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善读27:陈涉

文言善读27

陈涉

一、故事新编

113、质

屈原借《离骚》“唯昭质(   )其犹未亏”表忠,而秦使离间计,令人厚币委质( )事楚,使楚太子赴秦为质(   )。屈原力谏,而子兰肉袒伏斧质(   )请罪于楚王,谗之。楚王怒,质(   )屈原,后逐于江滨。此地有蛇,黑质(   )而白章,屈原以之为药,医百姓之患。

屈原借《离骚》“唯昭质(本质)其犹未亏”表忠,而秦使离间计,令人厚币委质(通“贽”,见面礼)事楚,使楚太子赴秦为质(人质)。屈原力谏,而子兰肉袒伏斧质(杀人时作垫用的砧板)请罪于楚王,谗之。楚王怒,质(质问)屈原,后逐于江滨。此地有蛇,黑质(质地,底子)而白章,屈原以之为药,医百姓之患。

114、治

曹操有疾,久治(   )不愈。受人诟病,因其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刘备等共治(   )之,于危急之中以义治(   )天下,以求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

曹操有疾,久治(医治)不愈。受人诟病,因其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刘备等共治(对付)之,于危急之中以义治(治理)天下,以求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与“乱”相对,特指国家治理得好,安定太平)。

115、诸

智叟见愚公一家人搬山,将石投诸(   )渤海之尾叹道:“诸(   )人不惠,如此之法,何日成功?” 子闻诸(   ) ?

智叟见愚公一家人搬山,将石投诸〔 兼词,相当于“之于, )渤海之尾,叹道:“诸(众多,各)人不惠,如此之法,何日成功?"子闻诸(兼词,“之乎”) ?

116、 贼

三国时期,曹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     )也。孙权乃阴令部属为贼(   )使于操,未果。后权思虑兴国之事,以为国内淫侈之俗是天下之大贼(   )也,改之。百姓不解,仍有盗贼(   )。权使人捕而诛之。

三国时期,曹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敌人)也。孙权乃阴令部属为贼(刺客)使于操,未果。后权思虑兴国之事,以为国内淫侈之俗是天下之大贼(害,祸害)也,改之。百姓不解,仍有盗贼(强盗)。权使人捕而诛之。

117、 族

西楚霸王率精兵杀入咸阳, 后放火 , 琼楼玉宇皆为尘土, 名门望族(      )不敢言,士大夫之族(     )俯首称臣。秦人统一六国,终为楚人族(   )。

西楚霸王率精兵杀入咸阳,后放火,琼楼玉宇皆为尘土,名门望族(家族)不敢言,士大夫之族(类,辈)俯首称臣。秦人统一六国,终为楚人族(灭族)。

二、追本溯源

113  

【本义】拿物品做抵押——抵押品。

【经典文言】惟大辟无所要,然犹质其首(拿人头做抵押)。(方苞《狱中杂记》)

【引申义】(一)

1.古代各诸侯国之间常用人质做信用保证——人质。

【经典文言】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2.抵押品价值如何关键在于其——质地、本质、实体、底子。

【成语举例】蜕化变质——蕙心兰质——文质彬彬——金相玉质

【成语例释】文质彬彬;文:文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〇羊质虎皮: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〇蕙心兰质:蕙、兰:都是香草名。蕙草样的心地,兰花似的本质。比喻女子心地纯洁,性格高雅。

【经典文言】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柳宗元《捕蛇者说》) 〇形者神之质。   (范缜《神灭论》)

3.底子的作用是使物品附着在上面——箭靶、(杀犯人时的)垫板。

【经典文言】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   (《荀子·劝学》) 〇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东西的本质一般缺乏装饰——朴实、没有文采。

【经典文言】好质而恶饰。 (《韩非子·解老》)

5.询问出对方虚假外表下的实质想法——质问、问。

【成语例释】质疑问难:质疑:请人解答疑难;癌难:对于疑问反复讨论、分析或辩论。提出疑难,请教别人或一起讨论。

【经典文言】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引申义】(二)送上抵押品是为了表示诚意,拜见尊长送上礼物也是为了表示诚意——(拜见尊长时的)礼物、礼品。

【经典文言】厚币委质事楚。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14  

【本义】(左面形旁)像一条流淌的小河——古代河水名。

【引申义】

1.河水泛滥时需要——治理、管理。

【成语举例】安邦治国——平治天下——齐家治国

结绳而治:原指上古没有文字,用结绳记事的方法治理天下。后也指社会清平,不用法律治国的空想。〇平治天下:平:平定;天下:指全中国。治理国家,使天下太平。〇齐家治国:整治家庭和治理国家。

【经典文言】尧求能治水者。   (司马迁《史记·夏本纪》) 〇故治国无法则乱。     (《吕氏春秋·察今》)

