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向阀可靠性的因素分析(1)
1 案例1
某热力发电厂2#机组汽轮机运行人员做高压调速油泵试验,启动后检查各设备和各仪表指示均正常。于是关该泵的出口门并切除联锁后停泵。在该泵停后的瞬间声光报警信号指示“调速油压低”,运行人员立即重启动高压调速油泵时,“安全油压低”,“一次油压低”,“二次油压低”光字报警信号相继报警指示。同时自动主汽门关闭,发电机解列,停炉保护动作。造成直接损失:电量120,000kWh,燃油2.3t。以及大量的汽水损失等。
事件发生后对整个机组的液压调速系统分析检查,得出:
由于排油滑阀卡阻,无法复位,使汽轮机的调节系统的调速油通过该滑阀泄油,使调速油压下降,调速油压下降后造成调速系统安全油压下降,当安全油压小于1.44 MPa时自动主汽门关闭,机组联锁保护动作机组自动与电网解列。正常工作状况下当停高压调速油泵时该滑阀应该在汽轮机主油泵产生的高压油的作用力下,向图1所示B方向移动,切断由汽轮机主油泵产生的高压油的泄油口。但是由于排油滑阀的卡阻,使其无法执行此功能。从而导致了主油泵产生的高压油无法建立起安全油压。
2 案例2
某液压系统中柱塞阀发生卡死失效,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分析:
1)失效状态。正常应是中间阀柱(阀芯)与阀体为第一种间隙配合,但失效件已丧失相对滑动的可能。卸开后测得阀体孔已为负公差,阀柱正常,但两圆柱表面稍有擦痕,可见阀体柱孔已发生塑性畸变。据查,该阀体为低合金钢并经气体渗碳淬火。失效阀体孔比正常阀体孔表面硬度低约15%,因而有必要进行显微组织调查,以找出柱孔塑变与软化的原因。
2)显微组织对比分析。取失效阀体孔处组织与正常工作阀体内孔处组织作金相试样对比分析。正常阀体渗碳层的显微组织是清晰的马氏体,期间有少量分散的奥氏体(浸蚀后为白色区域),而失效阀体的渗碳层组织含有相当多的残余奥氏体,特别是在近表面处更多。
3)结论。在失效表层具有不稳定性的残余奥氏体数量相当多。在阀柱高压接触和卸压过程中,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在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过程中,体积增大造成圆柱的孔尺寸畸变乃至变小为负公差并引起柱塞被挤紧而不能正常工作。至于残余奥氏体过多,则是由于失效件渗碳时,碳势调得太高所造成。
4)对策。改变渗碳气体成份,控制渗碳零件在热处理时不要保留过量的奥氏体。
注: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广州市新欧机械有限公司黄志坚教授,020-82333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