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理条件而言,中国相较其他国家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牛正蓝     (浙江师范大学 学科教学(地理)硕士

我就说说优势吧,因为我觉得就地理条件而言,也就美国能和中国有得一拼。

一、纬度位置:利于文明的诞生并顺利引入轴心时代

中国处于亚热带及温带地区。

我们很容易想到苦寒地区往往不是文明的发源之地,因环境承载力有限,不可能支持一定规模的人口。因此,中低纬度是比较合适的。光照和热量条件优越的地区利于农业的起源,当人类解决了食物问题,有一部分人就可以不从事农业生产,社会分工由此产生,于是,世界上很多聪明的头脑开始静下来思考一些终极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人类在进化的途程中蹒跚了多少万年,忽然这对近世文明影响最大最深的四个古老民族——中国、印度、以色列、希腊都在差不多同时猛抬头,迈开了大步。——闻一多

这一时期人的思想、行为被清清楚楚用文字记录下来,脱离了和传说神话的纠缠,人类步入理性时代。就像人类文明的画轴被逐渐展开,法兰克福学派称之为——轴心时代。

老子和释迦牟尼几乎同龄;孔子比释迦牟尼小十几岁;孔子去世后十年,苏格拉底出生;墨子比苏格拉底小一岁;孟子比亚里士多德小十二岁;庄子比亚里士多德小十五岁;韩非子比阿基米德小七岁……

东西方的文化巨人,似乎不约而同参差交错下凡,分别奔向大陆的几端,奠基世界文明的地基。

但是,很低的纬度又难以形成强大的文明。

低纬度地区在最初的文明创造中具有优势,但在和高纬度地区对抗中,往往处于下风。

低纬度地区,年积温高,作物生长快,物产丰富。高纬度地区反之。所以在高纬度民族的眼中,南方总是神秘而充满诱惑的。中国有句老话叫少不入川,物产丰饶之地,缺少战天斗地与自然挣命的魄力,因此低纬度民族因此多安于现状,战力下降。中国多是建于北方的政权南下统一,没见过多少北上统一的。那些把国都建在南京杭州的偏安政权,活得都不太长。低纬度的民族难以适应高纬度的寒冷气候,反过来,高纬度的民族更容易在低纬度地区定居。

中国所处的中纬度地区,既不苦于严寒,也不安于酷热带来的丰厚物产,还不时受到更北方民族的刺激。危机往往也是转机的开始。在一次次南北交锋的博弈中,北部的民族像水,而南方的民族像茶,水一次次的冲泡进来却全沾染了茶的香味,完成了民族的一次次融合,这条后面再说。

二、海陆位置塑造季风从而改变了一切。

中国位于世界最大大陆的东海岸,背靠最大大陆,面向最大大洋。

首先,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形成世界上最显著的季风气候。

季风气候的最大特点,一是雨热同期,二是降水的季节、年际变化大。

雨热同期的气候,适合水稻、小麦等高产作物的生长。

以水稻种植业为例,经过生根、长叶、分蘖、穗分化、孕穗、开花、灌浆到成熟,每一个生育期对外界条件即温度、水分、空气、光照、养分等都有不同的要求,需要掌握它的生长规律,也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去照料,田间工作时间肯定长。

有一种说法是:当地的农作物越需要人的精心照料,当地民众工作时间也往往越长,而且这样的心理会世代积累:父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拿着农具去劳动的背影,会在子女的心中刻下烙印。子女会认为每天辛勤劳动就是福报,从而接受这一设定。世代累计下去,就会形成踏实勤劳的集体人格。

但如果水热条件再过剩一些,类似热带雨林气候,作物成熟快,板块边界处火山灰提供肥沃土壤,野果也种类丰富成熟快,活下来不成问题!因此,人们花在劳作上的时间也短。这样世代累积下去,就会形成安逸享受的集体人格。

但夏季风的强弱进退不稳定,降水变率大水旱灾害频发。往往勤奋努力的人,往往能收获更多的粮食,获得更大的繁衍机会。这一品质也会在世代繁衍中,不断得到正反馈。

小农经济体制抗灾能力弱,只有勤劳勇敢,克勤克俭,储备好稻谷以备不时之需,才能度过灾情,繁衍生息,这就使得中国人养成了喜欢节俭、善于积累存储的习惯。直到现在,东南亚的富豪很大部分被华人包了,因为当地人大部分人缺少辛苦劳作的坚强意志和审时度势的思维模式。

