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名刹——茅山景德禅寺
茅山景德禅寺江淮名刹 千年风云三茅炼道
《茅山志》书影
兴化茅山,亦称北茅山,是里下河水网平原地区唯一的一座自然形成的山丘。据《扬州府志》记载,这条山脉,“上自凤(阳)滁(州)”,过六合仪征,至扬州蜀岗后,“其脉曲而微”,引伸至东北,兀起而成茅山。水土肥沃,孕育了古老的文明,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清代乾隆三十五年(1770),以考证考据闻名天下的扬州学派代表人物任大椿(1738-1789)在《过茅山碑记》中断言“北茅山为三茅真君初炼道之地”。三茅即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为西汉景帝(公元前156-141)时期早期道教重要人物。三茅于海滨之地的北茅山炼丹修道、采药济民,后因江南句曲山一带瘟疫流行,三茅遂往江南。从此大江南北皆有茅山。为示区别,分别称为南、北茅山。北茅山三茅结庵修炼之所以被后人改为“三茅真君观”,《茅山志》所云“古有道观”即源于此。三茅观原建于朝南山坡,北宋改建佛寺后,移于后侧,至乾隆六年(1741)释必谨移之山巅。乾隆二十三年(1758)、同治三年(1864)及光绪二十八年(1902),先后由文芳大和尚、德参大和尚和相周大和尚重修,同时配以伽蓝、灵官、财神、启圣等配殿。香火不断,羽士常拜。传云,三茅之一的茅盈即为东岳大帝的原型,因而元明之际于茅山东侧启建天齐(东岳)庙,并于每年农历三月十八(茅盈诞辰)举办声势浩大的东岳庙会,用以纪念三茅,传习至今。2010年庙会参会达十万之众,龙腾旌旗,鼓乐伞盖,香烟十里。茅山,作为三茅真君最初炼丹仙鼎之境,紫气霞光,福泽延绵,因此称为“吉祥茅山,福祉茅山”。德净开山
1962年作为摄影背景的景德禅寺唐末藩政割据,军阀混战,淮南之地饱受蹂躏。扬行密割据扬州后,进入五代,在短短的50余年中(907-960),茅山一带政权更迭,先后历经扬吴、南唐、后周,直至北宋,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特别在后周显德年间(954-959),后周殿前都检点赵匡胤与柴世宗分兵攻伐南唐江北十四州,赵匡胤攻占泰州后,挥师北进与柴世宗合兵攻击楚州(今淮安),途经茅山,驻师山上。大军去后,道观颓圯,羽士四散,一片荒凉,唯有山泉汩汩,古木萧萧。进入北宋以后,由于大一统局面形成,农耕经济逐渐恢复。历经太祖、太宗惨淡经营,真宗时已呈盛世景象。茅山地势高敞,水气充沛,加之灵气氤氲,兵刀过后,人们整重家园,到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已是繁华如锦。其时山岗耸峙,郁郁葱葱,山下溪河如带,平陌之间,山歌互答。在破败的道观中,香火又起。到了景德初年(公元1004),一位叫德净的禅宗大德卓锡茅山,见霞光四射,古泉喷发,遂发大宏愿,启建佛寺。至景德四年(1007),佛寺建成,即上书朝廷,请求封号。宋真宗遂以当时皇家年号赐名为“景德禅寺”。这是全国唯一的一座以皇帝年号敕建的佛教寺院,同时赐以相同名号的仅有江西景德镇,那是由于景德官窑专门制作影青官瓷贡品而得名。茅山景德禅寺自公元1007年创立起便为皇家香火,非同一般。茅山景德禅寺的开山祖师德净大和尚亦非等闲,乃禅宗高僧道源座下大弟子,曾协助道源纂修《景德传灯录》。《景德传灯录》录佛教释迦牟尼在内的七佛起到北宋景德年间以前历代僧禅1701人,附有《语录》者951人。此后到南宋间普济大和尚又集《景德传灯录》、《天圣广灯录》、《建中靖国广灯录》、《联灯会要》、《嘉泰普灯录》为《五灯会元》。录佛教七佛起到南宋禅宗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及黄龙、扬歧等五宗七派各脉名僧,并云,“以法传人,譬如传灯”。作为传灯分照的茅山景德禅寺开山祖师德净大和尚名列其中。自德净起,茅山景德禅寺薪火相传,代代明灯,洞明天地幽冥,佛光普照,福佑世代斯民。五贤聚首
