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道家文化,领悟“天人合一”思想,寻求心灵之寄托

发布时间: 08-2916:39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

导语:喜爱喝茶的朋友想必用过三才盖碗,其集沏茶、奉茶、品茶于一身,可谓好看又好用。不过,很多朋友或许并未对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度的探讨。这三才盖碗乃是由中华民族先人们传承下来的一份文化价值极为丰富的瑰宝,其蕴含了中华文化中最为珍贵的道家思想。何为“三才”?天地人也,盖为天、碗为人、托为地,合起来即为人存于天地之间,上顶着天,下踏着地,堂堂正正立身于世。实际上,这根源是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这四个字对绝大部分国人而言当再熟悉不过,但是,对其核心思想和精神价值,真正了解的朋友未必很多。人们对其普遍的认识局限在“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这一方面。实际上,远非如此简单,它蕴含了世间运行大道,蕴含了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今天的我们,面临着快节奏的浮躁社会环境,了解这个思想可以有助于更淡定、更从容、更有规律的去生活。

01深刻内涵

说起道家,人们容易将其向消极避世的方面考虑,其实,这是片面的。古时,虽然儒家思想占据主流价值观地位,然而,道家思想并未被主流社会所抛弃,不但历世历代都有追求道家思想的君王,更重要的是其以一种更为隐蔽的方式融入到了儒家思想中,形成了儒道合一的价值体系。比如:天人合一。

1、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论起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中存在几种看法,曾经,人们追求改造和利用大自然,现在人们更渴望与大自然和平相处。这转变的背后源自人类对过度开发甚至破坏大自然而招致的各种后果有了新的认识,对自然界有了重新的定义

那么,在古代农业社会时期,人们是怎么对待大自然的呢?答案是和谐共处。熟悉中华文化的朋友都知道,山水画花鸟画乃是国画的主要组成部分,寄情山水、歌颂大自然的诗歌文章亦是数不胜数。甚至,大量文人士大夫把大自然看作是人生最终归宿,在脱离仕途后多会选择归返林泉

在古代,由于农业活动需要高度依赖大自然,故人们更愿意去守护大自然,而不是利用和破坏。此外,文人士大夫这一知识分子群体善于把仕途或者生活中的不愉快转移到对大自然悠闲舒适心境的追求上,因此,理所当然的更加“器重”大自然。相应的,与大自然和谐相待才可满足这些追求。

2、凡事遵循天道

“天人合一”思想更为重要和深刻的一重含义在于符合天道。此处的“天”解释为天道,即宇宙运行规律。《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法”做动词解,意为“遵守,顺从”,整句话即指天地人皆应遵从天道行事。

天道,直白的解释就是事物的本来样子,或者说是事物的原始运行规律。道法自然就是指大道规律符合事物客观发展规律。在此,道家主张不去过多人为干预,而是“无为而治”。

说到这里,想必有些朋友会想起西汉初期几代统治者以“黄老之术”来治理国家,其本质上就是以“无为而治”来休养生息,也就是遵守人类和自然的客观规律来发展社会和国家。这是一种细腻的治国之术,不主张进行大规模化的改动,而是在遵守基本规律的前提下进行自然性的调整。

02相处之道

人与自然如何相处,“天人合一”如何践行,此乃是关系人类未来命运的大事。事实已经证明,一味的对大自然进行征服和索取有着太多的弊端,必须寻得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不谦虚的讲,中华民族的祖先们在数千年以前就给出了答案,就是和谐共生

人们需要明白一个道理,即人类只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不可毫无顾忌地凌驾于自然大道之上。在人类发展过程中,需要利用大自然,更需要敬畏大自然,需要认识到大自然有其客观运行规律,这规律不会因为人类的干涉而改变。

当真正了解了自然的本质特征后,真正明白了天道的不可挑衅后,人类就会发现自己在大自然中的渺小,在宇宙之下的浅显。由此,人类需要对大自然怀有敬畏之心,敬畏自然界万事万物的自然属性,敬畏天理伦常的正常发展之道。人类更应该对大自然怀有感恩之心,感谢其对于世界发展做出的贡献,感谢其对人类的馈赠。当然,最重要的是,人们必须学会与大自然牵手,学会与其共存共生。

保和学士聊典籍总结:三才盖碗以亲切的形象向世人展示了天地人三者的关系,告诫人们要敬畏天地、依靠天地,要清醒的认识自己只是天地中的一份子,要有容纳天地间万物的胸怀与魄力。在面对大自然时,我们需要谦虚,需要自觉遵守自然规律和爱护其它生灵;需要在人生征途上严格恪守天道,不断锤炼品格与情操,不与大自然争锋,而是与古代先人们那样充分享受大自然,真心呵护大自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