2.治理国家需要惩处违法者——惩处、整治、对付。

【成语例释】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就用那个人对付别人的办法返回来对付那个人自己。

【经典文言】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司马光《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〇不效,则治臣之罪。   (诸葛亮《出师表》)

3.人的身体出了毛病需要——医治。

【成语举例】不治之症治病救人

【经典文言】君有疾在腠理,不治恐将深。   (《韩非子·喻老》)

4.用心用力才能将——国家治理得好、太平(与“乱”相对)。

【成语举例】长治久安——无为而治

【成语例释】垂拱而治:垂拱:垂衣拱手,形容毫不费力;治:平安。古时比喻统治者不做什么使使天下太平。多用作称颂帝王无为而治。〇励精图治: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

【经典文言】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也。    (《易·系辞下》)

115  

【本义】众多人在一起辩论——辩论。

【引申义】

1.人多了才能辩论——众多、各个。

【成语举例】诸子百家——诸如此类

【成语例释】诸恶莫作:诸恶:各种坏事。佛家语,凡是坏事都不要做。旧时用以劝人行善。〇衮衮诸公:衮衮:相继不绝。旧指身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僚们。

【经典文言】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者,惟此生耳。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2.辩论中语速加快,两词合二为一——兼词,相当于“之于”。

【成语举例】付诸东流——如运诸掌——公诸同好

【成语例释】置诸高阁: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〇 投诸四裔:比喻流放到边远的地区。〇反求诸己:求:追究,寻求;诸:“之于”的合成词。反过来追究自己。指从自己方面找原因。

【经典文言】投诸渤海之尾。   (《列子-愚公移山》) 〇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觳之站》)

3.辩论中时常有所疑问——兼词,相当于“之乎”。

【经典文言】不识有诸?   (《孟子·梁惠王上》)

116  

【本义】手拿武器伤害别人——伤害、杀害

【成语例释】独夫民贼:独夫:暴虐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民贼:残害人民的坏家伙。指对国家人民有严重罪行的、残暴的统治者。

【经典文言】是贼天下之人也。   (《墨子·非儒》)

【引申义】

1.用武器伤害别人的人——杀人者、强盗、敌人、坏人。

【成语举例】贼喊捉贼——做贼心虚——认贼作父——擒贼先擒王

【成语例释】认贼作父:把仇敌当作父亲。比喻甘心卖身投靠敌人。〇乱臣贼子:乱臣:叛乱之臣;贼子:忤逆之子。旧指不守君臣、父子之道的人。后泛指心怀异志的人。

【经典文言】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   (柳宗元《童区寄传》) 〇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     (司马光《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2.强盗横行是国家的——祸害、祸患。

【经典文言】淫侈之风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     (贾谊《论积贮疏》)

3.强盗的性情——狠毒。

【经典文言】固贼戾之士。   (高启《书博鸡者事》)

117.

【本义】(形体是旗帜和弓箭)古代部族聚集在一起,树立旗帜区别于别族,准备弓箭以自卫——群居的部落、部族。

【引申义】(一)

1.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常聚居在一起—一家族、同姓的亲属.

【成语例释】非我族类:族类:同族的人。指不是跟自己一条心的人。

【经典文言】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贾谊《过秦论》)

2.同一家族的人因有相同的体质或性格特点而形成一个——类、种类。

【经典文言】士大夫之族,日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韩愈《师说》)

3.古代对严重触犯刑律的人株连三族或九族——灭族。

【经典文言】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杜牧《阿房宫赋》) 〇胡亥任赵高而族李斯。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引申义】(二)

1.同一部族的人——聚结(在一起)、聚结的地方。

【经典文言】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   (《庄子·庖丁解牛》)

2.人群聚集后人们显得——众多、一般、普通的。

【经典文言】族庖月更刀。   (《庄子·庖丁解牛》)

三、经典人物

陈涉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到)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你)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涉起蕲,至入陈,兵数万。张耳、陈馀上谒陈涉。涉及左右生平数闻张耳、陈馀贤,未尝见,见即大喜。

  陈中豪杰父老乃说陈涉曰:“将军身被坚执锐(被:同“披”穿或披在身上。坚:坚固的铠甲。锐:锐利的兵器。),率士卒以诛暴秦,复立楚社稷,存亡断绝(使灭亡的国家复存,并使断绝的子嗣得续),功德宜为王。且夫监临天下诸将,不为王不可,愿将军立为楚王也。”陈涉问此两人,两人对曰:“夫秦为无道,破人国家,灭人社稷,绝人后世,罢(pí:使……疲困,劳乏)百姓之力,尽百姓之财。将军瞋目张胆,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为天下除残也。今始至陈而王之,示天下私。愿将军毋王,急引兵而西,遣人立六国后,自为树党,为秦益(增加)敌也。敌多则力分,与(参与的)众则兵强。如此野无交兵,县无守城,诛暴秦,据咸阳以令诸侯。诸侯亡而得立,以德服之,如此则帝业成矣。今独王陈,恐天下解(瓦解、懈怠)也。”陈涉不听,遂立为王。

