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情绪控制不住,心里想要又不想说?
编辑:筱燕
设计:小小
在带领《非暴力沟通》悟书会的时候,由于时间有限,每个伙伴的困惑不一定都能得到满意的答复。为了提供一个灵活的课外学习通道。在这里我统一解答,然后发布出来,供大家去学习和参考。
有些情绪不能控制住,心里想要的又不想说?
大罗:每个人都有情绪,特别是负面情绪就是我们的心愿达不到满足后的一种表现。然而,我们发现即使自己发火,生气,训斥,甚至打骂之后,头脑就会冷静,一旦冷静就会自责。
所以,我们如何能不当情绪的奴隶。遇到刺激自己的事情,可以问问自己:我需要什么?如果自己想不明白,那就只能去“折腾”对方,让对方来促使自己觉醒。
当知道自己心里想要什么,又不想说时,就先不给对方说,给自己说,怎么做呢?拿出笔和纸张或者在手机上的标签上写出自己想要说的话,只让自己看,写完以后就不管了,过上一天,再来看看自己写的,你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和体会了。
这个时候,你就能以旁观者的身份来看自己表达的语言和需求,反而能理清自己的思路。
情绪只能控制吗?
大罗:首先,我们需要意识到,人有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每个人对情绪的控制是适度的。过于压抑和委屈,就会憋屈,导致身心不良;不分场合过于释放情绪,同样让人感到不舒服。
比如你遇到了一件特别开心的事情,特别想和朋友,家人分享,你会喜上眉梢,但是你碰到一个好友,你知道了他的家里刚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我相信你遇见他时会控制自己愉快的情绪,这是人之常情。
在这里,我们要意识到,我们一般是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正常的范围内表达的,如果我们喜怒无常,怎么都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那就是人出问题了。
如果偶尔有情绪发泄出来,不能控制也没有关系,就问问自己:我的什么需要没有被满足?是公平?还是尊重?还是服从?还是理解等。
所以,不良情绪出来,非暴力沟通给到我们启示,不是对方做了什么让我不开心的事,而是我对这件事的看法,还有,我是否能看到对方(孩子,伴侣,家人)背后的需要是什么?
当你的思维聚焦在对方的需要和自己是否可以换个角度看问题时,我们就升级了自己的思维软件,我们的心性也就拓宽了。
孩子提出借钱,是答应还是拒绝?
大罗:这个问题其实本质上就是亲子沟通的问题。
因为,作为家长给孩子无论是借钱,还是拒绝,都有家长的理由和担心在里面。
家长考虑的是:借钱干嘛?会不会乱花?不懂得节约,养成坏习惯,我们可伺候不了大手大脚的习惯。
所以,给不给孩子借钱,就是家长对孩子输出什么样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问题。
如果家长的态度是:就要从小引导和培养孩子理财的观念和意识,那么给孩子借钱,就会引导和培养孩子怎么来运用金钱的问题。
首先,让孩子从小在生活中学会金钱这一课,长大后就不会对金钱恐惧,也不会对金钱滥用。这是需要家长有对金钱的正确意识。
如果家长仅仅把孩子用钱等同于乱花钱,乱消费,不懂感恩,大手大脚,满足私欲等,就说明家长对金钱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消费的浅层次上,对金钱的认知不够深刻。
第二,家长要问问孩子借钱干什么?如果孩子说的理由符合你的需要,就不用担心。如果孩子说的理由你不认同,可以和孩子讨论你的金钱观。
第三,孩子借钱的数量是不是超过你内心的预期。比如你认为孩子问你借个一二百可以接受,如果要借一两千,你就会担心,当然这个时候就是你和孩子讨论金钱课的最好时机。
金钱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待金钱不正确的态度。
大罗:当你提出如何看开一切,开心看待一切本身就是有欲有求。
要知道“道成肉身”,我们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都是血肉之躯,我们就是活好这个肉身。虽然人受到身体的局限,但是却可以在精神上获得自由。
我们学习的目的就是让自己获得心灵的自由,当心灵自由翱翔,怎么会不开心呢?
可是你会说,我每天都遇见烦心事情呀!孩子不听话?伴侣不沟通?……所以,我认为“烦心事就是凡心事呀”,你有一颗凡人的心,当然遇见烦心事,你如果修炼一颗不凡的心,就遇见不凡心的事,就是自在的事。
怎么才有不凡的心呢?其实,人人都有,就是我们经常说“人人都有佛心,人人本自具足”,只是你相信与否而已。
要做到就是要提升意识维度,就是心灵软件升级。怎么做?具备一个观念:凡事发生必有恩典。
孩子不听话?这事发生里面有恩典,和家人有矛盾不被理解,这事发生有恩典……这样就让我们思维聚焦在恩典上,彻底更换我们的思维方式,你还能怪别人吗?你还能不开心吗?你经历的所以发生都是完善你人生课题而已。
这个观念一旦你认同,还能不开心吗?剩下的就是开心看待一切。
想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与丈夫沟通,但效果不明显,如何能让对方愿意开口交流?