其次,位于大陆的边缘,在战争中可避免四面受敌,可闷声发大财,但又不能太远离核心大陆(如南半球及大洋诸岛等地),避免成为科技文明的海外孤岛。中国、美国、欧洲西部、俄罗斯,都是偏居大陆边缘,无论战事自西向东推进还是自东向西。如遇到战争,位于边缘地带的国家都有廊道位置的国家先顶着,也有准备时间,或者由于距离的原因,势力进攻到达大陆边缘已如强弩之末,不攻自破。比如说在近代欧洲对全球殖民掠夺的浪潮中,中国位于远东,受到的冲击就比印度要小,印度完全沦陷,中国受到重创,而日本则躲过一劫。

四大文明古国中,处于廊道位置的是巴比伦和埃及。巴比伦是西亚的十字路口,从地中海到波斯、印度的必经之地;埃及更是亚欧大陆和非洲大陆唯一的陆地连接。两者都没有高山作为屏障,无险可守,富而不强,自然成为东西列强掠夺的目标。于是,各种政权在埃及和巴比伦轮番上演,你方唱罢我登场,政治格局永远在变化,当某一政权弱小的时候,自会有周边强大起来的文明取而代之。

三、青藏高原是国家的装修队

国家的位置已定,接下来还需要改造和装修,才能更加舒适和温馨。

青藏高原的隆起,是个影响深远的大事件。带来的影响不仅限于地形地貌,而是气候、水系、生物、人文景观等全方位的。

1.“没有人比我更懂如何加强季风。”——青藏高原

由上图可见,南北纬30°左右多为沙漠,这是由于高空中的干冷空气堆积密度增大下沉的结果,副热带高压控制之下的气候是炎热干燥的。但在中国,出现了例外:夏季的湿润季风打破高压控制下的常规格局,给我们送来与众不同的杏花烟雨江南。

青藏高原是鼓风机:青藏高原下垫面与同高度自由大气相比差异极大。夏季高原为热源,周围气流流向高原;冬季则为冷源,气流在高原面向四周辐散下沉,加强亚欧大陆的高压场。这种高原季风使得我国冬夏对流层底层的季风厚度增大。

在气流方面,普遍存在于中纬度的西风环流,受到青藏高原的阻隔,被迫分成了南北两支。北支气流给高原北部、新疆天山地区带来一定湿度,但绕过新疆北部之后,和冬季南下的极地大陆气团汇合,形成更加干冷的气流,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南支气流则把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带入我国东部形成东亚太平洋季风与南亚印度洋季风并存的局面。

青藏高原的隆起,打破了本应存在的自低纬到高纬平行分布:热带湿润(小部分)、副热带干旱(大部分)、温带湿润(一部分)的格局,却造就了青藏高寒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东部季风区三大自然区的格局。

换句话说,以青藏高原的寒和西北内陆的旱,换来了东部季风区的雨,而东部季风区正好叠加了东部平原地形、漫长的东部海岸线、肥沃沉积土等其他要素,成为诞生中华文明的沃土。

2.“你虽然是个弟弟,但没有你不行。”——青藏高原对黄土高原如是说

黄土高原的产生也和青藏高原密不可分。

黄土高原地跨我国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七省。北依长城,南接秦岭,东临太行山脉,西靠沙漠戈壁,海拔高度800~3千米,位于我国第2级阶梯之上。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次一级的地形单元——山地、丘陵,平原与宽阔的谷地并存,地表起伏大,黄土深厚,苍茫粗犷。

黄土高原的形成可以追溯到2200万年以前,这个时期,青藏高原不断隆起,阻挡来自印度洋的水汽,亚洲内陆变得更加干旱,中亚和我国西北地区,日照强烈,昼夜温差加大,风化作用增强,岩石不断崩解破碎,形成大面积的戈壁和荒漠。为黄土高原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紧接着,强烈的冬季风在沙漠中卷起沙尘暴,沿着青藏高原的边缘向东推进,为黄土高原的形成提供动力因素。

