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人饰两角,先问:“你的父母从来不跟你说‘我爱你’吗?那你怎么知道他们是爱你的?”穿着中国式校服的男孩思考了一会儿回道:“每当这时候,他们会给我打钱。”别说外国男孩了,任谁听到都会实名羡慕——爱你就给你打钱,这……大多数人都会相信父母的爱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父母都不是那么大方,因为中国父母讲究穷养孩子,他们认为孩子身上不能有太多钱,否则就会学坏。所以,很多时候,孩子问父母要钱,父母总是再三确认孩子要钱做什么,完了给的时候也不是很情愿。父母认为自己这么做是对孩子负责,孩子不需要有太多钱,自己衣食住行都给孩子考虑好了。他们要钱没有意义,就是浪费,但是父母不知道的是,他们这种态度对孩子来说,某种程度上是羞辱。父母认为穷养孩子会让他们成熟——老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但父母知道吗?成熟的代价太大。很多时候,“家里没钱”这个事实在催促孩子长大的同时,也让他们变得在金钱方面极度没有安全感。身为父母,我们应该告诉孩子,家里很好,不需要他们操心金钱方面的事。让他们在该学习的年纪努力学习,而不是因为被家里缺钱的事实紧迫,逼得小小年纪就为了钱发愁。只有当孩子的内心有了安全感,他们才会更好地成长和发展。穷养孩子也许有它的优点,但它的缺点却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以前看过一本小说,讲的是首富为了锻炼自己的儿子,特地骗他说家里很穷,把儿子送到小县城上学。每次孩子交学费的时候,他都拖了又拖,最后给孩子破的不行的钱。他从不给孩子多余的钱买东西,每天的餐费只够他白水就馒头。孩子为了养活自己,也是怕自己以后不够钱念书,小学的时候就捡瓶子卖钱,还因为饥一顿饱一顿得了胃病。最后孩子考上重点大学后,首富告诉他,“孩子,咱家很有钱,我以前都是为了考验你,让你有出息”。时间久了,孩子具体什么反应我已经记不清了,但就我自己而言,我觉得很恶心、很愤怒。这不是穷养富养的问题,希望孩子有出息不是父母伤害孩子的借口。父亲这么做看似有道理,但是他的儿子却过的非常不幸福,甚至他每天醒来都会怀疑人生——这个世界是真实的吗?我是不是又被骗了?穷养长大的孩子很难有幸福感和满足感,因为他们穷过,所以每天都在为生计发愁。他们很恐惧有一天又过上没有钱的生活,所以很难停下来享受生活。就算是故事里那个从贫困生变成富家子的首富儿子也是,他很少花钱,以至于已经不会花钱,钱也不能给他带来幸福感。因为父母从小就灌输给他们这样的观念——“家里穷,钱不能浪费,贵的东西不能要求”,孩子很容易变得畏首畏尾。因为别人有的东西自己没有,他们心里难免会自卑,觉得自己样样不如人。如果孩子性格比较敏感,他们甚至会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而这种想法一旦在孩子的心里扎根,就会影响他的一生。与此同时,因为长时间的物质需求得不到满足,孩子在大众面前不能够大方、得体地展现自己。穷养会让孩子一直处在狭窄的交际圈内,这样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穷养长大的孩子,可能会对金钱产生不一般的偏执,他们很节省,甚至很小气,把钱看的比什么都重要。明明他们的日子过的还算不错,可却常把穷挂在嘴边,变着法地攒钱、弄钱。不得不说,这样做的话,嘴脸是很可恶的,而且,孩子可能因此变得很拜金。他们不是不知道钱不是万能的,这么做不对,也曾一遍遍告诉自己“不能为了五斗米折腰”,但是万恶的现实和过去的记忆,却让他们不得不一次次对金钱屈服,他们潜意识里会认为“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穷养长大的孩子,“省钱”的观念从小养成,刻进了骨子里,很难改掉。对他们来说,如果一件事情需要花费很多的金钱,他们可能会犹豫很久、反复思量。如果是在超市买东西,这样做当然没有关系,但是对步入社会的成年人来说,一件事情是不是值得做,不能光看会付出什么代价,还要看自己能得到什么。但是穷养大的孩子,往往因为其自身的局限性,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在乎长久的收益。换一种说法,他们的格局很小。时间和精力对他们来说是可以浪费的,唯有金钱十分珍贵——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所以父母如果爱自己的孩子的话,千万不要想着穷养能让孩子有出息,这样存在很大的危害,可能会造成孩子的心理问题。如果家庭条件不允许,不得不穷养的话,那么我们也要告诉孩子:
让孩子明白钱是可以赚的,不是一成不变。我们现在穷,但不会穷一辈子!这样孩子才能形成大的格局。
总而言之,不能让“穷”字刻在孩子的骨缝里,影响他们一辈子。精神上的富裕比什么都重要,父母们要明白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