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堂--梁冬对话倪海厦1-1-倪师学中医行中医【含音频】

2009年12月26日梁冬对话倪海厦的第一讲(1)

01

古中国扶阳派代表倪海厦介绍

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重新发现中国中医太美。梁冬老师在2009年较早的一段时间,曾经去上海参加了一个“扶阳论坛”。

把当今中国“扶阳派”的各路高人都邀请会场一起分享。在当今的中国一个中医论坛,愿意花钱且很多不远千里来参加一个聚会,真是很难得的。

在“扶阳论坛”的会场上,发现了一个大师他很有意思,一般其他的老师讲大概一到两个小时,或者最多三个小时;但是大会却特别安排了一位从海外回来的老师讲了足足一天

第一次发现说有人可以把关于身体、生命的系统讲得如此地清晰清楚;而且针对以前很多人在诟病中医,说中医到底科不科学的问题,这位老师招了一大票的麻省理工、哈佛等学药物的学生,搞科学的学生来做他的弟子,从而来证明中医是有其科学性的,而这位老师就是现在网络上已经非常名满天下的老师倪海厦老师

倪海厦老师出生在台北,简单的介绍一下,倪海厦老师是美国“汉唐中医学院”院长,“加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班指导教授——倪海厦老师。倪老师是在台湾学医,然后移民到美国去,全家移民到美国去,然后在美国开始行医,在美国从头到尾应该将近二十九年了,一九八零年过去的。

倪老师说自己年轻时候的梦想其实不是想做中医的,而年轻时喜欢玩摇滚的。因为年轻的时候喜欢玩音乐念书的时候都喜欢玩西洋音乐,台北的年轻人都以能够弹些西洋音乐为荣,觉得比较流行,那个时候也是罗大佑。可是倪老师知道自己在东吴的时候,就能当“热门音乐合唱团”的团长,玩音乐只是个兴趣,没有办法当职业,所以当时毕业后,团员有的人就走职业的路线,倪老师自己不赞成,就要走医的路线,音乐对于其来说只是嗜好,没有办法把它当成终生的资质,而从医这方面倒是自己很希望能够把一生所学能够带贡献出来。

觉得一个人要学医,他肯定有其机缘的。倪老师说自己年轻的时候,应该是在高中时代,有一个老师叫做周左宇,他是以前北京四代家传名医。1949年以后他到了台湾。那时候倪老师的妈妈看其喜欢读医书,最喜欢看很多古书、古籍的东西,她就让倪海厦去拜个老师学学中医看看,就是这样子的。然后看到周左宇老师后,老师就看倪海厦年轻人,他一看到就很喜欢,比对他儿子还好。中医的传承,都是老师找徒弟,不是徒弟找老师。

倪海厦当时还不相信几根针能做什么?周左宇老师还当场表演给倪师看,有个病人腰痛,几针下来当场就好,这个针真是不错啊。所以那时候开始倪师就很有兴趣开始进入中医领域倪师的中医根基,启蒙老师是周左宇,他2009年时在台湾活着,已经快一百多岁了。

另一个是徐济民名医,也是其启蒙恩师,来自江苏,在上海做名医,其针灸非常厉害。就是这两个老师引领倪师进入中医的大门。

倪老师虽出生在台湾,可是其运气很好,在台湾才有机会真正地受到师徒制的传承。中国几千年来没有什么中医药大学,中医都是师徒传承下来,不是爸爸传儿子,祖父传孙子,不传媳不传女这种方式。在台湾当时就开放了很多,中医名家不见得说一定要传自己儿子,找到其觉得有慧根的、有能力的、有聪明才智的来教,觉得这是他们的荣幸

就是在这种文化背景的熏陶下,也受到很多长辈的鼓励,认为把中医发展起来是作为炎黄子孙一个基本动作。这样做是理所当然要做的,不然的话,中医的传承就会断掉,中医会失传的。

在一九四九年以前的中国大陆国民党当年执政,曾经推行过废除中医的制度,所以到台湾后,国民党也不是那么鼓励中医传承的。在台湾刚开始就一直没有中医的,后来陈立夫美国回来。他跟蒋经国说:“你要我从美国回来,我想我对中医药比较有兴趣,中华文化发展比较有兴趣。”所以他回到台湾,就办了中国医药大学,现在在台中中医药大学

    中医药大学最初的董事长就是陈立夫。换句话说,台湾也历经了一个从反对中医到慢慢慢慢地,重新又需要中医之后,重新又再培养中医的一个过程。

待续:乙.国学堂--梁冬对话倪海厦1(上).乙.【倪海厦从小对医兴趣的缘由】

02

倪海厦从小对医兴趣的缘由

刚才说到倪老师从小的时候就对医术有兴趣,后来再去拜师的。其小时候又有什么样的简单机缘,让小朋友的倪老师开始对医有兴趣的呢?