接下来,在今天甘肃陕西山西的境内,由于风力减弱,且遇到了太行山、秦岭山地的阻挡,沙尘颗粒在山脉的迎风侧不断的沉降,形成厚厚的黄土堆积。

再加上,东南季风带来季节性的降水,对黄土进行流水侵蚀,形成今天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景象。

黄土高原的黄土被黄河及其支流不断冲刷,在下游不断沉积,塑造广袤的黄淮海平原,这是先民活动最频繁的土地。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在传统文化中,黄是大地的颜色——我们的祖先目光所及之处尽是黄色,土的颜色,中国人的肤色,早期农作物中小米和黄米也都是黄色的。华夏族最早的起源地就是黄河中下游地区。

“因黄土之纤细,可以供原始的工具耕耘,如木制之犁与锄。周朝的开国,与推广农业互为表里,显然是得到这种土壤特性的裨益。”——黄仁宇 《中国大历史》

3.“让我们共同成为一道无敌的长城”——青藏高原与西北荒漠及诸山如是说

青藏高原的隆起,塑造了西北的瀚海阑干。高原、高山、荒漠,这一系列难以逾越的屏障,似乎像一万个长城,把西方的帝国势力阻挡在外。虽然留下了一些可以通过的山口,但通过的是宗教、艺术、商业、科技,是交流与友谊,而不是征服与贪婪。

因此,中原地区只需要全力迎战来自北方的挑战。

游牧民族的入侵,既是灾难,也是文明的碰撞和交流。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必然面临选择:是继续轻车熟路选择游牧游牧,还是改弦更张选择农耕文明?优劣显而易见,季风区适宜农耕的气候,平原肥沃的土壤,明示着农耕文明更能带来稳定的税收和安逸的生活,显然更加具有诱惑性,那怎么具体操作外来者并不熟悉,因此只能向汉人学,让汉人继续成为官吏。国家可以被征服,但文化从未断裂。

当摒弃“汉民族中心论”的视角来看长城时,我们就会看到防御者的伟大,又看到进攻者的雄姿,围绕长城所进行的战争,有如情场上的搏斗,兄弟间的内争。长城如书脊,如果说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共同书写了中华的历史,那么,长城就是这部书的书脊。——单之蔷

试想,假设没有西部的高原、山地、荒漠,来自西方的铁蹄则能长驱直入黄海、东海海岸,中国的民族成分可能会更像印度。

开伯尔隘口,一波波高纬度民族入侵——马其顿人、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陆续从这里加入印度,让它成为“世界人种博物馆”。

1.印度斯坦族(HINDUSTANI)该族占印度总人口的46.3%
2.泰卢固族(TELUGU)该族占印度总人口的8.6%
3.孟加拉族(BENGALI)该族占印度总人口的7.7%
4.马拉地族(MARATI)该族占印度总人口的7.6%
5.古吉拉特族(GUJARATHI)该族占印度总人口的4.6%
6.加拿达族(KANNADA)占印人口3.87%
7.马拉亚拉姆族(MALAYALAM)占印人口3.59%
8.旁遮普族(PUNJABI)该族占印度总人口的2.3%。——印度主要民族

外族入侵频繁,内部政治分裂,让印度与其说是一个国家概念,不如说是一个地域概念,它的政治碎片化,历史断续化。印度缺少司马迁,虽然他们也会记录,但是印度早期的文献记录多记在棕榈叶上,容易腐烂,完整的历史文献比较稀缺,加之政治上的碎片化,使得印度历史依赖于境外文献。历史与想象不分,真实和传说严重混淆,历史被打碎了,揉在想象中,直到现在还是这样

如何看待印度网民拿出「108名中国军人阵亡名单」,结果却是水浒人物排行?7215 关注 · 1851 回答问题

4.“我是水塔,有我在,你们才能唱出那句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青藏高原如是说

以亚洲的视角来看,全亚洲的水系是以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为核心呈放射状,但以东亚的视角来看,两条大河长江与黄河,包括其支流及海河淮河等河流,都是自西向东注入海洋。

在人类早期文明中,河流既是文明的摇篮,也是难以逾越的天然阻断,

放射状的水系,各奔东西的河流容易形成多元的文化,而同向的水系容易形成接近的文化。

我们可以对比欧洲,以阿尔卑斯山为中心,莱茵河北区注入北海;多瑙河东去,注入黑海;塞纳河西北注入英吉利海峡;罗纳河向南注入地中海。欧洲小国林立,难以形成统一大国是否和河流流向具有一定相关性呢?

