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冰山模型对教育的启示
冰山模型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于1973年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模型,所谓“冰山模型”,就是将人员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表式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
其中,前者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外在表现,是容易了解与测量的部分,相对而言也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
后者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它们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但却对人员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根据冰山模型,个人素质可以概括为7个层级。
(1)技能:指一个人能完成某项工作或任务所具备的能力,包括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等。
(2)知识:即对某特定领域的了解,如管理知识、财务知识等。
(3)角色定位:即对职业的预期,如管理者、教师等。
(4)价值观:即事物是非、重要性、必要性的价值取向,如合作精神、牺牲精神等。
(5)自我认知:即对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如自信心、乐观精神等。
(6)品质:即持续而稳定的特性,如正直,诚实,责任心。
(7)动机:即内在的自然而持续的偏好和想法,如成就需求、人际交往需求。
冰山以上的部分的知识和技能又称为基准性素质,冰山以下的部分又称为鉴别性素质,是区分绩效优异者与平平者的关键因素;职位越高,鉴别性素质的作用比例就越大。相对于知识和技能而言,鉴别性素质不容易被观察和测量,也难于改变和评价,这部分素质很难通过后天的培训得以形成。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孩子知识和技能上面的培训,更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鉴别性素质,去帮助孩子认识不同的社会角色,如何看待自己的角色,如何看待自己,什么是真善美的标准,以及怎么去实现这个标准。如果把培养孩子的过程比如成建造房屋的话,那么冰山以下的鉴别性素质部分就相当于房子的地基,冰山以上的基准性素质部分就相当于楼层和装饰。地基不稳,房屋随时会又倒塌的风险,无论建造有多高有多美观都无济于事。
那么怎样去培养一个高素质孩子?
除了知识技能的培训,更要从以下几点从小培养起。
1. 从小帮助孩子认识社会上不同的角色,比如家庭成员的不同角色以及社会上不同的职业角色,比如教师,同学,医生,司机,文具店老板,饭店老板,理发师等等。每个角色有着不同的身份,要求和职责。
2. 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真,善,美,事物的是非以及其重要性、必要性,何时以及怎样学会合作,牺牲,妥协,争取等。
3. 学会自我认识,树立一个自信和乐观态度。
4. 如何习得良好的品质,如正直,诚实,善良和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责任的心。
5. 了解自我动机,找出自己的内在驱动,并去有意识地去引导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