富弼(1004-1083),字彦国。北宋至和二年官至宰相,封郑国公,谥文忠。富弼本河南洛阳人,20岁那年(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随父来到泰州。其时茅山隶属海陵(今泰州),自景德四年(1007)奉旨敕建佛寺,至天圣元年(1023),规模大兴,山上殿阁相望,山下溪河横流,因有“小蓬莱”之称。富弼爱其地清静,遂寓景德禅寺东廊潜心苦读。年轻的富弼在茅山度过三年寒窗生涯,所谓地灵人杰,终于学成而仕。从此便有“人文有富弼,山水小蓬莱”的寺联。到了北宋后期,又一位历史名人来到茅山寄寓寺中,读书三年。此人名韩驹,字子苍,江西人。自布衣起即有才名,吕居仁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图。方志载:“(韩驹)游泰州,寓茅山景德禅院富文忠公读书处”、“政和初除正字,终徽猷阁侍制”。富弼在茅山景德禅寺读书时,海陵人周孟阳、胡瑗亦常造访茅山,与富弼结下莫逆之交。他们登山巅、谒佛座、品文章、论天下,各抒壮志。离开茅山后,纷纷登入仕途,成为北宋政坛上炙手可热的人物。周孟阳官至内阁侍制,胡瑗则成为北宋历史上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其时范仲淹(989-1052)以西溪盐监知兴化县事,滕宗谅(子京)任泰州从事,两人亦常泛舟茅山,见富弼等三人吟啸东廊,不禁叹为“王佐才也”。后来富弼在《祭范文正公文》中回忆道:“某昔初冠,识公海陵,顾我誉我,谓必有成。”另在《范纯佑墓志铭》中亦说:“仆天圣初,始识范文正公于海陵”,当时茅山隶属海陵(泰州),交于茅山即交于海陵。为怀念富弼、范仲淹、滕子京、胡瑗和周孟阳这段不寻常的交往,遂于茅山景德禅寺立“五贤祠”。《五贤聚首茅山》玄度开法茅山因山成寺,因寺兴镇,自仙训以来,“地方大兴”(《茅山志》),每年正月初一至四月初八皆为香期,日日梵音嘹亮,香烟弥漫,香船如蚁,香客如潮。其中又有清明会船,三月庙会,田间号歌不歇,真所谓海天佛国。然自明末清初兵刀兵燹,殿宇又遭一劫。到清代雍正二年(1724),为振兴古寺,十方施主、地方名望齐往扬州福严庵,恭请海内高僧济生大和尚来茅山弘法。济生和尚字玄(元)度,即歙县王尊素,清初著名才子,受父兄气节熏陶,不仕清朝。镇日诗酒恢谐,放浪形骸,诗词书法名著江南。后皈依问道,依山翁大和尚于静慧院。雍正二年济生元度欣然而往茅山景德禅寺,扬州福严交其徒超宗成智和尚。自此,茅山遂为国师嫡传,法派传承,济生成茅山开法第一祖师。济生“来山一二载,殿宇修理一新,法律整齐,改为法场”(《茅山志·山僧志第六》)。济生善书能诗,书法潇洒飘逸,世人视为珙壁。其诗寓意深刻,诗中有禅,禅以诗示。于茅山著成《阅藏随笔》,《济生语录》等。自茅山开法,至民国十年密海大和尚卓锡,200年间,以法传灯,代有高僧,共传十三世。古泉灵光
