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迷罗闭关禅修日记
闭关日记
再读迷师
第23届禅修即将开始
启程前,再读
这篇迷师独自终南闭关之日记
做足功课
不枉前行
以下为迷罗老师闭关日记
启程
背上行囊
真正意义上的闭关,实是关闭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不让心被杂染。
禅宗师傅们说:不破参,不住山,不开悟,不闭关。像我等既未破参,又未开悟者,上山且闭关,实为修行者打酱油类。
这次我准备好一个人的清静之行,独坐终南山顶,一日坐足六柱香,闲余读读书打打拳,静夜思量己过。算作休息,也是一个难得的返观机会,有些疑惑,终须从自心中寻答案。
于是,背上行囊,我去了。
▲ 图片为【元和堂】第21届终南山禅修
山门外,仰望去
一片苍翠
背着行囊,沿阶而上
寺院钟声响起
恍惚有种回家的感觉
▲ 图片为【元和堂】第21届终南山禅修
意外之喜
天慧师傅下山办事,嘱咐天宇法师招待我,宇师健谈,谈天说地一下午,茶水泡了十几壶,终等了慧师与师父下山回来,能遇到方丈本如法师纯属意外之喜。两年未见本如师,依旧如原先印象中的智慧深邃。与师傅们用了斋饭,闲聊几句,便随本如师上山顶禅堂了。
本如师安排好了我的房间,大家各自回屋。我便开始了一次新的七日闭关功课。
▲ 图片为终南山净业寺天宇法师
▲ 图片为【元和堂】第21届终南山禅修
给自己列好计划
所谓闭关,首先是关闭五官,眼耳鼻舌口都消停下来,才能给心一个静下来的机会,在红尘中,有一个六根清静之头号大敌——手机。
上山来倒好,没有信号,手机扔一边,一下子感觉世俗远离了。
这次闭关,不同于以往,完全自己一个人,没人拿着戒板看着,自律是最要紧的。
给自己列好计划,卯时初刻起床开始坐第一柱香,之后每隔半小时一座,剩下的时间站桩读书。
▲ 图片为【元和堂】第21届终南山禅修
欲望呵
欲望呵,我越发立体的触摸到你
山上气足氧厚,身体很快进入了闭关模式,每餐一小串新鲜的五味子,两三个葡萄搞定。说实话,寺里的斋饭实在可口。能抵住诱惑还是需要下决心的,不吃,坚决不吃,为了练定力,还专门到厨房帮师傅们炒菜做饭。大盆的斋菜,香喷喷的热气腾腾,看着色香味俱全的盆中食物,咽口口水,毅然决然的转身。
燃香静坐,数息观心,都已经半柱香了,尚有斋菜的香色在心中萦绕,欲望呵,我越发立体的触摸到你。
▲ 图片为【元和堂】第21届终南山禅修
清晨,有光透过窗户,催开我眼。紧随着,鸟儿,知了的歌儿窜进耳朵,轻轻的挠了一下心。一骨碌坐起来,推开窗子,阳光下的终南,连绵不绝,山后还有山,山再上有雾,雾上有云,云在阳光下像个禅者随缘。
▲ 图片为【元和堂】第20届武夷山禅修
▲ 图片为【元和堂】第21届终南山禅修
舒了一大口气,起床洗漱,吃了两枚葡萄,几粒花生算作早餐,找了一张两年前我们在此闭关时留下的瑜伽垫子,许久没用了,一直被扔在院子里,风吹雨打,捡回来,擦洗干净。蹦到垫子上练了一通瑜伽,阳光下,汗水滴撒,好不畅快。练完瑜伽后站桩,早桩晚坐是多少年来的习惯,山顶上站桩,气场非同一般,竟比平时多站了半柱香。站完桩,就在阳光下安置个蒲团打坐了,六柱香,坐个六根清净。
▲ 图片为【元和堂】第21届终南山禅修
断食第三天是最难熬的,早起,身体有些空虚酸乏,肠鸣不断。依照一位老道人教授的方法,拿出一枚大枣,细细的将枣肉嚼碎和着津液咽下,剩下的枣核含在口中。有了这小东西的刺激,口腔中常沁出唾液,用吞津的方法徐徐咽下,十几口下来便觉胃暖了,疲乏顿消,好一个“大补元丹”呵。
到了晚上,补了一串五味子,想来这种鲜物也是山上奇遇,皮肉酸甜,核中辛苦,都有咸味。五味具全,以五味来补五脏气。可算是断食良品。
▲ 图片为【元和堂】终南山禅修法门寺慈心过堂斋
▲ 图片为【元和堂】第21届终南山禅修
在鸟儿的叽叽喳喳中醒来,一看表才五点钟,竟也不困,精神饱满,看来是神养足的缘故。古人说,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要想达到这种状态除非在山上,一回到世俗就不得不耗气伤神。
山上有富足的闲,回想几天前在世俗的忙,恍如隔世。但终归要下山的,如何做好转换,看着手里的茶杯,好像心中已有答案:
有些时候,并不是我们真的累了,而是没有停下来的机会。一杯茶的功夫就是一个心灵课间休息,但是,我们有太多理由不给自己泡这杯茶。你说忙到没有时间喝茶,其实是你不给自己机会。
▲ 图片为【元和堂】终南山禅修法门寺禅堂内学习
生活状态从来都是自己选择的,忙到不得歇,累到精气神都耗没,请问你追求的是这个吗?
