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的河下古镇,和今天有什么分别吗?

2009年1月,有两位朋友自驾从杭州去天津,中途在淮安停留,我领着她们在淮安的大街小巷穿行。

以下文字和图片记录于2009年1月13日,整整10年过去了,当时不经意间记录下的很多东西,如今还依稀可辨。

前情回顾

10年前的淮安,你们还记得她的模样吗?

第二天早晨,继续喝了昨天的鸡丝辣汤,上路了。

第一站——河下古镇:

我是个很糟糕的向导,大方向或许有数,小细节一律糊涂。在翔宇大道奔驰了一阵后,终于绷不住了,给小高打了求援电话。她家的小GPS很谦虚:“我只能给你提供一个资讯,你看到‘竹巷’就向右拐,就到了。”小家伙话音刚落,“竹巷”的指示牌就出现在眼前了,往右一看,就是这个牌楼了。

花巷53号,上一次来的时候,我和我的同事就对这家很感兴趣。朴素得近乎寒碜的人家,门口栽种着细细的竹子。几个月过去了,竹子没见变化,而屋子的门也还是紧紧闭合着。

河下的各种建筑:

这样的房子里走出这样的女孩子,她显然很不喜欢我们的镜头(换了我也一样不喜欢,但她必须要学会适应,因为这里将成为一个旅游景点):

古镇的街巷名字很有意思:

湖嘴大街,取意于“西湖嘴上头”:

竹巷1号:

空心街:

干鱼巷口:

这是一个让郝胖笑得很不怀好意的地名——小粉巷。我不能假装纯洁地说自己不明白她的不怀好意所为何事,但还是窃窃地不以为然:

你看她笑得有多恣意:

还有好多地名被走马观花掉了。但不管怎么说,从一个个简单直白或意味深长的地名中,我们看出了河下曾经的辉煌。就像这条主要的街道,全部由石板铺就,绵延数百米,远远地看不到头:

有些地方很热闹:

更多的地方很安静。不管安静还是热闹,都很干净:

镇上年轻人很少,老人很多,还有一些动物:

古镇,当然少不了吃的东西,这家门口红黄相间的是胡萝卜丝,晾干后兑上各种蔬菜,炒制十香菜。这家的阿姨请我们尝了尝,临走还送了一点给我们。我要了她的地址,决定照片冲印后寄给她(后来把照片递给她了):

这是一家烧饼店,炉子里烤的小烧饼,完工后是当地的一道名小吃:薄脆。我们到的时候是中午11点,老板说要到下午4点才能出炉。说现在不脆,是软的。

被芝麻诱惑着,我们买了两个,很香,我觉得,比薄脆好吃:(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离开河下,在村口看见这对祖孙:

她们在给这种叫“火烧心”的炉子生火。

一条小街上很多这样的炉子,小镇的清晨,就这样炊烟袅袅了:

从河下出来,立刻去了楚州市区。首先来到镇淮楼,这里是心脏,楚州城的一切都以它为中心向四面辐射。

淮安在历史上曾经几度辉煌。清朝时有“天下九督,淮居其二”之说。

下图是漕运总督府。漕运是指水上的粮食运输。当时北方的粮食供应主要由此解决,而总督府建在淮安,足见当时淮安在运河水系的重要地位。总督府占地约三万平方米,可惜几乎都被毁了,现在只恢复了了府门:

石头不太容易烧,透过那么粗大的柱础,可以大概想象一下当时的规模:

后来我们去了周总理的家:

周总理家的巷子有个很有意思的名字——驸马巷,巷口有著名的小吃卖:

离开周总理家,我们去美食街吃午饭,菜的味道如何我就不评价了,这两张图片分别摄于饭前和饭后:

饭后,回到市区。参观了博物馆,又去了废黄河边。发几张河边的照片吧。

河中泛起涟漪的小黑点是一只小野鸭。

夕阳:

离开了河边,我们去吃了淮安除龙虾和淮扬菜外第三有名的小鱼锅贴:

再来些特写:

结束了这一顿,凌郝二人的淮安行基本结束了。第二天上午梳洗打扮一番后,二人绝尘北上。

临走的时候,她们说,我们去过那么多地方,淮安是最好的。

好的,最好的淮安等着你,后会有期!!

【相关链接】

10年前的淮安,你们还记得她的模样吗?

淮安老牌吃货看过来:河下古镇这家的薄脆现做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