  陈馀乃复说陈王曰:“大王举梁、楚而西,务在入关,未及收河北也。臣尝游赵,知其豪杰及地形,愿请奇兵北略(进攻)赵地。”于是陈王以故所善陈人武臣为将军,邵骚为护军,以张耳、陈馀为左右校尉,予卒三千人,北略赵地。

武臣等从白马渡河,至诸县,说其豪杰曰:“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害)天下,数十年矣。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敝,头会箕敛(按人头向官府交纳粮食,用簸箕收敛;言赋税之重),以供军费,财匮力尽,民不聊生。重之以苛法峻刑,使天下父子不相安。陈王奋臂为天下倡始,王楚之地,方二千里,莫不响应,家自为怒,人自为斗,各报其怨而攻其雠,县杀其令丞,郡杀其守尉。今已张大楚,王陈,使吴广、周文将卒百万西击秦。于此时而不成封侯之业者,非人豪也。诸君试相与计之!夫天下同心而苦秦久矣。因天下之力而攻无道之君,报父兄之怨而成割地有土之业,此士之一时也。”豪桀皆然其言。乃行收兵,得数万人,号武臣为武信君。下(攻占,降服)赵十城,余皆城守,莫肯下。

【附注】《过秦论》(贾谊)然陈涉甕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材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硃、猗顿之富也。蹑足行伍之间,俯仰仟佰之中,率罢散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会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0)

相关推荐

  • 文言之成语学习解析及练习!

    文言之成语学习解析及练习!

  • 330.新书推荐:高中生文言精解一本通

    330.新书推荐:高中生文言精解一本通 杜若东◉著 温馨提示:请使用本公众号左下侧精选菜单中的号内搜功能,搜索你感兴趣的文章. 本文约10200字. 在这里郑重向大家推荐我的一本原创书.    本书是 ...

  • 文言善读1:黄帝

    文言善读1 黄帝 一.故事新编 1.爱 楚人爱(   )其子,虽爱(   )钱财,于其子之求而无不应.其子成人,有陶氏之风独爱(   )菊,众人爱(   )其高洁,称之.约其茶亭见之,爱(     ) ...

  • 文言善读2:帝喾

    文言善读2 帝喾 一.故事新编 5.  本 柳宗元本(   )求宦达,而谪柳州:近自然,植木本(   ),反其本(   )也:多有所得.后人将其所述辑成多本(   ),即今日所见本(   ),以本(  ...

  • 文言善读3:唐尧

    文言善读3 唐尧 一.故事新编 9.察 郡守察[     )李密孝德之事,告于帝,左右以为不能察(    ),然帝以为李密品之察察(    ),乃众人之范,于是令其郡守察(   )孝廉,足见帝之察(  ...

  • 文言善读4:虞舜

    文言善读4 虞舜 一.故事新编 14.除 荆轲以义闻天下,燕太子使人召之.荆轲始不愿,太子以诚待,三顾其舍,亲除(      )其东屋之除[   )尘,引荆轲之车,荆轲感之应允,与太子归.太子除(   ...

  • 文言善读5:庄子

    文言善读5 庄子 一.故事新编 18.当 李斯为秦相,当(    )政.当(   )是时,敌虎视秦,李斯令将当(    )关隘,敌临,守将退之,按律当(      )死.李斯念其功,以功当(      ...

  • 文言善读6:伯夷、叔齐

    文言善读6 伯夷.叔齐 一.故事新编 21.度 宋妻往市买鞋,途遇小涧,一跃度(   )之,至市方知忘度(   ),徘徊几度(   )欲反,度(   )之再三,则度(   )其夫脚之大小,未成.反家, ...

  • 文言善读7:孔子

    文言善读7 孔子 一.故事新编 25.盖 姚鼐游泰山,路有树,枝枝相覆盖(     ),其叶如盖(   ).登之愈难,忆项羽气盖( )世,又登之.见一古物, 其文如新无损,盖(     )古人遗之. ...

  • 文言善读8:孙武

    一.故事新编 29. 归 曹操进犯孙吴,而此时大小乔来归(      ),周瑜雄姿英发, 且吕蒙既归(    ),使江东之属归(     )之,孙权兵强马壮,曰:"吾纳贤进士,必胜之.&qu ...

  • 文言善读9:子产

    文言善读9 子产 一.故事新编 33.恨 刘兰芝与焦仲卿相爱,为焦母所拆,别时真乃"生人作死别,恨( )恨那可论",此恨( )绵绵亦无所释.世人惜之也. 恨刘兰芝与焦仲卿相爱,为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