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艾灸这5穴,补阳祛寒,手脚暖起来!

大家好,我是九选艾的艾小九。

什么是养生?养生就是养阳气!

人从生到死,就是一个阳气逐渐消亡的过程,如果和人体阳气流失减慢,并且在流失过程中得以补充,这就是养生的主要目的。

《中藏经》:“阳者生之本,阴者死之基”....“顺阳者生,顺阴者死”。

“凡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非阳能死物也,阳来则生,阳去则死矣”。

阳气主宰着人的生死。

阳气决定人的健康程度。

阳气是人体的动力!

阳气相当于汽车的发动机!

阳气不足的表现

怕冷、手脚冰凉、消化不良、精神不振、无精打采、舌淡而胖、或有齿痕、脉象沉细。

心阳不足的表现

胸部、心脏部位发凉,稍微劳累点就心慌、气短、情绪低落、不爱笑。

肝阳不足的表现

萎靡不振,没有生机,做事不积极,没有动力,处事犹豫不决。

脾阳不足的表现

食少腹胀,肚子发冷,经常拉肚子,消化不良,自我感觉压力大,爱胡思乱想,容易得忧郁症。

肺阳不足的表现

容易感冒,气喘,咳嗽,特别是顽固性咳嗽,哮喘久治不愈,爱哭,消极,做事没有魄力!

肾阳不足的表现

没有精神、面色发暗、性冷淡、手脚冰凉、腰以下发凉、小便多、夜尿尤其多、记忆力减退,做事喜欢半途而废。

阳气不足的原因

1、笑、哭、走路、坐、躺、睡觉、说话、学习、吃饭等基础生活。这部分阳气的消耗任何人都无法避免(也是人一定会变老的原因)。

2、吃西瓜、喝冷饮、不节性生活、过度的压力、熬夜、愤怒悲伤等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及不良情绪等。这部分的消耗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但现在人都无法控制自己。

3、汗蒸、泡澡、针灸、拔罐、过度运动、经常喝凉茶、吃药、打点滴等调理方法。在祛除人体垃圾、促进人体血液循环的同时也会加重阳气的消耗。

补阳的方法

《扁鹊心书》中记载:“扶阳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

由此可见,艾灸的补阳的重要地位。

如何艾灸补阳气?简单,灸五穴即可。

身体寒凉,在中医体质学上称为阳虚体质。阳虚体质就是阳气不足,体内产生的热量不够,阳气不够,自然就会出现怕冷的状态。这种体质的人,女性多于男性,年轻人更多一些。

当然也有很多中老年人也有身体寒冷怕冷的症状,那么也是元气不足的典型表现。

中老年人出现的继发性怕冷疾病,那么一定与她所患的疾病有关,也就是阳气不足,身体虚弱,体内由于疾病而产生热量不够,久而久之也会导致阳虚。

1、涌泉穴

涌泉穴,在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

《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

2、足三里穴

足三里是个强身健体的万能穴,长寿穴。

艾灸足三里穴,可以改善胃的蠕动和胃的供血状况,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增强消化能力。

3、大椎穴

大椎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属于督脉,有通督行气,贯通督脉上下之作用,同时如果有感冒,过敏性疾病,热病,癫痫,颈椎病,治疗取穴大椎也是首选,都是在治疗寒凉疾病,那么大椎在上焦,治疗寒凉的疾病大椎也是首选穴位。

4、命门穴

补肾壮阳灸命门,命门是人体生命之门,先天之气蕴藏所在,生命的根本。

临床上,命门火衰主要表现为四肢清冷,下利清谷,或五更泄,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舌质淡,脉沉迟等虚寒之象。

所以要长灸命门和大椎可提高督脉之阳气,大椎和命门艾灸,补足督脉元阴元阳,补命门,对男子所藏生殖之精和女子胞宫的生殖功能有重要影响。灸命门给各脏器的生理活动起到温煦,生发和推动作用,故灸命门是推动生命之火。

5、关元穴

从古至今,关元穴都作为人体保健的一大要穴,与足三里齐名。

关元穴是小肠募穴,又名丹田,任脉、足三阴经交会穴。关,关藏;元,本元。穴近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为人生之关要,真元之所存,具有通调冲任,调理气血,补肾固精,回阳固脱的功效,能调治诸虚百损及泌尿生殖系统各种病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