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炀:从医即从心,心外科医生常思考才能不断创新

为向奋斗在心脏大血管一线的战士们致敬,第九届盘古大血管疾病论坛首次设立盘古年度奖。日前,动脉网访谈了2020盘古年度人物奖获得者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闫炀教授。

踏入医门

高考后填写志愿时,闫炀听从家长的建议,报了医学院。直至今日,他从未后悔。“从象牙塔走进白楼,渐渐地才明白,这身白袍即战袍,从此矢志不渝,一路前行。”闫炀说,选择心外科,是因为机缘巧合,“当时心外科耿希刚主任是我们的代课老师,他的授课方式生动、幽默,我完全被吸引住,加之本身觉得心外科是一个技术难度高、先进和充满挑战的医学领域,所以研究生报专业选择了心血管外科。”

如今,闫炀已成长为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现任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个人累计主刀心脏手术400余例,其中孙氏手术每年在150例左右,患者痊愈率达到93%。他带领团队开展院外和省外ECMO-体外生命支持技术和局麻清醒下ECMO救治,年ECMO救治数量逾百例,成功率≥60%。作为国内多个学会会员、委员、青委、常委,他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在欧洲心脏杂志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文章10篇,最高影响因子22.7。他曾参编卫生部专业教材及专业书籍多部,获陕西省科技技术三等奖1项,并曾主持及参与国家、省、市级重点科研项目9项。

从医25年,闫炀从一个懵懂的医学生走到今天,经历了很多,也改变了很多。“从觉得医生仅仅是个职业,到现在成为我所衷爱的事业;从最初和患者简单地针对疾病的交流到现在能够全方位的进行身体、心理、感情上的交流,甚至成为朋友;从初入临床只会以医生的角度想问题,到学会要从患者和家属的角度去思考;从当初认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只要看好病就行到深刻体会到医学领域中临床技能与科研同样重要,”闫炀说,“每一次蜕变都是一种成长,每一次成长都离不开老师、同事和患者朋友们的帮助。”

革新科室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外科曾是西北地区的领头羊,很早就开展了各项心脏直视手术,并与国外进行长期交流。比如,1959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开展了西北首例、国内第3例低温麻醉下巨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978年成功开展常温针麻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术,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大会奖。

“随着几十年的发展,进入新世纪后,心外科也产生了一些和世界顶尖医院、国内外同行的差距。”闫炀说,针对这些情况,他从人才培养、技术进步等多方面加以改革,一方面“请进来,走出去”,多学习,多交流,另一方面以危重症、微创技术为切入点,对相关优势学科进行攻关巩固;同时克服“瓶颈”,解决ICU卡脖子问题,打造团队,充分调动大家积极性。

经过改革,医院于2018年获得西北首批直升机营救培训证书;2019年与美国华盛顿医疗之星心血管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成立“中美心血管协作医院”,成立“陕西省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体外生命支持分会”,成立“一附院ECMO中心”,建立陕西省ECMO急救体系;2020年获批“国家标准化心脏康复中心”等称号。

“心血管外科医生需要勇于吃苦、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甘于付出。心脏外科医生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精力去学习,不仅仅外科的知识,还有内科、影像学、药学与重症监护等全方位的知识。”在闫炀看来,心外科是一个面对复杂程度极高的大科室,它的成功能够充分体现一个区域的医疗水平。

面对未来,闫炀希望,以“微创心脏手术”、“大血管手术”、“体外生命支持技术”和“人工心脏”为重点发展方向,推进远程医疗服务,提升学科综合实力和影响力,打造西北第一、国内领先的心血管外科。

挽救生命

正是在闫炀及其团队的不懈努力下,越来越多的患者得到及时救治,被从死神手中抢回来。

Mr. Bob和闫炀医生实施心脏手术中(图片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官网)

2017年初的一天晚上,闫炀接到一个来自院外的急诊求助电话。一名63岁女性病人因急性心肌梗死,就诊于解放军323医院急诊科,患者病情十分危重,三次心跳骤停。当时,解放军323医院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了三次心肺复苏,因缺乏进一步抢救的条件,请求西安交大一附院心外科进行紧急支援。