老师高中的时候,那时候一般都用西医的,感冒、咳嗽、打预防针呢,都是西医的。那时倪老师的二姐也念高中,跟其特别好,其二姐长年的月经痛,每次月经一来就月经痛。其二姐想:她这弟弟,不太一样。家人对倪老师的评价是异于其他的兄弟姐妹,常常可以自创很多东西。就好像要弹吉他,刚开始的时候都没有老师的,自己弹,自己学,买了书来学弹的。

然后其二姐月经痛又很害羞,不愿意到医院去给西医看,启口说自己月经痛什么的,很害臊,不好意思的。她就找来弟弟,她说:“海厦,这样子,我买一套医书,你来看,看完以后,你来帮我治疗这个月经痛。” 其二姐真的有些“变态”,打个引号。不过倪老师真的很异于常人,其二姐她说,因为倪老师常常会创新,自己看东西,就好像玩吉他,那时小朋友都想弹吉他,那时候小孩子都没有钱,就把压岁钱和平常的钱凑一凑,到乐器行去买个最便宜的吉它,然后再买一本乐谱来,然后倪师就自己学了以后,再去教其他小朋友。大伙都没有花学费,然后都一脉传承倪师的,自己做起吉他的宗师了。

倪海厦老师从小就可以去创新,可以自己去研究。当时其二姐买了一套医书给倪师,叫《医宗金鉴》,也不晓得什么医书好坏,就买了《医宗金鉴》。倪师一看,什么内科外科都有在里面,就想其二姐是妇科——月经痛,就专看妇科一块,大概看了三个月。就是说在倪师中学时候,就给其二姐开个处方,说应该是这样子就会好。结果其二姐就按方子去药房抓药回来熬药喝了,从那时候开始到现在,月经也没有痛过,一直更年期了都很好。所以从那时候,二姐觉得很开心,只花了一套买医书的钱把月经痛治好。对其二姐来说,病好了就结束了。而对倪师来说,对中医兴趣没有结束,而是刚刚开始有兴趣了,从这时候开始走入中医界

这个学医的机缘很奇怪,一个愿意做人肉小白鼠的姐姐,和一个做高中生时候做的妇科圣手。刚开始一点点的成功,对于一个人一辈子的人生路走向真的很重要。

待续:丙.国学堂--梁冬对话倪海厦1(上).丙.【师承名医·断代学经方】

03

师承名医·断代学经方

后来倪师就一直跟周左宇老师还有徐济民老师学中医(针灸)。这二位名师对其真的是倾囊相授毫无保留的,对其一生影响最大的老师,正式师传的,叫中医师徒制

至于经方方面倒不是他俩传的,经方已经断代了,台湾也没有所谓的经方家。当前的经方只好从书上去研究经方经典之方,也就是不需要改变的。就是这样子用了几千年不会有问题的。经方的定义是从张仲景开始,而张仲景实际上是集经方大成经方并不是他写的,是早就有了存在的东西。

后来的孙思藐,他是唐朝初年,而张仲景是汉朝末年,两者有时空交接的地方。

就是说孙思藐刚开始写《千金要方》,后来写完这以后才看到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觉得《伤寒杂病论》很好,就赶快《千金要方》重新编辑就写了《千金翼方》。

    “翼”就是说原来写的《千金要方》,有了《伤寒杂病论》的加持,就像长了翅膀一样,所以叫做《千金翼方》。

在历代经方家张仲景为主,然后孙思藐一派,其后来也是走经方这一派。现在所谓的经方,都是一脉传承下来的,可以叫伤寒家,因为是以伤寒为主,也可以叫做经方家

待续:丁.国学堂--梁冬对话倪海厦1(上).丁.【中医千年温寒之争】

04

中医千年温寒之争

倪海厦老师从经方源头说起,展开对生命的探索。倪海厦老师学得经方以后,在临床上应用常常都是感冒,其开一付药开完,然后要求病人六碗水煮到两碗,而病人喝完第一碗第二碗都还不用喝就已经好了,一直是这种效果。

可是当时台湾陈立夫成立的中国医药学院,就请了马光亚来当中医药学院的中医部主任马医师人是非常好的人,但是他是所谓的温病派,而中医有寒、温之争,寒、温之争一千年以来,不仅仅是从明朝开始,从千年以来就有中医的寒、温之争温病派的人认为说:台湾为什么温病流行?台湾是亚热带的地方,是属于湿热的气候,所以只会有温病。而所谓伤寒就是伤于寒,只有寒冷的大陆北方才会有,南方不会有,所以在台湾应该用温病的药。而张仲景经方里并没有开温病的方子,因为张仲景没有来过南方,所以他不知道有温病,所以决定在台湾要用温病的药