大罗:我们学习非暴力沟通是为了更好的与家人连接和相处,如果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对方的行为符合我们的利益,那么对方也有权利希望你的表现符合他的利益。这样冲突就很容易产生。
当对方不愿意开口交流,你也不必抱怨和着急。你需要觉察,你很看重彼此感情,你需要表达的是对他的爱。
你渴望他倾听你说话,你有交流的需要。
当然,你也可以体会一下,你老公一定不是“木头人”和“石头人”,可以在生活中多问他容易回答的问题?比如你想吃什么?你什么时候回来?你有时间陪我去逛街吗?你只关注他的回应,不去关注他回应的内容,也就是不去计较他的态度和是否答应你。
其次,一个人不说话,不代表内心不说话,不代表没有任何想法。所以,当老公说话很少的时候,可以培养你的感受力,不去用语言刺激他,而是去体会他这种安静的状态。因为,安静也是很重要的需要。
当然还有一个小方法,有点张力:你可以用“空椅子对话法”。就是你老公在家的时候,他没有和你说话。这是你就拿一把空椅子放在自己的对面,对着空椅子,想象老公坐在椅子上。然后,就开始对着空椅子想象和老公说话,如果老公忍不住了,骂你一句:神经病吗?我一个大活人在这呢?你对椅子讲什么话嘛!你就暗自窃喜,然后说:你早说嘛,我以为你不愿意和我说话呢!
如果另外一种情况,老公斜眼看你,还是不说话,说明他也有反应。你可以继续表达想要对他说的话。说不定他很紧张,也许会很好奇。
这个方法仅供参考。
如在何将非暴力沟通的方式灵活运用到日常生活及工作中?
大罗:要想灵活运用非暴力沟通,首先要熟悉和理解非暴力的内容和本质。
非暴力沟通在形式上要求我们会诚实的表达和积极的倾听。
我们要灵活运用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在生活和家庭里经常做功课。
什么功课呢?比如倾听的功课,当你在生活中听到四种不中听的话,我们是否清晰的觉察到自己的回应模式。
第一种反应是认为自犯了错。
第二种反应是指责,反驳对方。
第三种反应是可以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第四种反应是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具体可参考《非暴力沟通》一书的第五章 感受的根源里的48页)
这四种方式的第三,四种就是在练习和运用非暴力沟通。
这个练习比较容易操作。
其次,还有观察的功课。我们能否觉察自己不带评判的观察一切。我们天天看周围的人事物,一旦有评判产生,我们就可以换个思维(比如评判某人是个人渣,其实是我需要真善美;评判孩子不争气,其实是我需要面子和尊严;评判老公没有责任心,其实是我需要安全感。)
这样去练习非暴力沟通功课,就会灵活的在生活中运用。
如何能放下心中的仇恨和怨恨,如何打开自己的心结,去重新接受一个伤害你很深的亲人。
大罗:看到你的问题,我内心冒出一个声音:如果内心的怨恨不能化解,又何谈能有和平的世界。
亲人之间为何会有伤害发生,是因为我们内心对亲人有期待,认为亲人比外人更能理解自己,比外人更懂自己。如果我真心相待,亲人一定会真心待我。
这是我们想当然的思维方式,我们忽略了对方不是你,你的感觉不是对方的感觉,你的想法不代表对方的想法。
你眼中的亲人和亲人眼中的你就不是一回事。
我们对事物的看法都是在自己内心印象中进行的。
当你奢望亲人可以理解你、懂你,这就是一种让你痛苦的执念。事实上亲人不理解你,不懂你才是真相。
思考一下,是亲人伤害了你,还是你伤害了你自己?其实,是你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伤害了你。没有你的评判,哪会愤怒?没有你的指责,哪会生气?没有你的需要,哪有自己不开心?
一切都是围绕你的需要没有满足,遗憾的是你以为自己的需要只有对方可以给,如果自己不认可自己,自己不爱自己,怎么可能让别人认可和爱自己呢?
这让我想到一句话:孩子缺爱就会愤怒。大人缺爱不会愤怒吗?
当我们的心智不够成熟时,就会渴求从对方身上得到认可。这说明你没有能力认可自己,你内心是脆弱的,你就像一个孤独的斗士,反复拒绝自己“受苦”的经历,不由自主的在完成一个心里动力,我不好过,你们也别好过!我是受害者,你们是迫害者!
这是不愿意为自己的成长负责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