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父母的忠告:别在立规矩的年龄与孩子做朋友,会影响孩子的未来
朋友琳琳家一直秉持着民主育儿的观念,即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这也是现代教育提倡的理念,琳琳以为这样会让孩子得到充分的发展。可最近她跟我抱怨,3岁的女儿,特别有自己的想法,比如在过马路时,突然松开她的手,自己跑走;在邻居家玩时,一点不如意就大哭大闹。
开始她总是蹲下来耐心的给女儿讲道理,让她自己做出选择,并且承认自己做错了,下次再也不会了。可女儿完全听不进去,在公共场所弄得朋友很是尴尬。作为妈妈,她不知道自己哪里出了问题,难道真的要将孩子打一顿才好么?
像琳琳家这种情况真的不少,严厉教育怕伤了孩子,自由教育孩子时,一些突发的状况又让自己束手无策。
其实,民主育儿的观念本没有错,只是琳琳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点:别在立规矩的年龄与孩子做朋友。
那么,什么年龄阶段适合立规矩呢?
3~6岁是给孩子立规矩的最佳时期,《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示,这个阶段的孩子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也就是说他们此时只能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而意识不到他人的观念。
所以,在孩子3~6的岁的阶段,有些情况下,你给他讲再多的道理也没用,只能采取相对强硬的手段告诉他们,哪些是必须要遵守的原则,哪些是可以商量的。
立规矩是很有必要的
教育家乌尔里希·格特说:“如果结果已成定居,跟孩子无休止地争论没有意义。”意思就是说作为父母,如果一件事情已经下定决心,当孩子出现跟自己意见不同并因此吵闹不止的时候,父母必须尽快告诉孩子自己的决定,并且坚持到底。
我家大宝上幼儿园后,每天放学都不想马上回家。一直磨磨蹭蹭的。这里看一下,那里摸一下,从学校到家五分钟的路程,他可以走上半小时。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我会让他多玩一会。但偶尔二宝独自在家午睡,我必须马上接了大宝回家。可大宝依旧磨蹭。我曾试图跟他讲道理,弟弟独自一人在家是很危险,我们必须马上回家。
但他对此完全不能理解,弟弟睡觉关我什么事?每天放学依旧是我行我素,磨磨唧唧半天不到家。没办法,我只能直接告诉他现在必须马上回家。然后自己直接走掉,他就会在后面跟上来。几次之后,他就知道了,这种情况下,是没有理由可讲的,必须马上回家。
规矩有时是堡垒,可以用来保护孩子
《育儿百科》在谈到3到4岁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教育方法,说要把孩子的自立与协作结合起来。而协作就是指生活中必须遵循的一些“原则”,对于孩子来说,有计划并且去遵循一些原则是一个重要的任务。
比如在他们小的时候,计划拿到一个喜欢的玩具,必须自己爬过去拿。但当他们大一点后,自主性更强之后,自主计划的有些事是具有危险性的,是打扰别人的,是很不合适的。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去打断他们的计划,给他们立下一些规矩,是可以保护他们更好的成长的。
那3~6岁的孩子,给他们立下什么样的固定准则,就决定了孩子未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认为,有以下几个规矩是必须要立的。
1. 遵守规则和秩序,危害他人和自身生命危险的事情不要做
社会上有很多事情,都是其既定的规章制度的:比如排队要讲究先来后到,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在公众场所不能大声喧哗,影响到他人的正常生活是不礼貌的行为;垃圾要扔在垃圾桶等。之所以有这些不成文的规定,就是为了人类社会更好的运转,也是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有利手段。
所以家长们在面对这些情况时,可以告诉孩子必须要遵守的规则。之前就有一起地铁上,孩子将酸奶撒落在地上,妈妈让孩子用纸巾将地上搽干净的新闻事例,得到了很多人的赞赏,而那些纵容孩子在地铁里大吃大喝,大喊大叫的家长则引来了很多人的指责。
ps:孩子的教养都是由父母的教育来形成的,在孩子年幼时,对于很多规则还没有太清楚的概念,家长们只有以身作则,主动遵守秩序,尊重规则,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2. 不嘲笑他人的缺陷,不要有刻板印象
温州的烧伤小孩贝贝,因为脸上恐怖的伤痕,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级,却被很多学校拒之门外。最后一所幼儿园接受了贝贝,新闻里有小朋友开心的拉起贝贝的手一起玩耍,这一幕真的让人非常感动。孩子的世界是天真无邪的,他们对于事物的认知都是来源于父母。
如果在第一次孩子因为无意识而觉得跟自己不同的小孩很可怕,因此嘲笑他们,这个时候父母的反应会直接影响孩子接下来的态度。父母应该跟孩子说,你觉得他的脸可怕吗?恐龙你喜欢吗?你仔细看看是不是觉得他就像一个强大的恐龙,只要你愿意跟他做朋友,那将是一件非常酷的事情。你牵起他的手,就等于是跟世界上最厉害的动物做了朋友。或者是可以给孩子讲述他人的不幸,让孩子从小就建立善良的品质。
ps:只是因为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人都一样,才会让那些看起来不一样的人显得特别出众,这是人们的一种刻板印象。这种思维方式,父母不要带给孩子。宽容才是能够让自己过得更幸福的可贵品质。
3. 不要养成伸手就拿的习惯,懂得感恩
现在的社会环境,衣食无忧。有些父母还会为孩子包办一切,养成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在自己家里有亲人帮忙,没有影响到其他人,尚是无可厚非。但是当孩子一旦走出家庭,走向社会,外人是没有义务来事事满足你的孩子。然而孩子还是照样伸手就去拿,这样久而久之就会成为别人的话柄。
我们楼下一个邻居家的小孩,特别贪吃,每次我只要碰到她,手里拿着一些吃的东西,她总会直接伸手就来拿。妈妈在旁边也只是笑笑,没有进行严厉的制止。我也不太好意思直接拒绝,就会拿出一些来分给她。后来我听到小区里面其他的人都在议论她,说小孩子习惯也太不好了,本来一点吃的东西没什么,但是伸手就拿,总是让人不舒服。
我家俩娃其实也贪吃,但是我总会跟他们说,到外面看到别人的东西,如果想吃就跟妈妈说,妈妈会跟你们买。但是千万不要直接伸手拿,或一直盯着别人手里的东西。如果别人主动跟你分享吃的,你们一定要说谢谢。除了吃食,其他像玩具之类的物件,如果小孩子想要,我们一定要给他们说,必须要经过别人的同意才能使用。用了之后,要礼貌的对别人说谢谢。这是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礼仪,在3岁多的时候,小孩子或许还没有这个概念,觉得别人的东西是不能随便拿的。
我们作为家长的就一定要给他们立下这个规矩,告诉他们伸手拿的习惯是不对的。别人愿意跟你分享,或者是帮助你,一定要懂得感恩。
枕边育儿寄语:
跟孩子做朋友固然是很现代和民主的育儿方式,但是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家长偶尔的独裁是被允许的。但有些规矩是孩子们必须要遵守的,在合适的年龄给他们立下规矩,让他们牢牢的记住并且遵守,对于他们以后的人生就只一个最基本的支撑。这样才能让他们成为更加自律和有修养的人。
高级育婴师,多平台邀约原创作者,一位西南大学儿童心理学专业的妈妈,专注育儿、孕期、新生儿护理知识分享!希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