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联选粹:壮怀(一)
这一编我们说说“壮怀”。这里的“壮怀”,既有雄浑刚健、自命不凡的豪情,也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期许。
先看陆维钊(1899-1980)先生一副:
冲霄汉,起宏图。
这一副“冲霄汉,起宏图”,为主席诗词集联,上联讲意气风发,下联说建功立业,对仗工整,气势磅礴。
此副笔画苍劲,字如其文,堪称难得之佳构。
接着看李叔同(1880-1942)先生一副;
入一切智藏,度无量众生。
这一副“入一切智藏,度无量众生”,上联为修己,下联为度人,上联为内圣,下联为外王。既言“一切”,又求“无量”,如此壮怀,世间能得有几人?
先生书法,早年自魏碑入手,写得剑拔弩张、气象峥嵘。后来尘心去尽道心生,绚烂至极归于平淡,信笔而为,浑如闲花野草,亲切可人。
下面看陈潮(1801-1835)先生一副:
百年人耻寻常老,一卷书争分寸功。
这一联“百年人耻寻常老,一卷书争分寸功”,上联写知耻,下联写后勇。这个“后勇”是要干什么呢?那就是争分夺秒、刻苦用功,写成一卷书藏之名山、传之后人,给自己的一生有个交代。
著成一卷,不枉百年,这不知是多少文人的梦想。杜甫尝言“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一个“佳句”,也不知道消磨了多少人的一生。
要想超越有限生命,就得做出点有价值的成果——比如真有一个见解观点、一个发现发明能有益于后世,能给人类的知识遗产大厦添得一砖半瓦。
接着看徐世昌(1855-1939)先生一副:
胸蟠子美千间厦,气压元龙百尺楼。
上联“胸蟠子美千间厦”,说的是唐朝诗人杜甫杜子美的忧国忧民: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下联“气压元龙百尺楼”,说的则是三国名士陈登陈元龙的怀才傲物。我们且看《三国志·魏书·陈登传》中的一段:
后许汜sì与刘备并在荆州牧刘表坐,表与备共论天下人,汜曰:“陈元龙(即陈登,字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备谓表曰:“许君论是非?”表曰:“欲言非,此君为善士,不宜虚言;欲言是,元龙名重天下。”备问汜:“君言豪,宁有事邪?”汜曰:“昔遭乱过下邳,见元龙。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备曰:“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
整体看这一副“胸蟠子美千间厦,气压元龙百尺楼”,用一句现代流行歌词来讲就是——“胸中一股英雄气在纵横驰骋”。
下面看章炳麟(1869-1936)先生一副:
肩头伊尹谁能任,脚底鸱夷未了心。
这是明代大儒陈白沙(1428-1500)的两句诗。原诗题为《次韵王叔毅弘行人见寄其一》:
驻屐花边听鸟音,青山何处想登临。
肩头伊尹方能任,脚板鸱夷未了心。
历历更宜观往古,炎炎何敢羡于今。
相逢杯酒喜共醉,相忆诗情还自深。
陈先生系明代大儒,是心学的开创者之一。先生屡次会试不第,经高人数次举荐,也未被朝廷重用。1483年以后,专心在广东老家做学问。此诗作于1495年前后,赠诗的对象“王叔毅弘”,姓王名弘字叔毅,大约比先生小30岁,刚中进士不久,正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之时。
这里“肩头伊尹方能任”,是在称赞或者勉励王弘——像商代名臣伊尹那样、做国家栋梁;“脚板鸱夷未了心”则是在说自己——快70岁的人了,虽然看起来像不问世事的范蠡一样、自由自在,但自己并不愿意享什么清福,而是要钻研学问、授徒讲学,继续为社会做贡献。
这里的“鸱夷”,指的是功成身退的范蠡,《史记·货殖列传》中这样讲:
范蠡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 。
