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蕉岭县新铺人过“七月半”
李淼达
据史载,新铺圩原址在现新铺圩南约 1 公里的湖鳅墩靠河处,因该处地势较低,常受水浸,后来迁至马鞍山的坡地建店铺。新铺旧时是个繁华的墟镇,河中停泊有运货的小船,这些船上至武平下坝下至潮汕,1987年没建水电站前小轮船可至新铺。
石窟河/阿华摄
蕉岭县新铺的传统民俗是农历“七月十半”,因文化大革命中影响中断了一段时间,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村民们恢复了活动。现在每年都在举行此项活动。“七月十半”是地方的传統节日,有些农村还有祭祀天神和土地神活动。近年地方文化部门也重视这项活动,有时在新铺墟举行文艺演出,丰富了当地的文化生活,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新铺农历七月半文晚会(照片李淼达提供)
旧时新铺的人有祭拜河神的习俗,其中有仙人叔婆巡游活动。新铺墟的“郭仙宫”建在石窟河边。相传宫中的仙人叔婆很灵验,她可保护河上的船工们的生命安危,航工们出行前之前,要祭拜仙人叔婆。旧时“郭仙宫”的香火很旺。农十三日上午的8时,人们到“郭仙宫” 祭祀。主祭人宣读“请仙辞”。然后把宫中的仙人叔婆神牌抬上轿巡游。出巡的队伍庞大,前面两人擎着大灯笼,后面是两人前后擎一长条红布,然后是大锣鼓、八音,随后是神轿。轿中放的是仙人叔婆神牌。主持人等紧跟在神轿后面,看热闹的人跟在后面。巡游的路线是:郭仙宫、河唇街,鸡子行、柴行街、米行街、潮商会馆,警察局门口,新菜市,圩头。约上午11时,巡游的队伍回到郭仙宫。这天新铺圩很热闹,迎神队伍经过时,农村的人特前来看热闹。各店户在门前摆着桌子祭祀仙人叔婆神,桌上放上香案轿经过时,人们点香祷告,然后放鞭炮。河中船家,在船头遥遥拜祭。这天店里和船上的人家,大摆筵席宴请亲友,晚上人们在阿鹊口和郭仙宫前看木偶戏。现在没有仙人叔婆巡游活动。但是人们在农历七月十五这天举行家人聚会,晚上到新埔墟看文艺演出。文艺演等活动费用是由热心的村民捐资。新铺民俗传统节日七月半是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农耕文化的集成的活动。旧时蕉岭新埔的“七月半” 时间从十三开始至十五结束,这三很热闹。但是节日充满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这是地方历史文化,有必要给后人知道。七月十三日当地人在七月十三日开始活动,这时农民已做完早稻收割,种下晚稻,已是农闲期间;人们谷堆粄,禾串粄等,杀鸡剔猪煮汤圆敬天神、祭地神。据传,土地伯公姓杨,一贯保护农田和农作物,死后同样司职。人们在农历七月十四日要为祭祀土地伯公。敬俸神农黄帝,因他发明了五谷,称为谷爷,名叫做“圆田”。到了七月十五这一天,家家户户的人早起床。人们开粄子,装丸子,摆三牲。在米升或筒子内放入大米插“天神、地神之神位牌”和“某氏祖考妣某公某婆之神位”牌。人们在神位牌前祭祀。供俸桌上按神牌的最前,茶三杯后,酒五杯第三行;糕粄、水果为素前,三牲为荤在后;三牲装盘为二脚中间,左鱼右肉装摆。先拜祭的是天神、地神;一小时左右换下天神地神之神位牌,插上某氏祖考妣某公某婆之神位牌,插上香烛、酒、茶、三牲、果品不换,拜祭近祖茶、酒之三巡后,子孙及参祭人员列排磕头俸香,念祝文。约一个小时左右,烧衣纸、鸣鞭炮(小香烧完好)升起来。中午依亲缘到来人数多少设宴席招待客人。食品有做好的粄子、丸子,家禽、家畜肉、猪、牛、鱼肉丸,咸菜干扣肉,三层肉焖煎豆干,有的还配上海味品,摆出十二碗、十四碗不一的菜数。席间和气融融,品尝当年应季产品调来的菜色,吃得丈饱又醉。大家离席后喝茶,亲朋好友都谈及农耕、乡情、民情、友情。农历七月十三日是新铺墟仙人叔婆出巡请神的日子,人们会踊跃参加。现在这些习俗已经淡化。农历七月十五日家人和亲友有举行聚会。为了方便亲友往来,各地过七月半的时间不同,都是十三至十五日的三天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