,拍到了塔尔寺的飞脊和铜铃;在少人处,发现了丁香在开放。要知道,这是春季的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