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文稷:说一说“霸州兵备副使”这个官职
明朝中期到清朝康熙前期,霸州一直设有“兵备副使”这个官职。这是一个四品职位,明朝一直是由进士出身的担任。
明朝末年的大学士,兵部尚书,追剿李自成,张献忠的统帅杨嗣昌,清朝初年任云南巡抚,吴三桂造反时被杀头祭旗的朱国治,都曾在霸州任兵备副使。当时,全国分九十个“道”区,每个道的辖地有三、五分之一省的大小,道的长官即兵备副使,因此,也称为“兵备道台”。明、清两朝,地方道的设置和辖区基本一样。
霸州在这两朝都是“霸州兵备副使”的驻节之地。兵备道衙署就在霸州老城东大街路北 ,现在修建霸州大清真寺的地方,正是兵备衙署所在地。在康熙平定三藩后撤销“兵备副使衙门”后,这个衙署就成了清朝八旗“驻防军”衙门,衙门东部叫“营房里”,是驻防军军营和驻军家属院。解放初这里是“霸县师范”的校舍,后来是霸县第一中学的宿舍。文革后是霸州检察院,2008年建成了清真寺。
兵备副使实际上是两个职位的合称,而由一个人承当。其正式的称谓是“按察司副使,奉敕整饬兵备”。
第一个职务,按察司副使。按察司使,简称按察使,在明、清两朝都是省级主管刑法、治安的的最高长官。那时,公、检、法一体。按察使和现在比,就相当于省公安厅长、兼省高级法院院长、兼省高级检察院检察长,同时还有纪检的责任。按察司副使,就是这几个官职的副职职位。
第二个职务,奉敕整饬兵备。就是奉皇帝的命令整肃、管理这个地方的军事、军队,负有剿匪平乱的责任。和现在比较,相当于军分区司令,同时还兼任武警支队支队长。
这两个职务合在一起,就称为“兵备副使”。按明、清的官制,这是个正四品的官位。比副省稍小一点。
因为兵备副使是省级治安司法的副职,又是地区军队的主管,同时,对于地方官还有监察之权,其官位都稍高于一般的知府。因此地方的知州、知县都奉其为长官。称其为“兵宪”、“大巡”、“宪台”。以他们所管理的事情来看,兵备副使也 操持很多地方上的行政事务。按明朝嘉靖《霸州志》记载,兵备副使周复俊到霸州不久,就组织修撰《霸州志》。他还“缮城郭、修楼撸、编保甲”。兵备副使陆坤、钱藻还组织修文庙,建学校,修河堤……这些都是地方行政官员应该管的事情,可见兵备副使的职责,不仅仅是军事和治安。
霸州道兵备副使管辖的地域很大,按现有记载有地名,有卫所名的有霸州、保定(今文安之新镇)、文安、大城、固安、东安(今廊坊市)、永清、香河、宝坻、漷县(今通州)、武清、营州前屯卫(今延庆境内)、武清卫、杨柳青递运所、杨村递运所、杨村巡检司、苑家口巡检司、河西务巡检司、小直沽巡检司、芦台巡检司、崔黄口营(今天津武清境內)、梁城守御所(今天津宁河境内)。除这些军事卫所外,霸州兵备副使还管理着很多“军屯”。如明宪宗皇贵妃万贞儿出生的“忠孝屯”,原属霸州在文安境内的“外八屯”,原属霸州在永清境内的“外八营”,以及现在天津、北京辖区内的多处军屯。这些军屯的土地是国有的,屯驻人员是战时为军,险急为役,平时种地的半军事化人员,如同现在的军垦农场。
按当年霸州兵备副使管辖范围来看,和解放初期“天津专区”、“天津军分区”的地域差不多。
霸州兵备副使属下的官员有:
指挥使
指挥同知、守备
指挥佥事
镇抚
经历
知事、巡检、驿丞、大使
正千户、副千户、百户
属下的兵勇有:
民壮、快手、子弟兵、大汉,
炮手、弓兵。
霸州籍人士也有很多位在全国各地任过“兵备副使”。
如明朝:
周 臣:嘉靖间任山东兵备副使
范充濁:嘉靖间任甘肃兵备副使
李 玳:嘉靖间任雁门兵备副使
樊世绪:嘉靖间任临清兵备副使
王胤懋:崇祯间任宁武兵备副使
清朝:
崔之瑛:顺治间任汉羌兵备副使
郝惟讷:顺治间任福州兵备副使
刘 澜:顺治间任固原兵备副使
崔 侗:咸丰间任南韶连兵备副使
其中,崔之瑛、崔侗都升到副省级的布政使、按察使。郝惟讷后来做过中央政府“九卿”中的八卿,“六部”中五个部的尚书。如果他的身体可以,一定能升为宰辅之臣。
郝惟讷去世后康熙大帝亲自为他写了悼念碑文,谥号“恭定”。他的“神道碑”是当朝大学士(宰辅)李蔚撰写的。他的“墓志铭”是另一位当朝大学士王熙撰写的。全国很少有人逝世后能得到这样特殊的哀荣。由此可见“兵备副使”是高级官员历练的一个重要阶梯。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京畿学堂
传播文化 欢迎转发
投稿邮箱:
523090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