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个写美食的专栏作者
过年时候,我收到了网易寄来的奖状“年度最佳签约作者”。
这已经是第三年获奖了,我认认真真把三块奖状摆在一起,拍了合影,还发了朋友圈。对我来说,这几年里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就是把美食专栏坚持了下来。
几年里很多人都曾问我,写饮食,怎么会有那么多内容能写呢?为什么写来写去,都是几句“入口即化”“鲜香可口”,怎样才能让美食文字的表达力更丰富?
虽然我并不是什么大V网红,只是个普通的码字工,但看着16年刚开始写美食时候可怜巴巴的阅读量,对比今天一点小小的成绩,还是想厚着脸皮,说一点自己的历程和心得。
No:1 壹
我并不是做美食出身的,事实上,我曾经是报业集团采访旅游新闻的记者,业余喜欢写点小文艺,来看看我当年为其他公众号写的文吧。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与美食专栏唯一的关系,只是都算码字为生。
当时,我出没的各大景区、旅游局,在宣传时常常喜欢找名人大咖参加活动。某次采访的场合,我遇到了炙手可热的蔡生蔡澜和沈爷沈宏非,听他们侃侃而谈当地的美食。
两位大师那天的对话让我印象深刻。现场有人问:“一条清蒸鱼,最美味的是哪个部分?”我内心盘算了一下答案:鱼肚子?鱼尾巴?腮帮肉?
但蔡生的答案却出人意料:“当然是碗底的汤汁和铺在鱼身上的葱姜丝啊。”沈爷的答案更有意思:“最美味的,难道不是和你一起吃的那个人的笑脸么?”
是的,从那时开始,我就在思考一件事:文字需要描述的,到底是程式化的准确答案,还是放大个人的体验。
食物是一件带着强烈主观性的东西,所谓“众口难调”,一盆下料够足、食材够新鲜的红油火锅,喜欢的人谓之至味,厌恶的人谓之粗劣。所以要准确描述出食物的味道,几乎是不可能的,“入口即化”“鲜香可口”这些形容词,已经是前人兼顾大众口味之后,登峰造极的发明。
但这些形容词的问题也一样明显:太没有个性了。
我觉得,描述某种食物,并不一定要苛求准确客观。码字的作者不是端勺的厨师,不必追求所有人都能认可自己的口味,相反,张扬出率真,表达出食物入口后的个性感受,才有可能获得旁人的欣赏。
梁实秋是北京人,对豆汁儿、羊头肉赞不绝口,对很多人趋之若鹜的台湾小吃嗤之以鼻;汪曾祺是淮扬人,喜欢粗菜细做,清淡致远的风格,最鄙夷酒楼里的鲍参翅肚;蔡生是出生在南洋的潮汕人,他的观点和梁实秋截然相反,多次提到北京菜“太糙”;沈爷则是上海人,喜欢赞美那些猛力加糖,浓油赤酱,外地人吃不惯的上海本帮菜。
No:2 贰
想明白这一层后,我开了自己写美食的公众号,也就是今天的食味艺文志。
开号的初衷很简单,只是想与大家分享,我做旅游记者那几年,在各地吃到的食物,与我自己个人的感受。
这本是一件很主观的事情,也并不带着功利的态度去做。但让我惊讶的是,竟然有不少人爱看我的字儿,并且常常主动留言,指出我的一些片面的、先入为主看法,告诉我本地人对这些食物的吃法,探讨某种饮食风尚在本地的存在的意义。
所以,我选择把自己的微信号挂在文末,欢迎大家与我探讨,这是码字灵感的来源,也让我收获了这几年除了公众号之外,最宝贵的东西:朋友。
是的,我微信里4000多号人,其中一大半是通过微信号认识的,全世界各地喜欢吃的朋友。他们中,有餐馆老板、有知名博主、有名校的博士、有传奇大厨、有少数民族的学者。但更多的,是和我一样,爱吃、对世界带着好奇的普通人。
比如这篇两面黄与方便面,讲的是我吃上海、苏州两面黄的经历,但一位上海的中学老师告诉我,本地人年轻一辈其实已经很少吃两面黄了,因为重油炸食品负担重、制作成本又不低,在当地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流行。