从这基础出发点,温病派的药就大行、盛行于台湾。实际上他们对经方并没有真的了解。经方里开始“伤寒论”有三个处方:“太阳中风”就是桂枝汤,“太阳伤寒”就是麻黄汤;第三个就是“太阳温病”张仲景有开处方叫作葛根汤

葛根汤为什么会定义为温病?温病并不是说因为地方气候的湿热造成身体的叫作温病温病派的这个观点是,在倪海厦老师认为说不是很正确的。温病应该是指在一种身体温热的条件下得到的,比如说小孩子跑出去玩,无论是冬天/夏天都一样,小孩子喜欢爱玩,跑出去玩了一整天,流了汗很多,玩的时候身体是不是很热,不断地流汗,在热的流汗状态下,得了感冒,才叫作温病,而不一定是说外界的环境造成的。

所以在冬天也会开温病的方子,就是开葛根汤。另一角度夏天得了感冒,也可能是伤于寒,比如说夏天小孩子太热了,受不了热就跳到水里去,在河水里很冰凉,结果出来就得了是寒症,是伤寒,开的就是麻黄汤

所以并不是说因为北方寒冷的天气才造成伤寒,才会用到麻黄、桂枝之类的,在南方湿热的地方照样也会有伤寒,也要用麻黄汤、桂枝汤的情景。言下之意是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大概一千来年,中医被分成两个流派的,主要两个打法,其整个思路都不一样。一个叫伤寒派,一个叫温病派

05

中医温和疗效

在梁冬老师的印象中,过去这一段时间江南才子比较多,江南有钱人也比较多,他们的主要观点就是用温病的方法,从清、民国以后中医温和的方式慢慢就变成了一个主流了。让人感觉整体中医都是很温和的,当然不能说因为温病派温和。但总体给人的感觉中医就是慢吞吞的、治不了急症的。

现在的中医就是不求无功但求无过,这种想法是很不正确的。中医温病派也奉张仲景为“医圣”,可是不会去用其经典的方子,因为太多的“谣言”都几代传下来的,说老师自己就亲眼看过人家吃麻黄、桂枝,吃了死掉的,吃大黄芒硝,下痢不止死掉,所以这药不能用。实际上这是断章取义,不能说几句话,就把其经方前面的功劳功效全部打翻掉。要善用桂枝,善用大黄,善用芒硝,善用麻黄,只要会善用它们,不是强攻的药,当病人确实需要这药物的时候,开对症病人会恢复的非常,开对症药对病人来说其就是补药。如果开的不对症的药,病情就不会改善的。一直用温病派的药,没有把邪排出体外,只是用一种滋阴的方式,用寒凉的药,来去中和湿热的病,实际上病根并没有去掉,病人吃吃,感觉有效,感觉又没效,有时候好一点,有时候又没好一点。而有时候的好坏,纯粹仅仅是当时节气改变的原因体现好坏

比如说《易经》里有的数字极限,《易经》中只有个爻。就是说天寒冷了现在下雪,再寒一定超不过五天,到第六天一定会回暖;天热了再热也不会超不过五天,第六天一定会凉下来。所以数数都不超过,五是一个极数。

对应到人生病的身体的第二个阶段,会症状会缓解,这个缓解可能是进入别的脏腑之前的那段缓解时间;这时候继续吃着温病的药,觉得还不错。然而,等到再一次的缓解的时候,实际上时病情又一次移转到别的经络或者别的脏腑时,那新病就出来了。新病出来后,身体又不好了,是另一个病,看不到真正的用药效果。病人是不知道的,这病情在持续变症,一直在往身体里侵犯。而那医师认为:诶,你看,吃了我的药,第五天、第六天以后,病人好很多了。代表药有效,然后这病人便秘了或者其他症状是另外原因造成的。医师并没有深入追寻它,也没有依据经方的辨证法

如果依照经方的辨证法,就可以很明确的,按照病人陈述的症状,知道病在哪个地方。比如说病人来初诊时,知道病人是出汗的,说明病是在皮肤表面上。症状都是在表,那就用发表的药。如果病人来时,已经是一个礼拜以后,问病人的症状可能是几种症状:可能一个礼拜前,还是表症,到现在才来症状出来已经到里症。那里症可能走到内脏去了或者还在“三焦”系统里面或者在脏腑之间游走。中医就是从这些身体上发生出来的症状,来判定现在疾病在哪个地方。所以可以推理回去,认为一个礼拜前是怎么样子

