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写了首《定风波》,被晏殊嘲讽太俗气,却流传至今成为经典
2021-01-27 08:07
华人号:中国文化
柳永,各大青楼会所的 VIP 会员拥有者。你说他词写得好,但全部写给了歌姬。就算自己再才华横溢,那也不过是一个风流不羁的浪子。你以为他这一辈子很潇洒吗?实际上也是一个人郁闷的大叔。
曾经一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让很多人记住了他的名字。没想到也正是这首词,彻底断送了自己的科举生涯。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他,那就是“成也词,败也词”,这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他出生在一个宦官之家,从小也是有着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十五岁的时就饱读诗书,有经世致用之志。可命运终究不给他机会,满腹才华却屡试不中。在他18岁的时候,他决定进京参加科举。为了求得达官显贵的赏识,柳永先是到杭州待了两年。
可他在接下来的赴京过程中,他先后路过了苏州、扬州等地。这些地方山清水秀、灯红酒绿的生活,也让这位初出茅庐的才子再难挪脚。如果自己在这时短暂停留,那也不至于落得后来的下场,因为他在这里停了将近六年。
在公元1008年,柳永开始着手准备自己的科举考试。恃才傲物的他没想到自己会落榜,心里还满是愤懑。这是什么原因?我的才华不够?随即也是写下了那首非常有名的《鹤冲天·黄金榜上》,全诗只是一个“傲”。
或许他写这首诗也只是发发牢骚,毕竟自己以为把握十足的事情以失败告终。没想到在第二年再参加科举的时候,被皇帝直接划去了名字。因为皇帝看到“柳永”这两个字时,脑海中浮现的就是《鹤冲天·黄金榜上》这首诗。
其中有一句“且去浅吟低唱,何要浮名”表面是在写傲,实则也是在说自己根本不在乎这样的“浮名”。皇帝此次的行为也是直接断掉了柳永的致仕之路,毕竟这是被皇帝亲自划掉的名字,谁还敢再往上写呢?
随后他也是开启了四处流落之旅,但他始终告别不了青楼这个地方。在公元1034年,朝廷放宽了参加科举考试人员的限制,柳永也不负众望在第一年就高中进士。此时的他虽然踏入仕途,但自己的雄心壮志基本上也已经磨平,因为已经50岁的年纪。
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来到这个位置,他还是希望自己在政治上有所建树。随后拜访了当时的宰相晏殊,他认为二者都是写词之人,或许在某个地方还是有着惺惺相惜之处,没想到迎来的是对方的打击。
“我虽然也写词,但我写的是情词,我写不出你那般杰作”,这也很明显在拒绝他。我们不是同一路人,你该干什么干什么吧。柳永见状也没有多问什么,直接告退。因为他在见晏殊之前写过一首词叫《定风波》: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入春以来,见到那绿叶红花也像是带着愁苦,我这一寸芳心越显得百无聊赖。这女子到底是怎么了?引来了很多人的好奇。后半部分是写这名女子对爱情的设想,当初就应该把情郎的鞍马锁起,不应该让他离去,内心十分的悔恨。
名义上为代言诗,实则是借用良家妇女的口吻来诉说自己内心的痛苦。但忽略不了一点就是他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这些歌姬们的同情。这在晏殊眼里或许是“庸俗”的代名词,并不是当时他们推崇的风格,自然也是回绝了他。
不过在品史君看来,这才是真正的民间词。没有借用任何传统的手法,直接书写自己内心的感叹,在赤裸无疑的同时更是内心感情的强烈奔放。虽然在当时被贬低,但并不这首词的水平,现在也成为了人们经常吟诵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