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河的馈赠—古埃及文物特展:鬼方分享

尼罗河的馈赠—古埃及文物特展

鬼方分享

辽宁省博物馆本展览精选144组古埃及文物,其中,神庙模型3件组、特大型神像3件、超重量石碑和石雕9件、大型木棺2件、人型木乃伊1件、人型木乃伊棺4件/组、亡者之书1件(带框长3.2米)、乌沙布提1组(89件)。时代跨度自古埃及前王朝时期至罗马时期近4000余年,包括陶器、化妆用具、青铜及石雕像、动物和人形木乃伊、纸莎草、木棺、石棺、石碑、护身符、大型石刻神像、壁画、模型等典型文物,力求解读古埃及独特的社会生活、宗教信仰、丧葬文化和辉煌的艺术成就。

前言

尼罗河流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进入文明的地区之一,古埃及诞生于此。日月星辰周而复始的交替变化,天然的地理位置以及尼罗河水的馈赠,极大地影响了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和社会生活,让古埃及人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灿烂文化,并在政治、经济和艺术等诸多领域对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西方历史学之父希罗多德曾言:“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令人惊异的事物,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非笔墨所能形容的巨大业绩”。

本次展览,从意大利都灵埃及博物馆甄选了230余件珍贵文物,包括日常用具、首饰、木乃伊、法老雕像、亡灵书、青铜雕像等,希望藉此能够引领您透过一件件展品,循着古埃及人的遗迹,开启一段难忘的文明探索之旅,并在古埃及和中国这两个大河文明之间,构建起一座跨越时空的桥梁。

第一单元多彩生活

尼罗河的狭长河谷和下游三角洲地带是古埃及各种生命赖以生存的主要地区,也是非洲东北部的主要水源覆盖区。在日出日落的循环往复中,尼罗河畔的人们重复着每天的生活:被神化了的法老是全国所有土地和财富的拥有者;担任行政管理和高级大祭司的达官显贵们享有大量的特权;接受了相应教育的书吏们有机会跻身于精英阶层;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贫苦农民和工匠等则以其辛勤的劳作创造出了巨大的社会财富。

在这茫茫沙漠中狭长的绿色生命带上,古埃及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活习惯和审美意识。在繁忙的生产活动之余,他们也追求着现实世界的物质享受,佩戴色彩绚丽的首饰,使用本地或进口的香水或化妆品,装点自己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第二单元诸神之乡

古埃及是信奉多神的国家。其所信仰的神祇与创世神话的数量极多且相互并行不悖。沿着尼罗河自南向北分布的众多城市,分别供奉着各自不同的城市守护神:埃德富的荷鲁斯、底比斯的阿蒙、丹德拉的哈托尔、阿比多的奥西里斯、孟菲斯的卜塔等,它们被供奉于神明的“居所”——神庙之内。古埃及人相信,这些神明统治世界并福佑埃及,从王权神授的国王到平凡度日的普罗大众,古埃及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均渗透着对众神的信仰。对古埃及人而言,众神各司其职,神的力量无所不在。

“官方崇拜”与“个人祭拜”是古埃及宗教信仰体系中共存的两种信仰崇拜。所有颂赞神祇的官方祭拜均在特定的神庙和神殿内举行,国王须日奉众神以示崇仰,从而维持世间秩序,使国家免于祸乱。祭司作为国王的代表,每天均向神像进献祭品,并举行仪式。因神庙中的神祇难以接近,民众仅在大型庆典和节庆活动中才能亲眼目睹神像并有机会向其祈祷敬奉。因此,除国家倡导的官方崇拜外,另一种民众礼神的方式是向神庙进献带有祷文的小型雕像和石碑,它们多被置于神庙的前庭内,成为一种个人信仰的象征。

第三单元永恒世界

古埃及人保存尸体是因为他们笃信来世的存在。他们发明了复杂的防腐技术,使得大量木乃伊保存至今。人们死后的命运是不同的。国王的死后世界是在天空,他飞升到天上,化为星辰,成为众神的一员。普通人死后进入平行的世界,过着与现世相似的生活。

古埃及人认为,奥西里斯统治的死后世界位于西方日落之处。因此墓地都在尼罗河的西岸,而居民区都在尼罗河的东岸。在古埃及人的想象中,天空女神努特每天在日落时把太阳吞下去,在早晨又把它重新生出来。这种想象以及太阳神在日落后所面临的种种危险,均体现在古埃及人墓葬文学中所描绘的来世之旅中,死者完成这个旅程才能到达天堂(“雅卢”)。《棺椁铭文》、《亡灵书》,以及其他写在墓葬用品上的咒语,都是为了帮助死者完成这个过程,抵达永生世界。


阿布考石碑

石灰石

中王国时期,第十二王朝(公元前1985—前1773年)

138×77.5×16厘米

出自阿拜杜斯(?)

