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教师专业发展浅思
前几天,读到一篇观点独特的文章。他指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慢,是最容易被替代的职业之一。列举了一个事例,说明医生的专业性如何精深,医生如何不会被替代。尽管,我觉得结论有点过于偏执,是一孔之言。但细细思量,也觉得有些地方说得犀利深刻、切中肯綮。
多数教师专业性与医生专业性刚好成反比。医生们手术做多了,经验就积累了起来。以老中医为例,也是如此。然而,老师们到了一定的年龄,思维就会固化,对于外界的变化,尤其是新理念的吸收,采取的是抵制的态度。变成了坚定的顽固派。孩子们反而更喜欢那些年轻的教师。尽管,他们缺乏技巧,可充满了热情与活力,也善于运用新鲜事物,来调动学生的参与性。
一个地方的教师专业发展滞后,除了根深蒂固的文化、经济原因制约外,还有相应的评价、激励机制,包括培养模式、考评模式、选聘方式等。民办学校教师们自身压力大,如果专业化发展缓慢,课堂教学方式落后,得不到学校、学生及同事们的认可,就可能被淘汰出局。面对如此的生存状态,他们只有努力往前走,丝毫不能有所懈怠。反之,公立学校实行聘用合同制,基本处于“铁饭碗”状态。只要安分守己,没有其他违规的行为,就能够享受到应有的待遇。
临近的一个山区县,由于近年来拿出硬招奖励,动了真格,落实了骨干教师津贴补助。已经将教师们沉睡、平稳的状态彻底盘活,打破了坐等变老的僵局。省级能手、市能手的比例是大幅度提升,各个学段均有优秀人才不断涌现出来。一个学校产生一名省级能手,除了给教师发一定比例的奖金,还要给所在的学校发奖金。看到这样的大好局面,怎么不令人兴奋呢?
教师专业成长,首先在于健全的激励和保障机制,这就是强大的催化剂,能及时唤醒教师们的进取心和研修意识。毕竟,教师也是凡夫俗子,他们食烟火,需要得到精神鼓舞,更需要物质奖励,必须是双管齐下,才能发挥最大的效应。我去过附近的一个县,看到县城主街道的广告牌,全部放着省市优秀教师的照片及先进事迹。明明是产生商业价值的广告牌,却将最好的位置留给了教师队伍中的佼佼者。当时,我感慨万千。
其次,严格的考评及科学的退出机制。每个人都有惰性。教师也不能除外。公立学校在人员的流通方面,相对比较封闭。考评方式总容易出现两边倒的状况。由于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并不能以流水作业定量数据评估,很多的工作量无法量化,考评也就陷入到艰难的境地。尽管也在出台教师资格证注册制度。可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教师短缺成为不争的事实。现有的人员都不够用,怎么去实施退出呢?
最后,教师专业发展最大的动力是教师内心的意愿。如果招聘方式发生了改变,或许就能将那些真正热爱教师职业的年轻者招录进来。我见过不少优秀的青年者,他们善良,有爱心。可是在招录考试中屡次不通过。只有选择了其他的道路。而进入这个系统的,只是为了一份工作,解决目前的生存之道。倘若找到了合适的岗位,也会另起灶台。教师群体中成为佼佼者的,往往并不是天赋特别高的人,而是单纯地喜爱教书育人的。这就成为一个奇怪的悖论,想进来的,进不来。不喜欢的,反而走了进来。再这样往返循环过程中,焦虑的、应付的,就变成了消弱教师职业群体素质的根本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