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味淮安 | 浦楼苏式月饼,28道工序,纯手工制作,吃的就是“老味道”

现在月饼市场品种丰富,各种新口味、新工艺层出不穷。莫名其妙地,一种声音悄然出现:五仁月饼,滚出市场。

对此,淮安人民表示:我们不答应!

在淮安,有一种月饼叫:浦楼牌苏式五仁月饼,从选料到加工,28道工序,纯手工古法制作,馅料配方几十年从未改变过,很受老淮阴人追捧,人们要的,就是在节日里还能吃到那种“老味道”。

浦楼月饼,淮安唯一的中华老字号

往年中秋节前,轮埠路上的浦楼酱醋厂门市总会排起长长的队伍,人们大多是冲着传统口味和新鲜来的

轮埠路浦楼酱醋厂拆迁前,杨江淮先生拍摄记录下五仁月饼的制作过程。

制作月饼的车间,手工操作的传统与百十年前几无两样。这样的技艺也像明清的青砖小瓦院落一样,应该列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可惜谁来做呢?!

这种操作看上去就非常亲切,使人想起儿时的稚嫩操作。我们许多温馨的、充满诗意的回忆来自历史,来自从前。对生活方式和文化样态的保护,应该成为民族的人文自觉。它如同一部历史教科书,记录和镌刻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和历史记忆;如同一条历史长河,至今滋养着我们的心田。

和面女工操作娴熟,丢面团绝对到位,“啪”地就能准确丢到地方。

这种手工艺作坊是一种活生生的真实文化,是我们生活最本质的文化。它的价值就在于它的真实和实用,也是最为生动和丰富的文化。

还是这位女工,竟然在和面中演绎起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如此功夫,甚是了得。

要把面和油酥完美地揉合到一起,才能烤制出苏式月饼一层层的酥皮。老淮阴人检验一块苏式月饼是否完美,最看重的就是吃的时候是否“掉削子”。吃苏式月饼,通常是右手四根指头捏住月饼,左手在嘴下面等着,一块月饼吃完,左手的“削子”一把掩到嘴里,这样才是完成了吃月饼的完整过程。

有些人假大方,吃月饼不接“削子”,就像吃酸奶不舔盖子一样,让人生气。

面和好了,这边的馅料也准备停当。馅料的多少和饼皮剂子的大小都是相应的,多少年的手工制作,不用称,手掂掂就知道份量了。

揉面、包馅儿,看似轻轻松松,也是多少年练就的手艺,饼皮厚薄要均匀,最忌讳的就是露馅,那就丢人了。

这些师傅手法有多熟练?完整包完一个月饼最快的只要三秒钟,他们每个人一天要包500斤月饼。

摆盘准备烤制,通常还要在饼皮上盖上印章,标明身份。浦楼苏式月饼有两种馅料:五仁和椒盐。人各有偏爱,盖上印章就不会搞错了。

入炉烤制,温度238度,烤20分钟,时间短了饼皮不酥,黏牙;时间长了烤糊了。不过这样的事情在老师傅那里是不可能发生的。

从选料到包装上市,一块小小的月饼的每一道环节,都是手工制作。这其中的技艺传承和不断重复制作而形成的熟练手法,也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很多地方的月饼制作由机器代替了人工,但仍有很多工序是机器无法取代的。可以说,每一块浦楼苏式五仁月饼上,都烙有制作者的掌纹指印。如果我们可以带着这样的认知去打量捧在手心的月饼,仪式感也就有了。

今天是“月饼节”,你吃月饼了吗?

关于月饼,你有哪些记忆?欢迎与我们分享。

花漾淮安

知行空间

祝大家中秋快乐,花好月圆!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感谢杨江淮老师


记忆淮安

记忆淮安 | 老清江的冷饮部(下)

记忆淮安 | 老清江的冷饮部(上)

记忆淮安 | 老清江工厂细分晓,往事知多少?(下)

记忆淮安 | 老清江工厂细分晓,往事知多少?(上)

记忆淮安 | 清江老车站

记忆淮安 | 亦庐照相馆(作者:刘季)

记忆淮安 | 亦庐照相馆(作者:胥全迎)

记忆淮安|那些年,我们一起泡过的澡堂子

记忆淮安 | 打酱油

记忆淮安 | 冷饮部的馄饨

记忆淮安 | 荤吃西瓜

记忆淮安 | 淮师淮中烙我印

记忆淮安 | 你的小时候有“小香槟”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