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力深厚,张启邦和《九五山居图》

2012年6月23日,《梅州日报》发表的《九五山居图》是一幅描写江南山乡一角的现实主义乡村风情画。图纵50厘米,横230厘米,山峰起伏,林峦连绵,乡路蜿蜒,梯田叠锦,境界开阔辽远,雄秀苍莽,简洁清润。山峰或浓或淡,一峰一状;树木葱茏,一树一态,变化无穷。整幅画卷有起有落、有密有疏、有浓有淡、有干有湿,竹林、乡道、田园、水草、村居、人物点缀其中,一层层渲染,驰张有度,收放自如,层次分明地展示云雾山村,相当有立体感和深度。从依稀可见的农民在田间耕作,从树枝刚刚泛出的嫩绿,使人感到正是阳春三月,是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忙碌的人们正在播种,正在播下希望的种子。

《九五山居图》(50×230)     张启邦 作

丘仕坤 题

艺术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九五山居图》取材于风景秀丽的五华县岐岭镇九五自然村,据作者张启邦画家说,他认真领悟齐白石老人的一句名言:“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因此,他坚持写生为本,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为了创作好这件作品,他先后两次到实地写生。他仔细观察,认真构思,数易其稿,倾心将现实生活中的客家山乡的自然美升华为如诗如画般的“可以观赏,可以旅游,可以居住”的艺术美。

创造独特风格是艺术家的目标追求。张启邦画家说,艺术作品的生命力在于个性中蕴涵共性,在共性中突显个性,也就是说,既要反映九五自然村不一样的独特风情,又要体现客家山乡带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因此,他运用国画传统笔墨浅降彩的格调,结合中西色彩及透视学,通过九五自然村的山形、水貌、村居、田园、人物等元素来表现客家山乡风貌、山乡风情和山乡精神。在画卷中,对各种人物的情态、动作的精心刻画,对客家村居的巧妙勾勒,对远山、近水笔法的劲健酣畅,对造型各异、姿态优美树木的笔墨技巧,充分体现了作者在人物、山水、村居等方面的艺术造诣,表现出作者对大场面宏观把握的能力,以及于真放中见精微的绘画境界,令人不得不佩服作者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和生动传神的表现力。可以说,《九五山居图》气势磅礴,有烟云奔腾之势;内涵丰富厚重,艺术意境深远;构图生动而又富有变化,笔法泼辣而又细致传神,是代表张启邦画家山水画风格的经典之作,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较高的艺术价值。

张启邦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国家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国国画家协会理事,梅州日报客都传媒书画院副院长,梅州市林风眠画院(梅州画院)特聘画家。他是一位忠实坚挺的画者,从事绘画艺术三十多年,从一名抱着“金饭碗”的国有企业专职工艺美术师转身为走向市场的“弄潮儿”,而且渐入佳境,道路越走越宽,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一种耐得住孤独和寂寞的毅力,靠的是一种敏锐的市场眼光,靠的是自身的强大实力。他可以说是一位名符其实的实力派画家,但他非常谦虚,为人处事诚恳低调不张扬。他说,他历时三个月创作的《九五山居图》完成后,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冒昧地将作品寄给了著名的军旅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权益保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丘仕坤先生,请求他给作品题款。据说,丘主席看到《九五山居图》后不禁啧啧称赞:画得真好!画出了客家山乡的神情气韵!于是,他二话没说,为素不相识的张启邦作品欣然命笔题款:九五山居图。丘主席的慷慨赠题,不但提高了《九五山居图》的知名度和艺术价值,而且留下了美术家和书法家联诀创作的一段佳话。

(原标题:张启邦和《九五山居图》;作者:若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