唐井抗日战争以前,茅山景德禅寺依山而筑,层层迭起,飞檐斗角、金碧辉煌。山下溪河环绕,山上古木森天。从山前看为寺裹山,从山后看如山裹寺。在中轴大雄宝殿戒台前的西南隅有一座古井,清澈明亮,灵光四射。井上有亭,亭中有碑,称为“唐井”。《扬州府志》、《泰州志》及《茅山志》皆载这座唐井为“唐明皇时所凿”,亦即唐代开元盛世(731-741)之际。其时茅山一带人烟稠密,农耕经济发达,加之唐玄宗与其高祖一样尊崇道教,规定了崇礼醮祭制度,创立国立道教学校,继续立道教为国教,并且组织道教学者纂修成我国第一部道藏——开元道藏,从而形成了唐代道教的全盛时期。道教茅山宗影响日盛,并逐渐与正一派、灵宝斋派融合。因此早先的三茅真君观得以扩而葺之,蔚成规模,成为江北地区重要的道教活动场所。在扩建三茅真君道观的过程中,原先三茅兄弟用以调药炼丹的那股山泉被砌成泉井,泉井上小下广,内壁呈葫芦状,蕴含了道教的理念。后至宋代,又于井口上置以八角形火烧石井栏,既表明道教八卦学说,又暗示道教金丹术由外丹向内丹发展的历史,这个发展的过程吸收了佛教禅宗的理论。因此,这座井也是北茅山由道观向禅宗佛寺转化的历史见证。在这座主井以外,还曾开凿过四座辅井,分别在山南坡下。历经千年变迁,古井多次重修,《茅山志》载:“(清)乾隆间释碧潭重甃。”重修之井,仍呈葫芦形,内壁为白砂石,如石块凿成。至井底深达两丈有余,井底呈圆形,为砂石,砂石上以小瓦竖戳排列,严丝合缝。上铺神木,三眼清泉汩汩而涌。后至民国三十三年,因抗日战争的需要,拆毁部分殿宇,为保护古井不受虏寇凌辱破坏,遂以瓦砾填实,新中国成立后重新浚出。清泉喷射,虽大旱不竭,水色透明,甘冽清凉,称为“神井”,又视为茅山福泽源头。《茅山志》云,“井为五祀之一,久而不塞者,古尤有之。若盘庚五迁其都,社稷宗庙尚毁,其旧而独井不可塞”。不可塞者,是为留下清水源头,以利泽千秋万代。因此,茅山唐井古有赞云:海滨之地,淮南之州,偏息之场。上绕滁凤,古之蜀岗;地连吴楚,浸截淮江。爱尔土地,防民之殃。于今立绩,千古吉祥。紫石题诗韩国钧(1857-1942),号紫石,江苏海安人,民国期间的政治家、诗书家。早期曾出任江苏省省长和代理督军,在当时党政要人和上中层人士中威望甚高。抗战爆发后,他坚持气节,以80高龄投身抗日大业,反对摩擦内战。韩国钧(紫石)门生故旧满天下,他的佛门挚友当数茅山景德禅寺的密海大和尚,他曾多次驾舟造访茅山,先后三次留下墨宝。第一次是在抗战初期的民国二十七年,他受密海之邀参加山寺举行的护国大法会水陆道场。期间举行袁承业逝世十周年的超度仪式,他为这位昔日好友、《茅山志》的撰者亲笔题下了《登茅山古寺忆伯勤弟》。第二次是在民国二十九年夏秋之季。这年9月以他为首在海安召开了由江北知名人士如朱履先、季方、黄逸峰、胡显伯、黄辟尘等及八县民众代表参加的“停止苏北内战、一致团结抗日协商会议”,号召团结抗侮,反对内战摩擦。唯兴化(古称昭阳)韩德勤无有回音,紫石老人心急如焚,买舟北上。途经茅山,拜谒密海长老。密海与紫石执手登山,一齐攀上高耸的藏经楼,面对山河残缺,两位老人长吁短叹。紫石老人想起传说中当年乾隆皇帝海晏河清之时登茅山藏经楼的那首欢乐安逸的诗:日暮穹苍风急还,月明溪水见青山。琼楼玉宇神仙境,陆上蓬莱待朕攀。推窗再看大江南北,一片糜烂,不觉悲愤至极,取来文房四宝,一腔忧愤之气溢于纸上:《登茅山藏经楼》离乡避乱登山楼,敌践河山实可忧。默默蒋圌江畔泣,滔滔江河水咽流。联盟抗日堪称范,分道扬镳自掘丘。同室操戈仇者快,昭阳拟赴嘱回头。第二日天明,急登舟扬帆北上兴化(昭阳),力劝韩主席联盟抗日,停止摩擦。然而事与愿违。同年九、十月间,韩德勤调配大军对新四军根据地泰兴黄桥实施围剿,扬言一举荡平,将新四军赶下长江。这年10月2日,紫石老人再次以衰老之躯赶往茅山,在藏经楼秘密面唔李明扬将军,力劝李明扬不打内战。李明扬将军慨然承诺,表明与新四军唇亡齿寒,一致对外。紫石老人欣然微笑。但当他听说韩德勤嫡系69军、独立6旅已展开对黄桥包围之势后,不觉老泪纵横,与密海上人相对垂泪。再次索笔题下五言律诗四首。这四首诗被随行的江苏省扬州中学临时中学校长朱仲英所得,并印发给敌后师生,作为抗战教材。古寺湮灭
