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万千的宋代官窑瓷

宋官窑的典型特征是迷幻,冥炫的釉色。

官窑的釉色不像汝窑那样具有恒定的标准和统一性,

天青釉色在早期官窑中隐约可见。

南宋 修内司官窑粉青菱花式盘

但后来逐渐摆脱汝窑的影响,器形不断增加,

釉色也变得更加“多姿多彩”,粉青、灰青、米黄、翠绿、月白等等,

比汝窑更加活泼多样。

北宋 官窑粉青三登方壶

展开剩余93%

北宋 官窑月白双耳三足炉

釉质感来说,有的完全失透,模仿金属质感,

有的似透非透,如脂似玉,

有的通透晶莹,像龙泉窑般肥厚,如此丰富多元的釉色,难以作为官窑的典型特征。

南宋 郊坛下官窑粉青贯耳穿带壶

其实仔细观察所能见到的官窑实物,就会发现,

它们的釉面几乎无一例外都开片。

官窑的开片既不是烧制时出现的瑕疵,

也不是时间造成的陈旧和裂痕,

而是有意为之的工艺美感,

并开创了后世以釉面开片作为瓷器装饰手段的先河。

官窑之前的瓷器开片现象,是胎和釉在烧制过程中,

因为收缩、膨胀系数不一致而导致的釉面出现裂痕的现象。

北宋 官窑粉青贯耳穿带小方壶

在开片作为装饰手段之前,它算作瓷器的瑕疵,

使用者或收藏者极力避免的现象不会被当作美感欣赏,

只不过烧制时出现的开片大多细微,如针如毫,

肉眼凑近了才能发现,远看不明显。

南宋 郊坛下官窑月白海棠式贯耳瓶

南宋 修内司官窑粉青葵花式洗

官窑有意追求开片并引以为美,

肇始于官窑初期对汝窑的模仿。

汝窑的天青色被认为是完美的,

但汝窑釉面的开片现象却比之前的青瓷更加明显和突出,

“蟹爪纹”、“蝉翼纹”、“鱼子纹”等对汝窑开片的描述只是古人的风雅作祟。

南宋官窑粉青釉花觚

对比之前的青瓷就发现,汝窑的开片又大又明显,还遍及全身,

大开片中夹杂小开片,不使用也无妨,

使用过之后,使用痕迹浸透入开片,通体显得破碎。

南宋 修司官窑粉青葵花式盘

接受这种新釉色瓷器,包容它的开片瑕疵,

还是完全不接受,成为了使用者必然面对的选择。

使用者接受了,但仍然追求不开片的完美天青色,

明代《格古要论》的已有“无纹者尤好”的说法。

汝窑的珍贵,让当世人容忍它开片的瑕疵,

而后世则把优点和瑕疵一起接受,统统当作汝窑的美感给予认可。

南宋 修内司官窑灰青钵

官窑初期对汝窑的继承和模仿,把开片这种形式也继承下来,

只是悄然发生了变化:不再执着地追求天青色,而是执着地追求开片。

在釉彩没有大放光彩之前,瓷器的装饰只有在胎和釉两方面下功夫。

在胎上,靠塑、雕、镂、刻、划、贴、印等手段制造纹饰;

在釉上,想方设法改变釉料配方以让釉色变得新颖独特(汝窑钧窑均如此)。

宋官窑青瓷龙纹洗

南宋 修内司官窑灰青划花蟠龙碟

宋官窑青釉龙纹盘

汝窑的开片和被认可,

让官窑制作者看到了有意制造合理控制釉面开片,

把开片作为一种装饰效果的可能性。

南宋 郊坛下官窑灰青牡丹花式杯

于是乎,聪明的窑工们开始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探索试验,

终于使得开片变成一种极致的美感,

成为官窑与众不同的典型特征,并受到当世和后世的追捧和仿造。

官窑的开片到底标准如何?

肉眼所及,开片千姿百态。

有大开片,也有小开片,或大小开片相间,俗称文武片;

南宋 郊坛下官窑天青叶式洗

南宋 郊坛下官窑灰青弦纹奁炉

纹片有疏有密,有深有浅,纵横交错;

有冰裂片,像云母石类,冰糖一般层层而下;

有的像鱼鳞、有的像渔网,开片成倾斜而下,看不到垂直裂纹;

有的开片保持着出窑时的透明状态,未经使用或染色,

有的则刻意染色让纹路更清晰,纹路充满立体感和层次感,但又丝毫不破坏整体观感,让人啧啧称奇。

宋官窑粉青釉葵口盘

官窑开片,行内称之为斜开片,

其主要特征是形态会随着光线入射方向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变化原理在于斜开片把釉层一分为二,

