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刚烈的一首《沁园春》,作者以身殉国,全词催人泪下!
世人皆赞伟人的《沁园春·雪》大气磅礴、天下无双!其实,就《沁园春》这个词牌而言,还有许多独特作品,比如宋代名将——谢枋得,就曾写过一首极其刚烈的《沁园春》。
谢枋得是江西弋阳人,其伯父谢徽明抗元战死,其父谢应琇因忤贵官被冤枉死。谢枋得由母亲桂氏教养,自幼聪明过人,文章奇绝,学通六经,时人称赞曰:“每观书,五行俱下,一览终身不忘”。
宝祐六年(公元1258年),蒙古军大举攻宋,谢枋得被朝廷任为礼兵部架阁,负责招募士兵,筹集军饷,保卫饶州、信州、抚州这三个地方。谢枋得变卖家产,八方奔走,经他多方筹措,共招募了一万多人。
但是,当时的丞相贾似道奉行投降政策,向蒙古军进贡求和,加上蒙古大汗蒙哥刚死,内乱发生,忽必烈答应了条件,率蒙古军北撤去争夺王位。
蒙军刚撤,贾似道就开始行“打算法”(注:这是景定年间贾似道所推行的挽救南宋中央财政危机和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之一),诬陷各地抗蒙将领贪污军费,逼他们破产赔偿。
谢枋得极为愤慨,也对时局失望至极,景定五年(公元1264年),他在建康当考官时,便以贾似道政事为题,言“兵必至,国必亡”。指出贾似道“窃政柄,害忠良,误国毒民”,为此,他被贬官,谪居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县),直到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才被放回家乡。
此后的八年,他隐居弋阳的家中。这期间,他闭门讲学,向弟子宣传爱国思想,并鄙视权贵,足迹不入豪门。
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蒙古改国号为元,不久后,元军大举攻宋。由于南宋最高统治集团畏战,左丞相留梦炎弃职逃跑,兵部尚书吕师孟降元,其他不少封疆大臣和前线将领也纷纷投敌,大片国土沦丧。在此国家存亡关头,谢枋得只能独自率兵与元军展开了一场血战,终因孤军无援而失败。
谢枋得逃到福建后,曾长期流亡在建阳一带的穷山野岭之间,生活极其贫困。他每天穿着麻衣草鞋,面向东方痛哭,藉以悼念已亡的故国,坚决不做元朝的顺民。
寒食节这天,谢枋得路过郓州,写下了这首《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南宋·谢枋得
十五年来,逢寒食节,皆在天涯。叹雨濡露润,还思宰柏;风柔日媚,羞见飞花。麦饭纸钱,只鸡斗酒,几误林间噪喜鸦。天笑道:此不由乎我,也不由他。
鼎中炼熟丹砂。把紫府清都作一家。想前人鹤驭,常游绛阙;浮生蝉蜕,岂恋黄沙?帝命守坟,王令修墓,男子正当如是耶。又何必,待过家上冢,昼锦荣华!
全词咏寒食所感,上片感慨自己飘零天涯,十五年来不能祭扫祖茔,曲折地表达了对元朝统治者的怨愤;下片宕开一笔,借道家之说表达以死报国的社志,以及不屈仕于元人的民族气节。全词慷慨悲歌催人泪下。
后来,谢枋得被捕后,拘留于悯忠寺(今法源寺),见壁间有曹娥碑,哭泣说:“小女子犹尔,吾岂不汝若哉!”并进行绝食斗争。留梦炎派人拿了米饭药汤请他喝,他一面怒骂,一面将药罐拂在地上。四月初五,谢枋得在悯忠寺绝食五天,终于为国尽节,至死未降为元臣。
读书狗子
每天一首古诗词
唐诗|宋词|古文|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