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情怀】​侯满喜:爷爷

 爷   爷
文/侯满喜

一提起爷爷,我就想了那个身体佝偻,步履蹒跚的身影,想起了他任劳任怨,毫无计较的性格,想起了他勤劳节俭,艰苦度日的习惯。
   我的父亲十岁丧父,在他十几岁时爷爷招亲与奶奶成家,可只打记事起爷爷和奶奶就一直是分开住的。老院东房一共三间,一个屋门进去,中间是大厅,南北各有一个小屋,爷爷和奶奶每人住一间。爷爷每天早出晚归给生产队做活,没见奶奶下过地。当时家里七八口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我们兄妹四人,三个大人干活,每年干下来,都不属村里的缺款户,现在我想起来,与爷爷的整天劳动分不开。爷爷木讷寡言,但他却十分勤劳。在我的记忆里,他总有做不完的活,实行责任制后他除了下地劳动,就是上山砍柴,割条编筐。爷爷编筐手艺不高,他编的筐子拿到集上,问的人都不多,但他仍然不停地编、卖。他劳动不分时间,没有节假日,不分白黑天,有时到山上砍柴,喝泉水,住山洞,一停就是两三天。家里人习惯他这样,也就没人为他担心。
记得有一次,大概是农历的八月十二、三吧,那天我正在家吃饭,忽然进来一人,开口就说:“你爷爷在山上滚坡了。”我一听这消息,脑子“嗡”的一声,眼前一片漆黑。爷爷那时有七十来岁,从山上滚下来,还能有好吗?我马上叫上几个邻居和亲戚,找来一副担架就上山去抬爷爷。走时几个年老的邻居还不住地叮咛:“回时把老人脸捂好,死人不能见天”。一路跌跌撞撞,也不知怎么找到山上的。记得进了半山腰一户人家,进去一看,屋里一片昏暗,爷爷躺在人家炕上,满脸是伤。与爷爷四目相对,我的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爷爷强笑着说:“哭什么,憨娃,我这不好好的吗?”爷爷那次从山上回来,在家躺了半个多月就又开始上山割条编筐了。
  爷爷吃饭从不计较,好也行,歪也行,多也行,少也行。有时上山,他一天不吃饭,都没听他说过饿,回来后,吃一盆饭,也没听他说过撑,他就是这样一个人。生产队时他给队里种过瓜,在瓜地里干活,他是没白天,没黑夜。记得那时经常给他送饭,大热天他老在瓜地蹲着,后来落了个腰痛和眼痛的毛病,佝偻着腰,迷糊着眼,让人一看就觉着心酸。没事时,和爷爷坐下来闲谈,爷爷对自己的生活从没一点抱怨,他是个粗人,是一个干活人,他就情愿这样欢欢乐乐,老老实实地干下去,直到生命结束。而今爷爷去世已三十来年了,想起他,我就想到他的勤劳,他的俭朴;想起他,我就觉得喉咙哽咽,眼眶含泪。
爷爷,我的爷爷啊,您真的是没享过一天清福,真的。
      【作者简介】侯满喜  山西新绛人,教育工作者,闲暇写些短文,聊以自慰。

       终审编辑:施静云
       排版编辑:余  萍

顾    问 聂鑫森

湖南省作协原名誉主席
主   编 陈小平
副主编   李秀珍
刘金龙(兼诗歌组长)
执行主编 丁村
编辑主任   王建成(兼小说组长)
副主任    施静云(兼散文组长)
编 委   马发军 史寿林   孙成纪
朱玉华   刘金龙   陈 乐
陈贤东   陈   缘   余 萍
杨天营   杨胜彪   杨军凯
郭良美   皇 甫   彭太光
潘政祥   袁晓燕   朱吉述
乡土文学创作研究中心
乡  土  文  学 社
《 乡土文学 》 编辑部

长期法律顾问 陈戈垠 律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