寺庙古钟1944年11月12日,为防止日伪占山寺为据点,茅山区区长金佩南集合兵民上山拆寺。拆除藏经楼、地藏楼、大悲楼、三茅殿、四配殿、复庆堂、山神祠、念佛堂、天王殿等近百间,205间丛林古刹仅余其半。第二天,军民上山将瓦砾残砖抛入山漕。方丈大根心疼流泪,双手合十,浑身颤抖。密海禅定,喃喃道:“金瓯尚且残破,况一萧寺?佛家有舍身之德,就让这座佛寺替天行道吧!”区长金佩南动情地说:“为了民族解放,我们拆除了这座千年古寺,等到全国解放,我们一定重建一座更加壮丽的景德禅寺!”1948年1月,趁还乡团撤离茅山,游击区军民上山锯树,银杏、古柏、皂荚都是数人合抱、高达云霄的千年神木,一一放倒,送到后方小顾庄枪械所,制作枪托和榴弹柄。硝烟散去以后,僧侣流散,残寺改作粮库。1955年山东南颖瑞堂和武庙改作国营米厂。紧接着大跃进,1958年茅山成为人民公社的试点,浮夸风阵阵紧起,是年拆迎山桥和照壁,填平溪河,建山前街。1965年,粮库拆除山门改门市部,米厂拆颖瑞堂,关帝殿改作仓库和大门。到了狂热的1968年,粮库米厂的“造反派”高呼“造反有理”的口号,拆除了载有千年辉煌、书写着宋代德净、明代仙训、清代玄度、近代密海丰功伟绩的大雄宝殿。茅山镇的群众代表冒着坐牢批斗的危险请愿、制止,但无济于事。那些厚重的木料一部分被送到兴化粮食局器材库,一部分被茅山粮库使用,还有一些被造反派头头占为己有。到1973年春,“革命者”突发奇想,以为山内藏有珍宝,于是齐读伟人《愚公移山》,组织民工,发扬愚公“挖山不止”的革命精神,日夜凿山运土,仅两个月时间,将一座灵气十足的茅山挖成平地。这一挖一运,所有宋明砖瓦、历代高僧墓塔、苔藓碑石文献一皆失去踪迹。盛世重光
古寺石碑公元1007年,宋代德净禅师奉敕以皇帝年号开创北茅山“景德禅寺”。公元1407年,明代国师仙训奉旨扩建为“敕赐景德至化禅寺”。公元1937年,茅山建佛学院,造就大批僧彦。公元1947年,战火纷飞,古寺遭受兵燹。公元1967年,神州浩劫,残殿被毁,山丘即将遭掘。公元2007年,历史终于进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盛世。盛世修庙被提上了议事日程。这一年,恰巧是景德禅寺建寺的千禧年,茅山镇党委、政府邀请专家、学者召开了“茅山特色文化研讨会”。与会者一致认为茅山特色文化主要表现为民俗文化(茅山号子、清明会船、三月庙会)和宗教文化(道教、佛教)。而千年古寺正是这两种文化的源头和载体。时任广州亚洲国际大酒店董事长兼总经理、广东商会会长的后兆明先生,是一位从茅山走出去的成功人士,他怀着爱国爱乡的情结,年轻时就曾发下宏愿:抢救文化遗产,恢复茅山古寺。早在2003年,他礼请国内外的高僧、活佛、道教大师到茅山实地考察,多次飞往江苏常州、扬州、镇江晋谒高僧,探求古寺重光的具体方案。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松纯大和尚终于从常州天宁寺世界第一宝塔中飞锡茅山,他回忆当年年轻时参禅茅山的情景,看到眼前的一片遗址,深情地说:“脚下无山,心中有寺,茅山最棒!”他建言,整体规划形成以后,先建卧佛殿。他将一尊缅甸玉雕卧佛赠至茅山,作为古寺重光的起点。他说,战争和“文革”使千年古刹遭劫,正如同我佛涅槃一般,脱去肉胎,升成正果。卧佛安于茅山,意义深远,他祝愿茅山古镇和江淮大地如涅槃后的凤凰,再显神威。
策划 成爱君 朱行义撰稿 郭保康图片 后兆朋 翟文捷郭子林 叶智敏资料 夏红卫 吴庆枫茅山镇政府
关注水乡茅山,传播家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