当精疲力尽时,坐下来,吃杯茶,给心一个静下来的机会,让身体跟上心的脚步。当下,你的所在,就是山上的禅堂。
▲ 图片为【元和堂】终南山禅修楼观台
才坐完一柱香,此刻正倚着窗子往外看,其实什么也看不到,没灯,没星星也没月亮,山中的雨夜,漆黑如一张黑布般。
静坐的结果是静心,心静的结果是能从内在去触摸外物。此刻,虽然看不见,却在心中描绘出一副眼前的场景,雨打树叶,扑簌簌有一些叶子跟着落下,树上的毛栗子正在成熟,有些在雨中裂开。偶尔有还没归巢的鸟儿在冒雨回家,远处山上腾起云雾,模糊了山影,终南山的雨夜,有一种朦胧且抽象的美。
▲ 图片为【元和堂】第21届终南山禅修
今日禅坐完,泡上一壶茶,一边眺望远山一边吃茶,看着杯中茶叶飘落,突然感悟到茶具是水的容器,身体是灵魂的容器,每一个瑜伽动作就是一盏好茶具,能将茶香沏透。
于是随心就跳到垫子上,品味起瑜伽的茶香,一呼一吸之间,一起一落之际,有一种力量串联着身和心。
▲ 图片为【元和堂】第21届终南山禅修
静极之后的动才是瑜伽之动,能真实的感觉到手划过虚空产生的空气流动,进而引发更加深入的专注,继之能感受身体内的动,此刻视觉是多余的,闭上眼睛,向内倾听,心脉的波动,肺泡的扩张,气血的运行,肌肉的张弛,骨骼的摩擦都发出美妙的声音。在呼吸的指挥下,它们和谐成一种旋律,我称它为无弦曲,这曲子,只有享受瑜伽的人才能听到。
▲ 图片为【元和堂】第21届终南山禅修
酉时,第六柱香坐完,起身活动一下,一边溜达一般读经,今日读的是达摩大师的二入四行论。若有所悟,经中提到:心若有所是必有所非是。当我们讲善时是因为有恶的存在,这叫分别心,执于善的,美的也是着相,也是烦恼的根源,一个自认为善良的人总是看到很多别人的过错。
▲ 图片为【元和堂】第21届终南山禅修
心若有所做处既是被缚。所以我们在强调大家要多开心的时候也不对,是因为不开心存在,用开心治疗不开心只是看似合理,其实是吃错药了。
那么什么是开心与不开心的根源呢,是心,心若有所住,既不免绳索,心若有所做处,既是被缚。如何不被束缚,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图片为【元和堂】第21届终南山禅修
总结一下,这七日有什么明显的收获么。有的,身静了,心安了,气足神聚了,更耐得住寂寞了。
此次静修,山顶独坐默参,未敢有一时松懈,了了心中诸多疑惑。辞别终南,精神俱足,身心圆满,下山去。
“人生,本就在旅途,说走就走的旅行容易,难得是说停就停的心念。身心不能同步时,走到哪都累,身与心同,知与行合,当下既闭关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