在医院积极沟通协调和支持下,心血管外科迅速组织了以闫炀为首的抢救团队,驱车赶往解放军323医院。经紧急会诊,商定给予实施体外心肺复苏术(ECPR),拟在体内置入体外膜肺氧合(ECMO)进行生命支持。在患者生命体征转为平稳后,被转运至西安交大一附院进行急救。患者随后脱离生命危险。

据介绍,ECMO辅助ECPR能够大大提高心肺复苏的抢救成功率,它代表了一个国家、地区和医院危急重症病人的救治水平。这次生命救治也是在无先进转运工具(如直升机)条件下西北首例跨院ECPR。

有经验后,2018年,闫炀团队又成功实施了西北首例ECMO陆空转运心脏病重症患者。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闫炀带领ECMO团队成功救治多例危重病患,主动承担且出色完成陕西省最重新冠ECMO患者的救治任务。患者虽然多脏器功能受累,但主要为急性呼吸衰竭,所以只要ECMO治疗得当,监护管理防止并发症,控制肺部渗出和纤维化,就可能转危为安。其中1例救治了49天,终于挽回了生命,创造了我国新冠肺炎患者VV-ECMO最长使用记录。

目前,闫炀团队在心脏重症和急症治疗方面不断取得突破,且抢救成功率极高,其中主动脉A型夹层围手术期存活率达94%,ECMO危重症生命支持存活率达50%以上,技术水平居西北首位,国内领先。

发力科研

闫炀介绍,自2001年开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外科已从事ECMO临床应用及相关研究近20年。上世纪90年代科室相关人员就已研发并商品化用于体外循环的膜式氧合器及灌注管路,在国内占据一定市场份额。

2017年,心外科联合四川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及陕西京典生物科技公司针对ECMO设备全血液接触面抗凝涂层、磁悬浮离心泵、超声流量探头、程控监测系统及ECMO膜肺展开深入设计和研发。

在此次疫情暴发前,课题组已基本完成除膜式氧合器以外的其他部件的样机试制,并进行了针对抗凝涂层的大动物实验。在本项目研发前,项目组充分分析比较了国外同类产品的优缺点及临床使用时存在的问题,采取择优汰劣、取长补短的理念设计国产化ECMO装置。

“移植器官保护一直是移植领域研究的热点。”闫炀说。之前由于技术限制,离体器官通常采用冷保存的方式,但随着器官移植数目的扩大,DCD边缘供体的逐渐增多,传统的器官保存方式显露出一定的弊端,尤其是心脏移植器官离体保存时间最多不能超过6小时,极大的限制了心脏移植事业的发展。Nature、Transplantation等杂志研究报道利用常温机械灌注技术(同ECMO技术原理相同)可有效修复离体器官,并延长器官离体保存时间。

大量动物实验及少量临床研究已证明该设备的可靠性,但目前国内相关研究较少。闫炀团队在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基于磷酸胆碱涂层技术的器官常温氧合灌注设备的研制,2020ZDLSF04-11)支持下,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目前初步完成心脏、肝脏的常温机械灌注设备研制,并开展了相应动物实验。

憧憬未来

根据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分会的调查报告,从2012年开始,心脏手术总量的增速明显趋缓,特别是心肺转流心脏直视手术数量开始下降。我国心血管外科从整体规模和技术发展方式上,进入了一种"新常态"。

医生在临床中发现不少问题,但往往苦于没有相应的工程师或产业助力。“例如我们正在进行的国产ECMO设备、心脏离体灌注设备研发,我们基本攻克了设备的多项技术难点,动物实验也基本论证了设备的可靠性。但是对于医疗设备研制审批方面资源的缺陷,在下一步检测、审批及投入相关生产方面有点力不从心,急需要其他产业助力。像这样的问题其实临床上有许多,也希望能得到相关力量的支持。”闫炀说。

闫炀认为,未来心血管外科的发展方向应该瞄准微创心脏外科、杂交手术、基于临床研究和数据库的指南制定和转化医学四个方面。未来的心脏大血管外科医师绝不是单纯的“开刀匠”,必须是临床-科研并重、外科-介入共存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要重视年轻医师培养,通过高标准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建设更强、更有活力的医疗事业。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这是闫炀经常说的一句话。闫炀表示,从医,即从心。心血管疾病的特点是病情急、重、复杂。一个优秀的心血管外科医生不仅仅需要全面的知识体系、准确的临床判断、精湛的手术技巧,更需要细致的观察与思考、出色的判断与应变能力以及良好的品德与沟通技巧。临床工作中是否无愧自己的良心,对待患者是否交换自己的真心,常去思考、总结,才能不断创新。