一半形成锐角,另一半形成钝角,

如果转动瓷片,由于光线的入射方向发生改变,

白边的宽度就逐渐变细,当入射光线的方向与斜开片的斜面方向一致时,

白边消失,只看见一条很细的裂纹。

离开锐角的尖端部分,

由于釉层逐渐变厚,故色调呈现正常的青绿色。

这种色调反差产生一种立体感的视觉效果,时现时隐,变化无穷。

宋官窑青瓷琮式瓶

如果釉层再加厚,层次增多,

这种开片纹理更加丰富,变化更加神奇。

宋官窑青釉方花盆

斜开片的形成是一系列工艺因素和外部条件综合影响的结果,

需要通过相当难度的工艺来实现。

哪怕至今,这种工艺也未必得到全部的破解和传承。

官窑与汝窑一样,追求璞玉感,不事雕琢,不求刻绘。

南宋 郊坛下官窑灰青海棠式花插

然而,官窑比起汝窑,静谧的釉色中更加透着流动,

釉色更加多姿,器形古朴典雅,而宛如天成、千变万化的开片,

使得官窑锦上添花,如获鬼斧神工,浑然天成,神奇万千。

南宋 修内司官窑浅青投壶

南宋 修内司官窑粉青八方杯

瓷器的开片,古来有之。

宋之前,钙釉铅釉,均俱开片,浅且薄,无特美。

自宋始,犹如墙上花影动,疑似玉人来。

有影而无踪。

宋代的乳浊厚釉,南北争高,千古独唱。

一时绝技,后世无传。

南宋 修内司官窑月白双莲房水注

北有汝,钧之蓝,南有官,龙之青,即使白定,

五代宋早之透明,至宋晚而成乳白。

偶有开片,深切奇诡,瑰亮如冰,厚重而明澈,

似佛而无面壁之苦,近道而有炼丹之妙。

(文章源自网络 版权属原作者)

温馨说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同类微信公众号转载本部发布文章,敬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0)

相关推荐

  • 官窑哥窑新论之二十二 到底是亲兄弟、表兄弟,还是江湖兄弟? ——宋代官窑和哥窑瓷器再探讨

    (二)道家清味 鲁迅先生在其1918年8月20日写给同乡好友许寿裳的书信中:"前曾言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此说近颇广行.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宋朝就是一个非常推崇道教的朝 ...

  • 汝窑虽贵,但莫要过分神化!

    南宋人周辉的<清波杂志>云:"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说明了汝窑是属于选贡瓷,它是可民可官的,优质的由官府进贡宫廷,落选的可以在民 ...

  • 宋代官窑瓷的特征和鉴别方法(图)

    南宋官窑瓷的釉色(釉色是官窑瓷器技术和艺术上的最高追求) A.主要是粉青色(极浅的蓝绿色).天青,也有以月白.米黄.油灰.灰色.绿色.黄绿色色调.色取粉青为上,月白次之,油灰色之下.色青带粉红. B. ...

  • 宋代官窑瓷

    宋官窑的典型特征是迷幻,冥炫的釉色. 官窑的釉色不像汝窑那样具有恒定的标准和统一性,天青釉色在早期官窑中隐约可见. 南宋 修内司官窑粉青菱花式盘但后来逐渐摆脱汝窑的影响,器形不断增加,釉色也变得更加& ...

  • 宋代官窑瓷的特征和鉴别方法

    南宋官窑瓷的釉色(釉色是官窑瓷器技术和艺术上的最高追求) A.主要是粉青色(极浅的蓝绿色).天青,也有以月白.米黄.油灰.灰色.绿色.黄绿色色调.色取粉青为上,月白次之,油灰色之下.色青带粉红. B. ...

  • 宋代官窑瓷馆藏欣赏,民间高手也能寻到真品~

    点击名片快速关注:<收藏大纵横> 收藏大纵横 原来的<收藏大内参>,尽量多给藏友一些收藏参考! 12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官窑属于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 ...

  • 台北故宫的宋代官窑瓷(高清细节图)

    乾隆皇帝的御制诗中,常以「少贵似晨星」.「晨星真可贵」等,形容文物的珍贵稀有.尤其有「赵宋官窑晨星看」一句,可知乾隆皇帝珍视如宝贝的文物正是宋朝官窑瓷器. 所谓宋朝官窑,藉由文献的记载,可知是指北宋官 ...

  • 绝世珍瓷:宋代官窑的唯美开片

    宋官窑的典型特征是迷幻,冥炫的釉色.官窑的釉色不像汝窑那样具有恒定的标准和统一性,天青釉色在早期官窑中隐约可见,但后来逐渐摆脱汝窑的影响,器形不断增加,釉色也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

  • 宋代官窑灰青釉瓷

    官窑造型单纯.简练.求正不求奇,线形不张不驰,对形式美法则的控制非常讲究. 从比例.尺度.均衡.韵律等方面反复推敲,让人感觉到一种毫不张扬的.含蓄典雅的.静态的.内在的美,对器形的任何一点改动似乎都会 ...

  • 宋代官窑瓷器浅探

    目前,在瓷器的鉴定和认识上存在着一些误区,很多人以仿品的多和真品的少来断定民间不可能有真正的元青花.宋代的官窑.宋代的汝窑瓷器:这显然是不科学的.不合理的.很武断的. 那么,如何科学鉴定一件瓷器的新. ...

  • 宋代官窑~大开门宋代官窑瓷器鉴赏!玛瑙入...

    宋代官窑-大开门宋代官窑瓷器鉴赏!玛瑙入釉.无论微观还是宏观的老化都非常的开门:多次开片.胎釉莹润如玉宝光笼罩!#瓷器# #收藏# #我要上微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