更有意思的是,一位来自马来西亚的华侨告诉我,在当地的广式早茶铺里,有很多先炸、再浇卤的面,当地人谓之“伊府面”,也许是老派的广式吃法也不一定。
我查了查资料,果然,这种吃法是清朝两广总督伊秉绶的发明。不同派系的食物之间,看似做法、选材上是割裂的,但内部一定都有着不为人知的联系。
No:3 叁
写的越多,就对食物越好奇。这一好奇,连同食物背后的风土、人文、民族、宗教、历史一并好奇起来。
写公号以来的这几年,但凡有假期,我一定会带着相机出门看看。拍下各地的风情和饮食,并把它们陆续写到自己的文字里。掰手指算算,四年不到的时间里,一共走过四个大洲、十八个国家,超过了我之前三十多年人生的总和,哪怕我以前曾是专职的旅游记者。
看多了,渐渐发现,其实食物真的是一面镜子,它的味道,反映了各地的文化发展和物产流变,折射的是整个人类发展、繁衍、逐步多元化的恢弘图卷。找到这些线索,并尝试把它们梳理成文字,成了我新的爱好。来看看这个系列
食物是民族的地理,滋味是国家的记忆
去年下半年,我在新疆游玩采风,腾讯新闻新疆站为我做了专访。记者在微信里问我:“你觉得新疆美食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我打了这么一段话给他:“没有一个人是孤岛,食物也是,新疆美食特殊性在于,它同时受到了中国内陆和中亚文化的双重影响。小小一个烤包子、一盘大盘鸡,里面可能包含着两种文明的相互启蒙和影响。”后来,这段话刊载到了腾讯新疆站的首页,也成了很多人认识魏水华的标签。
事实上,在这个自媒体爆炸的时代,写历史文化的内容很多、写美食的内容也很多。但写食物背后的历史文化,却凤毛麟角。无疑的,我的好奇,让我找到了一个适合自己兴趣的,且足够垂直、足够小众的分类。
我认为,找到垂直的内容点,是这个时代,写作自己专栏最重要的素质。
我的运气很不错,公众号阅读量慢慢变多了,粉丝也一直在往上增。没多久,文章被网易的编辑老师看到,并丢来了签约合同。
虽然第一份合同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多收益,只是一个老男人业余的喝酒钱。但我还是要真心地说,感谢猪厂,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并认识到,踏踏实实对待每一篇内容,诚恳对待每一个读我字的读者,总会有好的回报。
No:4 肆
做自媒体马上要四年了,算了算,一共发表了原创内容220篇,还接到了各种各样的稿约,文字出现在二十几个不同的纸质、网络、乃至音画平台上。这让一个习惯了在报纸、杂志上发文的、曾经的小记者,有点受宠若惊。
让我感到更高兴的是,我的文字,还影响了周围很多人。比如读我文很久的甜怡,因为我的内容,开了喜马拉雅的音频节目,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关注,里面的内容,很多都引用了我曾经写过的观点,甜怡同学又根据自己的经历加以佐证强化,很有意思,大家不妨听听。
我还建了自己的读者群,看着来自全世界各地的读者们,每天在群里几千条消息,畅聊当地美食,分享食物图片,对一个喜欢吃、又正在减肥的中年男人来说,实在是莫大的享受和折磨。
有人问我:2020年了,自媒体多如牛毛,如果想要尝试着写美食,还有开公众号的必要么?我的回答是:公众号不是关键,功利也不是目的,如果你有丰富的内心,和乐于分享的勇气,什么时候拿起笔都不晚。
毕竟,没有人是孤岛,世界也从不是孤岛。分享自我、善对他人,永远都是人类前进的动力。
最后,告诉下大家,我的读者群满了,但我开了读者二群。扫码可以进群哦,老魏本魏就在群里,时刻等待大家与我探讨美食和世界。
还有几本由我撰写了开篇词和相当部分体量内容的《心·磐安》,讲述了浙江小众美食县城磐安的一本很棒的书。过几天,我会在群里把签名本抽送给想要的你们,嗯,扫码就能加群了。
爱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