06

经方派美国行医

刚才讲倪师学医的过程,在台湾刚刚开始学医针灸,后来学的是经方派,和当时主流的温病派不太一致。也发现了经方派在治疗上、效果上更加摧枯拉朽一些;温病派更温和一些,变成了是有一种治不好人治不死人的状况。后来就全家移民到美国,慢慢就到美国来,开始发展另外一番事业,在美国开始落地生根,就开始行医了。

 梁冬老师在美国碰到好几位中医大夫都有这样的认为,包括田大夫,徐文兵老师,都说到在美国对中医的行医并没有太多限制,不会说一定要温病派,只是它有一个限制就是中医不能开西药。在美国讲一句良心的话,也是很难过的话,反而真正发扬了中医,真正赞成中医的是美国人老外。此话怎讲?这话有点猛哦?在国外老外中医看病,问他们说:“你为什么找中医,找我中医来看病呢?你这个病你西医在吃药?”他说:“Oh,My doctor told me.”——我的医生叫我来看你的。“啊,为什么?”“你们五千年的文化,must be something good.”一定有好的东西在里面。然后美国的医师——西医都是:“why not!”为什么不要用?好,能对你好为什么不用?

那中国人自己懂一点当归,懂一点黄芪,懂一点生姜,懂一点红枣。他就认为说:“我懂中医了,中医算个什么!”。在海外的华人他们认为要加入美国主流的社会,就要跟他们用同样的东西。吃什么止痛药,吃什么感冒药,吃抗生素,就按照西方人的活法才是先进,然后华人反而排斥中医。“中医我懂啊!我怎么会不懂?”就是说美国华人去学西医去了,而美国人本土白人在吃中药,文化上的吊诡。到美国的华人家里面去看,很多一大堆的抗生素,在家里止痛药,还有很多的维它命,都是美国人的东西。认为美国人怎么样做,他们都是对的!

而且很多华人去给西医看的时候,那真的是低声下气毕恭毕敬的,在医生的诊疗间里面,大声话都不敢讲一声;而跑得来看中医的时候就不是这个样子,“我是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给我打折扣,你怎么怎么样?”这种状况中医馆在国外碰到很多

相信在海外工作当中医的,都会面临到这个问题,外国人非常喜欢中医。外国人喜欢中医,主要原因是老外他们看到美国立国两百年,那所有的西药用得很多,已经真正地饱受药害——西药的药害。然后很多的手术造成不可逆的原因,比如手术后常有人说:“哎呀,我真的后悔动了个手术!”想回到以前没有办法了,手术是不可逆的动作。还有一些在海外的中国人,一般看的中文电视台,或看一些中文报纸,或听中文广播电台,可是其并没有看到美国的新闻,并不会真的去看美国的新闻,虽然有很强的英文底子。如果去看看美国的新闻,会发觉到每天美国的新闻记者都在骂西医,从来没有一个骂中医,都讲中医好,都在骂西医,这个很有趣!

2000年千禧年那时候,就有美国CNN的记者总结:现在美国面临过去一百年到2000年(千禧年),有五大问题没有解决。第一个是劳工问题,其它不要讲,讲到的第五个问题,最可恶的就是阿斯匹林(Aspirin)在美国用了超过一百年,到目前为止所有美国的科学家,还不了解Aspirin里面的到底真正的功效,到底真正的问题在哪里?有没有负作用?还不是很了解,但美国已经用了一百多年了。所以在美国的老百姓吸收的讯息,西医药都是负面的。每天都出什么问题,这个药怎么样的,那个药怎么了。所以美国民众西药非常了解。但是中国华人“只要西洋,美国医生讲的都是对的,怎么会错呢?”就不去抱任何的怀疑态度。

在美国的华人,已经不会去看ACC新闻,很有名的一些新闻报道,所以对西药并不是很了解。在不是很了解的状态之下,为什么他就相信西药?因为他认为西药是科学的,中医不科学。而认为中医一般都是老中医在里面,诊所里面脏兮兮的,然后自己开的处方,里面是当归,黄芪能治病吗?认为自己得的是乳癌,得的是肝癌,那这样子就按照西医的一般模式,去看西医。比如说,在一个美国家庭聚会里,可能说有些邻居西医朋友,西方人的那些朋友来参加家庭的聚会,“哎哟,你在吃Tylenol,哎呀,我也在吃Tylenol”他们有共同的话题。表示自己是美国人呢,自己是融入主流的。但是我们看病治疗是要找对的东西出来。

现在美国很大的问题就是医疗负担非常地严重,每年上百万美金投下去,是个无底洞一样。美国如果医疗的问题不解决,这个无底洞不解决,美国国家永远是负债的。说到此处,倪老师讲到在美国因为其整个医疗体制的矛盾也蛮尖锐的,也成为一个社会严重的负担。其实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可以借由一位从海外回来的中医师角度,来看待美国当今关于中医科学不科学话题研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