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画家代表人物之——杨晋,画风细致明秀、层次过渡非常自然
杨晋(1644-1728)字子和,一字子鹤,号西亭,自号谷林樵客、鹤道人,又署野鹤,江苏常熟人。山水为王翚入室弟子,尝与绘圣祖南巡图颇精。晚年每多率笔,未免苍而不润,神气便少。然农村景物则颇工,尤长画牛,多写意,夕阳芳草,郊牧之风宛然在目,兼及人物写真,花鸟草虫。每侍翚出游,翚作图凡有人物、舆轿、驼、马、牛、羊等皆命补之。又尝摹内府所藏名迹,作副本进御。卒年八十五。
杨晋是清代宫廷画家,以画界画见长,他能恰到好处地发挥传统工笔界画的特长,把人工建筑的楼阁台榭及人物举止和天然山水景色紧密结合起来,在结构上作了极好的剪裁,满而不闷,画风细致明秀、娟丽清新,层次过渡非常自然。《石谷骑牛图》绘石谷悠然骑于牛背之上,神态安详平和,状写简逸传神。石谷即清代大画家王翚,也是杨晋的老师。
两牧童骑牛漫游于堤岸上,两侧杨柳依依,远山淡影低回,湖中群鸭游戏,天上飞鸿冥冥。这是清初“四王”之一的王翚弟子杨晋(一六四四至一七二八)笔下描绘的春天湖光山色的景象。
杨晋《仿古山水册》之《湖庄春晓图》(辽宁省博物馆藏)
清人秦祖永(一八二五至一八八四)在其《桐阴论画》中对杨晋的绘画赞许有加:“笔墨追踪耕烟,种种入妙,可称能手。”《湖庄春晓图》与他画的别具一格处,便是其画中添加的骑牛点缀。他所画两头水牛,昂首阔步于湖堤上,牧童一人扬鞭,一人手拉缰绳,欢快地对谈。鲜活的画面为杨晋的临古之作增添了生趣。此图作于清康熙二十八年(一六八九),时年杨晋四十六岁。
与此构思大致相近的是作此画之后的第二十六年,即康熙五十四年(一七一五)所作的《春郊牧牛图》,这一年杨晋年已七十有二。画中描写的季节仍然是春季,一童右肩挎着斗笠,伏于牛背上。水牛沿着土坡下行,望着左侧的青草与湖面。一株杨柳垂下绿丝绦,树梢上乌雀纷飞,湖面鸭群游动。与《湖庄春晓图》不同的是,画面并无青绿山水,多为一望无际的湖山平远,而且意境极为开阔,己意多于古意。秦祖永对杨晋作品曾做过这样的眉批:“古大家衣钵相传,如陈陈相因,有何趣味?盖守前人之法,浑化其迹,方能自立门庭。”在其晚年的画牛作品中,就可见其去古人较远,逐步“自立门庭”,在此《春郊牧牛图》中,便可得到印证。
杨晋《春郊牧牛图》,绢本设色,97.6厘米×49.1厘米(南京博物院藏)
杨晋另有一件作于清雍正五年(一七二七)、时年八十四岁的《溪畔牛趣图》,其画风与前述两画有所不同,赋色淡雅,以淡墨写松山,以浅褐色画牛。所绘牛在荒地中疾行,并无牧童相伴。作者题诗曰:“林下逍遥饱则眠,何人得似尔安然。因思昔日陶弘景,金作笼头不易牵。”陶弘景(四五五至五三六)为南北朝时期的医药学家和天文学家,在梁武帝时,曾辞官不就,为表心志,画了两牛:一为放牧于水草间,逍遥自在;一为头戴金笼头,被人牵绳驱赶。梁武帝见状,知其去意已决,遂允其归野。陶弘景以画牛明志的故事流传甚广,杨晋所画遨游于水草松山的水牛,恰似陶弘景的写照,更是杨晋的自况。
杨晋《溪畔牛趣图》,纸本设色,103.2厘米×51.2厘米(南京博物院藏)
在杨晋传世的作品中,尚有《柳塘春牧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牧牛图》(重庆三峡博物馆藏)、《柳溪放牧图》(江苏常熟博物馆藏)、《柳堤牧牛图》(无锡博物院藏)及《山水花鸟图册》之《牵牛图》(上海博物馆藏)等,都是以“牧牛”为主题者。在其传世作品中,尚有一件作于清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时年五十六岁的《石谷骑牛图》,就是完全与“牧牛”主题截然不同者。该画是为其师王翚写照,所绘为年已六十八岁的王翚头戴斗笠,骑着水牛行进于荒草野地间,牛背上披着一件蓑衣。此画的意境,似在刻画其师逍遥世外,不流于俗的形象。
杨晋《石谷骑牛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杨晋的画牛在其时独占鳌头,据说其师王翚山水画中的牛、马等,均由杨晋代笔,足见其画牛确乎技胜一筹。从早期的《湖庄春晓图》到晚年的《溪畔牛趣图》,是由入世到出世的渐进与嬗变。在杨晋画牛诸图中,有积极进取、反映儒家思想的“宁戚饭牛”,亦有解甲归田、反映道家思想的陶弘景式放牧图。虽是画牛,或正是其思想和人生裂变的象征。他曾追随王翚画山水,深入其堂奥,且多为王翚作品补笔或代笔,未能脱其桎梏,为后世所訾议,但唯独在画牛方面,独辟蹊径,在王翚之外,别开一新天地。
杨晋-花鸟十二开作品
清廷画家 杨晋《仿古山水册》
清 杨晋《唐解元诗意图》
杨晋 唐解元诗意图
绢本 35X195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画卷左上唐寅的题画诗句“东向柴门对碧溪,渔庄蟹舍路人迷。苍茫烟水总前景,日出三竿唤竹鸡。”为题材。
本幅平远构图,描绘了一幅江南山水的诗意画。画中农村景物写意,人物写真,花鸟草虫,夕阳芳草意境深远,远山起伏,湖光粼粼;山坡下竹篱茅舍;柳岸边微风摇曳,小舟上渔民捕鱼,乐而忘返;用笔以淡笔渴墨勾轮廓,稍作皴染;树叶以夹叶法绘制,虚实相间,自然天成。
纵观全画是一幅恬静雅致、祥和安乐的江南水乡生活的再现,此为其难得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