假设长江黄河的流向一东一西或者一南一北,那将会形成什么样的文明格局呢?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

每到夏季,长江黄河总是发洪水,而且是世上罕见的大洪水,这和季风气候的特点息息相关,也和河流的流向密不可分。

夏季湿润的季风自南向北推进,锋面雨带和河流流向平行一致,因此,长江或黄河上中下游几乎同时进入雨季,河流的径流年际变化非常显著。

文明要想延续,就要治水,从禹开始,中国的历史是治水史,中国的文化是治水文化。

《中国大历史》中说“最好有一个坐落于上游的中央集权,有威望调动所有资源,也能指挥有关的人众,才能在黄河的威胁之下,给予应有的安全。”

孟子说天下必须“定于一”,只有统一才有安定,只有大国,才能分散风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国存在意义不仅在治水,驰道和运河、长城和兵戈,唯有大国才能玩转,唯有大国才能获得更多的税收。因此,追求国家之大,一统江山,是封建帝王最为热衷的。

由上可见,中国历经分分合合,最终还是走向统一,与自然力量的驱使也不无关系。

再延伸下去,从这次疫情也可以看出中国宇宙级别的动员能力,从响应时间到执行力,从上级到基层,14多亿人自上而下整齐划一,不高幺蛾子不扯后腿,人心齐泰山移,即使地方有疫情,也一直处于可控范围之内。当然这和体制相关,但往根儿上讲,也和几千年来团结起来共同抵御自然灾害的经历相关,这种文化精神是刻在血液中、别的民族学都学不去的。

长江第一湾,这是一次不寻常的掉头向北。

长江第一湾(云南石鼓镇)金沙江是长江的干流,位于上游,它在云南的旅程,原本是一路向南。不料却在这里遇上大山挡道,让它不得不调转方向。作出了一个超过100度的大拐弯,幸好有这个弯,金沙江转而向着北方返回,则它很可能像怒江和澜沧江一样,流出国境,远走他乡。之后它吸纳更多支流,然后投身一条更大的河流,也改换了更响亮的名字——长江。——《航拍中国》

四、自然环境多元化,塑造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文明

印度,作为一个热带地区,它的文明的确也像繁密而多姿的植物,生长着滋蔓的枝叶,在潮湿而炎热的空气中展现着热带植物特有的慵懒和妩媚。我们在公元前的印度人像雕塑中看到的是丰肥而冶艳的神祇,极尽夸张地扭曲他们的肢体。比较起埃及的直线三角,希腊的微微曲线,印度更喜爱夸张的曲折和线的盘旋。——蒋勋《美的沉思》

多元的环境,塑造出多元的文化。

中国的地理条件,是非常多元的,有沙漠、有草原、有森林、有冰川,有喀斯特、有黄土、有丹霞、有雅丹,有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有漫长的海岸线,有辽阔的内陆腹地,古老先民早就意识到“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因地制宜的朴素人地观,每一片土地都孕育出它自己的独特文化,但又没有一个地方的人群是真正的安土重迁,一波又一波移民潮,如中华大地肌肤之下的学业,循环往复,交流不息,彼此融合彼此影响,同化出一个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中华文化——既能展现出各地方的地域特点,却又同时在小异之间窥见大同。

“中国的世界既封闭又开放,各地区之间看似分隔,实际上却又联合,好像在中国这个巨大的舞台上,各个角落的演员们以各自的声音唱出多变的旋律,有牧人的胡笳,猎夫的号角,高地的芦笙,船夫竞渡的鼓声,田间低沉的中音,山上高亢的唱腔,有时夹着狂风暴雨与浪涛,有时则伴随着江南的和风细雨或山地的松涛瀑布,诸音杂陈,但最后却交织成为一个最复杂、最丰富的交响乐。”——许倬云《万古江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