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必一直优秀的啊。
我觉得但凡一个人把什么事情都看得太透彻了,那么他就会不能自控地走入两个极端,要么太洒脱,要么太执拗。
人不能太聪明。但从小到大我们被告诉的都是:“你要聪明一点。”从来没有人对我们说:“你要笨一点。”我们一直被鼓励要优秀、要朝前走,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们如何退后。
初三那年寒假参加了一个市重点的冬令营,在校园里看到这样一个标语“要习惯优秀。”习惯优秀,便是要把优秀变为一种常态,要一直一直优秀,就像爬山,你的起点很高,但你也不能松懈,你要一直一直爬,一直一直走在队伍的前头。
那次冬令营的学科竞赛上,我们学校一个人都没有获奖,坐在礼堂的角落里,我觉得特别特别羞愧,特别特别自卑。后来,我把这种感受写在了作文里,老师把它当作范文读了出来,一半赞扬,一半勉励。
预备班的时候,老师读了我的第一篇作文,从那以后,我喜欢上了摘抄,喜欢上了写作文,喜欢上了被老师读作文的感觉。但是,上了高中,开始写我并不擅长的议论文了,作文本上的“优”被替换成了“良”、“中”,心情一次次地失落。有次月考,我的作文得了最高分,复印下来被全年级当作范文鉴赏,那是我写的散文;有次模拟考,我的作文偏题,得了最低分,让我一度害怕写作文。事实是,每个人有他擅长的文风,而我擅长的是散文,那次写偏了的是议论文。
但,没有人告诉过我这些,他们看到的只是你的成绩不稳定;没有人告诉我走着走着后退了应该怎么办,他们的鼓励之后便是让你继续快马加鞭、迎头赶上。
因为你曾经优秀过,所以你现在也要优秀,你的以后应该也会优秀。
这难道就是所谓的“习惯优秀”吗?
小学的时候,优秀的标准是考试拿满分,哪一次若是考试没考好,回家总归是要先蹦几滴眼泪出来的,然后换来爸妈一阵安慰——“没事的,下次努力就好啦!”爸妈那关过了,但自己心里那关却始终无法过去。
初中的时候,每次考试座位都按上一次的年级排名坐,所以,第一考场第一排的座位就成了所谓的“优秀者专座”。我初中的时候有个“魔咒”,永远坐不到第一考场第一张座位。好像就只有一次,我终于坐到了这个位置,但当时老师只跟我说了一句:“要保持住啊!”我考了第一名,大家就要让我保持第一名;我考了第二名,大家就要让我争取考第一名……好像自己唯一的方向就是前进,没有人告诉我如果后退了不是因为你退步了,而是别人进步了。
“魔咒”真的是“魔咒”,中考成绩出来的那一天,我以为这次我肯定是第一了,结果以0.5分之差,我还是“千年老二”。凭借着“千年老二”的成绩,我放弃了市重点,去了一个区重点,成了大家口中所谓的“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因为进去的时候是“鸡头”,所以,后来的后来,大家也不习惯你的排名低于你入校时的名次。
同样,没有人告诉我有多少人当初是中考失利考进来的,有多少人是超常发挥考进来的,而我就属于后者。也没有人告诉我存在着半分“运气”的排名不能被当作是一个起点,偶尔的后退不是因为你没有用力向上爬。
“就你中考的分数都能进市重点理科班了,看看你现在是什么样子!”那是回答不出问题的时候,老师一气之下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的。因为中考考得好,所以高中的成绩也理应要好,所以老师的问题也理应要对,所以,过去优秀的我现在也理应要优秀。
好像这是被大家普遍认同的。
等到有一天,我的成绩上去了,老师也没有很惊喜,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恩,这才是正常发挥啊!”
恩,也许我是应该这样的,我是要爬得比别人高一点,因为大家都是这样认为的,那可能就应该这样吧。
那一年高考结束,顺利地进入了自己心仪的大学、心仪的专业,大学开启了一扇大门,一个新的环境,一群新的同学,一个新的开始。我的同学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生”,这一次,这座山峰上,我终于不是爬在高处的那一个了,我的前方有很多很多人,突然觉得很踏实、很心安。记得大学之初,我们寝室有个笑谈,外地理科生>外地文科生>上海理科生>上海文科生,而我就是“>”的尾巴,最弱的那一个——是高数一点都不会、考试全靠把题背;是路痴又胆小、上课要跟着室友一起走;是记忆力不好,别人一遍我十遍……的那一个。
可是,那会儿我却好开心,第一次我不用害怕被别人追赶上,第一次我不用快步往上爬,第一次我不用被戴上“优秀”的帽子。“不优秀”的我活得很快活,学习上完成我必须做的,做好我喜欢的,其余的时间就做着一堆“不务正业”的事。“不务正业”的事做着做着,就成了一件正事,不知不觉之中,又被冠上了“优秀”的帽子。我把它藏着掖着,不想被别人看到,如果没有人知道我爬得多高,那么当我摔下来的时候,也没有人会嘲笑或旁观了吧。
但我把自己遗忘了,那么多的路走来,爬上一个又一个高处的过程中,除了不断满足着别人的期望,在不知不觉中,我也不断填充着自己的骄傲。我好像也习惯了这种不断向上爬的感觉,习惯了用自己的行动来换取别人夸奖的欣喜,习惯了被一群人跟在后面的优越感……
优秀的我理应更优秀——这种潜意识的暗示让我付出200%的精力投诸于所谓的梦想、事业和未来。这种暗示在我刚步入职场的时候被重击,这种暗示在我每次付出的努力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的时候被重击,这种暗示在我遇到困难、遇到挫折跨不过去的时候被重击……我所以为的“优秀”是不是一种“伪优秀”,其实我根本没有那么厉害对不对?爬得太高了,一个踉跄后退了几步,整个人都打了个颤,“不可一世的骄傲”也会在瞬间崩塌变成一种“洒了一地的失落”。
那种感觉就像是很早之前考试考砸了,所有人都安慰我这是偶然,不要太在意,只有我死纠着不放。从心理学上来说,这是一种很消极的归因方式,其实,我都知道,但那么多年了,我始终不能完全做到。
我要变得优秀,变得优秀以后,我要习惯优秀。
当我不优秀的时候,大家都鼓励我不要泄气,要努力,努力再度优秀。
从来没有人告诉我要怎样过好“不优秀”的生活。
当所有人都觉得你很优秀,当所有人都认为你理所应当一直优秀下去的时候,当你自己有一天内化了这一外在期望的时候。
这也是一种悲哀吧。
累了就休息休息吧
走不动了也回头看看吧
后退了又有什么关系呢
你不必一直优秀的啊
但你要快快乐乐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