这件珍贵的石碑为石灰石材质,主体分为两个部分,上方刻11行优美的象形文字,下方刻内容丰富的装饰图案:石碑的主人阿布考和他的妻子并肩坐在一个供桌前,头顶上的文字标明了两人的名字。从石碑的象形文字中我们可以读到如下的内容:“几千个面包、几千罐酒、几千头牛、几千只飞禽、几千个雪花石瓶、几千件衣衫献给尊贵的阿布考内比特夫之子”。死者的爱妻是哈托尔女神的祭司门图霍特潘克,坐在阿布考脚边嗅花香的女子是他们的女儿“ 内弗蕾图”。男子的鼻子附近也雕有一个小香水瓶,似乎也像女儿一样享受着生活的芳香。女子坐椅下面还雕有一个带有莎草茎柄的铜镜。石碑的右侧是他们的六个儿子,各手持一只鹅贡献给他们的父母。最下方的两排人物则是祭司带领着端送食物、饮品和各式供品的仆人。这种为死者祭献衣食起居的场面大量出现于墓室之中,它们与墓室内陪葬的实物一样,都表达了古埃及人希望在冥界依然能够享受他们生前富足生活的愿望。

尽管阿布考的碑文上并没有标明他的官职头衔,但这座石碑因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内容而被看成是一件艺术品杰作,它很可能是宫廷御用工匠的作品。


图特摩斯三世的石碑

石灰石,色料

新王国,第十八王朝图特摩斯三世时期(公元前1479—前1425年)

113×60.5×14.5厘米

出处不详

石碑是常见的古埃及文物。从早期一直到罗马时期,在众多领域特别是在葬礼和神殿中,石碑是基本元素之一。

图特摩斯三世(约公元前1490-1436)的石碑是祈愿石碑。石灰石质,长方形圆顶,分为两部分:上半部分以线刻和凹雕刻的手法呈现人物图像和象形文字;下半部分素面,仅清晰可见黄色的勾边痕迹,猜测原本也应写有象形文字。石碑顶部的拱线象征着穹顶,装有带翼的日轮和双圣蛇标志,象征着宇宙和王权;日轮翅膀下面的人物右侧是图特摩斯三世,左面是敏(Min)神。四周的几行象形文字则记录了法老的君主头衔和神的称号。这件半成品石碑具体出处不明,推测可能是来自某神殿。

图特摩斯三世,图特摩二世的儿子,哈特谢普苏特的侄儿,第十八王朝国王。哈特谢普苏特是他的摄政者,并把图特摩斯三世长期排除在权利之外达20年之久。图特摩斯应该是新王国时期最伟大的法老战士。他最大限度地拓展了埃及疆域。

敏神,初期作为丰产神接受人们的膜拜,后又成为雨神,帮助农作物的生长。


Nebnetjeru(古埃及大祭司)夫妻组像

砂岩

新王国时期,第十八王朝(公元前1550—前1295年)

高67厘米

出自泰伯,奈克罗波利斯墓地。贝尔纳尔迪·德罗韦蒂于1888年前购买

这是大祭司Nebnetjeru和妻子阿蒙霍特普的雕像。他们并肩坐在一张高背椅上,相互搭肩,以正面面对观者。雕像遵循了古埃及统一的造像规则,即“正面律”法则。男子头戴假短发,上身裸露,下身穿及踝长裙;女子则着紧身长裙,发型属于当时流行的风格,发髻延伸到胸前,额前两缕精心编成大辫子沿两颊垂下。两人的裙子上均用象形文字刻有祭品目录,座位上除记载祭品的象形文字外,还刻有高举右手呈礼拜祈祷状,左手执象征永生的莎草花的子女浮雕。

按照古埃及人像雕刻的惯例,用石灰岩制作的雕像通常是着色的。因男子常在户外活动,风吹日晒,故躯体涂以棕色。女子深居简出,躯体涂以淡黄色,这两尊雕像线条柔和,舒展,人物面部表情神态和谐,极富亲切感。这类雕像摆放位置讲究,常置于葬礼室或大神庙里,其功能是在仪式中接受供奉。



公羊造型阿蒙神

砂岩

新王国时期,第十九王朝(公元前1295—前1186年)

60×116×135厘米

出自卡尔纳克泰伯。贝尔纳尔迪·德罗韦蒂于1824年收藏

这件头像属于一个大型公羊造型的阿蒙(Amun)神像,原雕像的头顶上还应该有一个太阳盘和耸立状的眼镜蛇,两者都是太阳神“拉”的象征,它们与底比斯强大的阿蒙神联合在一起,形成了阿蒙-拉神。雕像源自卡尔纳克泰伯阿蒙神庙神殿。

从十八王朝起,阿蒙、穆特和孔苏(Khonsu)就成为保佑王室的众神:强大的阿蒙神保佑埃及国王对外出征时能凯旋而归,穆特在埃及语中意为“母亲”,祂是阿蒙的妻子,保佑王室人丁兴旺,而孔苏则是祂们的儿子,代表着神界的延续。羚羊造型的神像一般都安放在神殿的入口处,以期起到保护作用。



斯芬克斯像(狮身人面像)

砂岩

罗马时期(公元前30—公元395年)

41×22.5×68.5厘米

出处不详,贝尔纳尔迪·德罗韦蒂于1924年购买

斯芬克斯是一种集狮身与人首于一体的神兽,是国王的象征(一般头戴象征着权力与圣威的“内梅什”巾冠者,表现的即是国王)。这件斯芬克斯像头戴“内梅什”巾冠,前额圣蛇盘踞,颌下戴假须。国王严肃的面孔与狮身搭配协调,姿势威严,凸显了雕像的纪念性和庄严性。

在古埃及,狮子是战神的化身,力量的象征,是体现太阳威力的动物。工匠把法老与狮子的形象混合起来,是为了夸耀王权的威力,使法老成为万民崇拜的偶像。斯芬克斯像同时具有守护和祈福的意义,自新王国时期以来,往往成列排布于通往神庙行进大道的两侧。托勒密王朝以及罗马时期,它们还被放置在陵殿的入口处,象征着太阳循环不息而保证的重生。直到今天,狮身人面像和金字塔一直都是埃及文明的典型象征。



本文已获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