为了更好地促进心脏外科的进步,需要产学研医深度联合及不断创新。由孙立忠教授发起的“中国心脏外科前沿技术论坛(2020FTC)”,将于12月12日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以“心纪元”为主题,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前沿技术动态、产学研医联动四大板块,学术、产业嘉宾汇聚一堂,全面解析中国心脏外科现状与挑战,铸就中国心脏外科全国科室联动大声浪。

(点击图片,长按识别二维码报名)

长按识别上方二维码,或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报名。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文中出现的采访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心有远志,不知归途
(0)

相关推荐

  • 这种毛病不注意,小心这里变成豆腐渣…

    73岁的徐大伯平常身体不错,很少去医院.6月底突然胸口疼痛时也没有太在意,休息后虽然有感觉胸闷气短,确实不怎么痛了. 但是到第5天的时候病情却急转直下,"胸口就像被大石头压着,大张着嘴喘也觉 ...

  • 厦门五旬男子严重心衰,“换心”术后5天就能下床行走

    吴锡阶教授率团队争分夺秒地进行心脏移植手术 6月18日,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厦门市心脏中心,简称厦心)顺利为一名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移植一枚心脏,目前患者恢复良好,术后仅5天即下床自由活动,不久即可 ...

  • 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发布ECMO共识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体外膜肺氧合(ECMO)作为一种重要的体外生命支持技术,临床上主要用于心脏功能不全和(或)呼吸功能不全的支持. 随着发展和演变,如今ECMO的适应证更加广泛,已在心脏外科手术.暴发 ...

  • 心内科的常用药--倍他乐克

    如果说在各类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中,哪个药物最常见,大名鼎鼎的倍他乐克应该是可以排到前列的一个重点药物了,在心血管多种疾病的治疗中,都能够见到这个药物的身影,甚至被称作心血管疾病治疗的"万金油 ...

  • 心如莲子常含苦,愁似春蚕未断丝!古风句子

    台上风雨,台下相思,人前一念,便是前程回顾,多少梦,断送一人,多少年,徘徊一梦,扫一杯禅,问一杯月,来世几个秋风泪,今生几个花来去,往事断送,今生离别,一刹那,一分缘,真假等,来世错,情海耽误. 快意 ...

  • 心宽似海,才能淡然

    心胸狭窄的人,活得最累, 因为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 动不动就生气,时不时就发火, 身边的人无故遭到牵连, 听着他的抱怨,心烦, 看到他的愁颜,不安. 心胸宽阔的人,活得自在, 不在乎别人怎么看, 不在 ...

  • 绘画需要表达内心 ​​​​[心][心][...

    绘画需要表达内心 [心][心][心] 心中有万千色彩,生活自然丰富多彩.

  • 心肾两旺,才能持久。

    心肾两旺,才能持久。

  • 木兰· 左病左心 右病右心 心动力 小循环和大循环的关系

    摘:空间医学实修大全 文: 木兰 天地有大美 巫娜 空间医学发展了 传统医学的元气学说. 宗气学说和气的改变学说, 更清楚的认识到了清升浊降的方向. 回归人体的自然, 就是用清升浊降的方法来恢复. 在 ...

  • 获奖作品 || 大源镇小方镇娓《雨系心·心系雨》

    "家在富春江"创意写作大赛三等奖作品 雨系心·心系雨 大源镇中心小学 六(3)班 方镇娓 我虽不是富阳人,心里装的却是富阳.十二年了,我看的是富阳的山,喝的是富阳的水,读的是富阳的 ...

  • [心][心]三年级(下)语文期中复习(课...

    [心][心]三年级(下)语文期中复习(课内阅读理解专项训练+答案)~

  • [心][心][心][...

    @问道壶丘 一位民间中医一生中救治很多癌症病人,在他走时的前几天,把这个妙方用手机传给了我,告诉我用这个方子去救治更多人,我不知道应不应该公开!但我还是要公开,送给有缘人相信中医的病人.祝福你们能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