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壶击缺”一个关于鄂州历史的成语

在抽水马桶普及前的上世纪九十年代,搪瓷痰盂这种生活用品还经常出现在家庭中。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六朝时期常见的唾壶,其最初的功能并非“马桶”,而是用来吐痰或是丢弃一些饭桌上的餐厨垃圾。在南京六朝博物馆展出了很多大小规格不等的青瓷唾壶。

唾壶顾名思义,就是“承唾之器”。六朝贵族宴饮时,嘴里的骨头、鱼刺,就吐在这个小壶里。因此在六朝博物馆,观众们能够对比出来:唾壶口的直径,宽则20厘米左右,窄则几厘米。上部为漏底的盘形,下为扁圆腹。六朝时,在“清谈”这种在士大夫阶层流行的座谈会上,痰液、漱口水也都吐在唾壶里。

生活条件较好,身边都会摆一个唾壶,由于使用率极高,它也被六朝人带进陵墓中陪葬,因此唾壶经常出现在这个时期的考古发掘中。根据王志高、罗宗真所著的《六朝文物》,在包括南京在内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唾壶的使用从东吴一直延续到南朝晚期。只是在器形上有些许变化:东吴、西晋时,唾壶形小而精致,壶的腹部圆鼓,圈足(即瓷器底部用来承托器身的圆形圈)较高;东晋前期时,唾壶盘口较浅,圆腹开始下垂,圈足较矮;东晋中晚期到南朝宋,盘口下方的颈部内束,整个壶的造型扁矮;南朝齐、梁、陈三代,唾壶的颈部较粗,造型更加扁矮。有兴致的观众,可以根据这个原则,在博物馆观察大大小小的唾壶,给它们断一断代。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唾壶还有配套的盖子。后来唾壶的造型不断演变。到了明代,干脆没了盘底,进化成大敞口。明清时期唾壶的外形跟现在放在地上的痰盂已经长得差不多了。

关于唾壶有个成语叫“唾壶击缺”,这讲的是东晋初年著名权臣王敦在武昌(今湖北鄂州)拥兵自重,南京的朝廷担心他随时顺江而下发动兵变。皇帝玩起了“掺沙子”,任命自己的心腹做王敦幕僚,处处掣肘。野心勃勃的王敦对此非常不爽。宴饮中,王敦借酒劲,吟咏曹操的著名乐府“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并用如意敲击唾壶的盘口打拍子,以抒发心中的郁闷,导致盘口被敲出很多缺口。这个故事在南朝小说集《世说新语》与正史《晋书》中都有明确记载,后世用“唾壶击缺”来渴望施展才能,壮怀激烈,亦形容对文学作品的高度赞赏。需要交待的是,后来王敦果然起兵进攻南京,史称“王敦之乱”,但篡位未果,死于军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