大家看,范蠡在帮助越王勾践成就霸业之后,带着美女西施退隐江湖,为了隐蔽光环,曾改名为“鸱夷”。陈先生这里以“鸱夷”自喻,是说自己闲居乡野,在别人眼中和退隐的范蠡也差不多,但自己并不像范蠡那样,散发弄扁舟,万事不关心;自己其实并“未了心”,还有追求、还在奋斗。
这一联中,太炎先生将“肩头伊尹方能任。”改为“肩头伊尹谁能任?”陈述句改成了疑问句,为什么呢?因为对象不同了、背景不同了,要表达的意思不一样了。
对联墨迹上款的“梓琴同志”,系同盟会的老会员田桐(字梓琴,1879-1930),曾任孙中山先生的秘书,也是革命元老。墨迹下款写明是己巳年,也就是1929年。我们看看当时双方的境况:
章太炎先生当年61岁,正被国民党当局追捕、避难上海。田桐先生1928年曾与居正等人成立反蒋同盟,也正受国民党当局打压。两个革命的理想主义者,看到当时军阀混战的乱局,看到数十年为之奋斗的中华民国竟然成了这个样子,唯有在垂暮之年互相勉励、有几分力再尽几分力;同时也期盼有“伊尹”那样的大德大才,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抛开上面背景,直接从字面上来看,“肩头伊尹谁能任?脚底鸱夷未了心。”说的也正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接着看叶公绰(1881-1968)先生一副:
登高独揽千山小,治岁能教百谷成。
上联“登高独揽千山小”,讲的是豪情,下联“治岁能教百谷成”,讲的是本领。盖本领可滋生豪情,豪情可激励本领,两者常能推波助澜、相辅相成。
下面看徐三庚(1826-1890)先生一副:
英华气壮能经世,涵养功深在读书。
上联“英华气壮能经世”,言经世济民,为输出;下联“涵养功深在读书”,讲读书学习,为输入。两者也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接着看陈含光(1879-1957)先生一副:
得志当为天下雨,论交真有古人风。
上联“得志当为天下雨”,即孟子所言“达则兼济天下”,得志了,就要大显身手,让大德流播天下,让众生泽被受益。
下联“论交真有古人风”,说的是品德风范。“古人风”就是古君子之风,就是有爱心、有理想、有智慧、有担当,就是不矜不伐、有为有守,就是“士不可不弘毅”,就是“留取丹心照汗青”。
下面看徐悲鸿(1895-1953)先生一副:
直上中天摘星斗,欲倾东海洗乾坤。
上联“直上中天摘星斗”,写豪情干云、气冲斗牛,下联“欲倾东海洗乾坤”写大显身手,匡世济民。
悲鸿先生在款识中写道:“下联乃东坡句,腹俭,故以鄙语对之。曼士二哥雅教。己卯岁始,悲鸿客星洲。”
“腹俭”即“腹浅”,也就是才疏学浅,乃先生自谦。“直上中天摘星斗”当为悲鸿先生所撰,语亦不凡,与东坡先生的“欲倾东海洗乾坤”,在音律、字词,尤其是意境上,都对得极佳。
“己卯”为1939年,先生作此联时客居“星洲”,也就是新加坡。此时抗日战争已进入异常艰苦的相持阶段。先生此次出游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是为了举办画展、义卖筹款捐赠抗日。1941年回国后,先生捐赠近10万美元。此联所言,正合先生此行之“壮怀”。
最后看康有为(1858-1927)先生一副:
旷观天人放怀今古,系心民物啸傲云霞。
上联“旷观天人放怀今古”,意思是要参透宇宙间恒常不变的大道,“天人”指空间(四方上下谓之宇),“今古”指时间(往古来今谓之宙)。司马迁尝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大家看,不管东方哲学,还是西方哲学,最根本的出发点,都是时间与空间背后这个最本原的东西。这个东西是什么,谁也不知道,所以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强名之曰道。”
下联“系心民物啸傲云霞”,意思是既要服务社会,也要享受人生。一张一弛,严肃活泼,两者都恰到好处,这才是为己为人的高妙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