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山之战:元朝两万“杂牌军”,为何能击败南宋十几万人?

1279年,元朝、南宋在崖山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海战,结果宋军大败,陆秀夫背着南宋皇帝投水自尽。许多人也跳海殉国。这场战争确实十分悲壮,可是也暴露了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那就是元朝大将张弘范手中只有两万多杂牌军队,而宋朝有十几万军队,且拥有不少大型战船,为何宋军却惨败呢?

众所周知,“南船北马”,南方人善于驾船,因此在水战方面十分厉害。在南宋与金朝较量的过程中,之所以南宋没有灭亡,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宋军始终控制着长江防线,金军无法突破这道天堑。当年的胶西海战,宋军三千破敌数万;采石之战,虞允文大破完颜亮。崖山海战,宋军人数、战船全部处于优势,可是却打了败仗!

一、元朝的杂牌军

1278年,忽必烈下旨,任命张弘范为蒙古汉军都元帅,去讨伐逃到南方的南宋小朝廷。张弘范抵达扬州后,征兵选将,拼凑了一支两万人的军队,“发水陆之师二万,分道南征”。根据史料分析,张弘范的这支军队成分非常复杂,可以说是一支杂牌军队。主将张弘范是金朝境内汉人的后裔,副将李恒是西夏皇室后裔,属于党项人。

至于军队的情况,既包括蒙古人,也包括北方汉人,还有原来南宋的降兵。忽必烈在派遣张弘范的同时,“发蒙古军千人”。之后又把伯颜麾下的两千五百“合必赤军”拨给张弘范。也就是说,张弘范麾下不到三千的蒙古人,其余都是汉人的军队,主要是南宋的投降军队,比如陈懿兄弟率领的百余艘战船,以及李恒在广州收降的三百艘南宋战船。

二、双方的实力对比

崖山之战前,南宋名臣文天祥不幸被俘,他一直被张弘范的军中,对元军的情况非常了解。文天祥说:“北人乍登舟,呕晕,执弓矢不支持'又水道生,舟工进退失据”。另外,“先是,行朝以游舟数岀,得小捷。他船皆闽、浙水手,其心莫不欲南向”,也就是说元军战船的水手大多是福建、浙江的原南宋军队,内心是不肯为元朝效力的。因此文天祥认为,假如南宋水军能够主动发起进攻,“则有尽歼(元军)之理”。

当时,元朝只有大小战船五百艘,交战时两百艘还迷失海道,没有赶到战场,也就是说张弘范投入战斗的战船只有三百艘。而南宋方面有“大舶千余”,其中还有不少特大型的战船,实力远远超过元朝水军。可是实力强大的南宋军队却在崖山之战遭到惨败,这主要与主将张世杰的指挥有着直接关系!

三、张世杰指挥失误

张世杰是北方人,他原本是张弘范之父张柔的部将,后投降的南宋。对于水战,张世杰是个“外行人”。在数年前的焦山之战中,张世杰将数千艘战船,“以十舟为方,碇江中,非有号令毋发碇”,用铁索将战船连在一起,结果遭到元朝的火攻,被打得大败。这次张世杰没有吸取教训,“巨舰千余艘,下碇海中,中舻而外舳,大索贯之,为栅以自固,四围楼橹如城”。

张世杰将水军战船连在一起,完全限制南宋水军的机动能力。而张宏范没有盲目出击,他先切断宋军宋军的退路以及海上补给线,逼着缺水十余日的宋军决战,最终士气低落的宋军惨败。张世杰宁死不降,值得我们后人称赞,但是他的指挥确实存在严重的问题。对此文天祥一针见血地指出:“船皆绑缚不可动,不能攻人而专受攻,惜乎其不知变而徒守法!”

参考资料:1.《宋史》;2.《元史》;3.《集杜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