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完了北大光华学院朱宁教授6年前的书《投资者的敌人》,其中有一章节讲到了一体化集团,即多元化的大...

最近读完了北大光华学院朱宁教授6年前的书《投资者的敌人》,其中有一章节讲到了一体化集团,即多元化的大而全企业,为什么估值低的问题。一体化集团要求投资者必须按照集团公司的架构在各个不同的板块之间进行多元化的风险分散。如果每个板块单独上市,那么投资者在配置资产时就会有更大的灵活性。此外就是业务板块太多,管理架构就更多,企业运营效率就不那么高。因此资本市场更相信自己可以在市场上建立更好的资产配置组合。

以前我也参考过雪球用户的文章,买入过中国建筑,很认同分业务打折估值,再相加,再保守打折估值的方法。现在看来还是太过天真。可能买入一家纯基建+中海外都比中国建筑好,而且配置比例可以自己调整。

$万科A(SZ000002)$ 也是一样,物流地产、万科物业、商业地产,都很有想象力,特别是住宅开发这块已经不贵了,其他业务板块就好像送的一样,但事实上我们也看到了,如此多的资源(包括自由现金流)都掌控在管理层手中,买入万科就是被动按照固定比例买入了一组资产,而且还不透明。事实上,万科的市值,从来都不像还有一个优质物业板块的样子。

至于最近十分看好的$新希望(SZ000876)$ ,也因为《投资者的敌人》这本书让我有了一些疑虑,从业务板块来看,他特别像一个海大集团+$牧原股份(SZ002714)$ 的投资组合,但是饲料业务因为水产饲料的比例过低,导致利润率不如海大集团,而生猪养殖因为自繁自养比例偏低,规模和质量不如牧原股份。我并不打算就此卖出新希望,但是我会以海大集团和牧原股份的估值水平作为新希望的参考系,即新希望两大板块的估值水平分别追近各领域的佼佼者,则可以切换到两个专一公司进行替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