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古城西南的白云寺
白云寺坐落在平遥县城西南19公里的卜宜乡梁家滩村西,居宝峰山之阳,依山筑基,就岩起屋,南北高差30米;四进院落,层次有致,衢道能上下,迥廓可周旋,六十间屋宇,尽藏于出坳丛林之中。
平遥白云寺旅游开发公司杨忠义董事长告诉记者,白云寺古称西域寺,相传创建于唐代,明嘉靖十六年(1537)始重修,尔后历经9次增补修葺,从而造就出一座汇集明、清及民国3个历史时代之建筑特点的山坳古刹。
白云寺寺院总面积7792。6平方米,建筑面积2895.2方米,坐北向南,山门外一双古槐并立,四株老柏参天。纵轴线南端,坐三孔高大的窑洞,正中辟为山门,上有春秋楼三楹,
四檩硬山加前廊,内塑“关帝”等圣像三尊,碧彩金桩.春秋楼两侧原有钟鼓楼, “文革”期间被毁。第一进院的高台基上为南殿,东、西矮墙间有什锦门通跨,每跨院内除窑洞三间,尚有小门通中院。南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七檩前廊式,硬山顶,“补盖”于明代,重修于清乾隆年间。殿之前檐施石柱,隔扇门窗,苏式彩绘,画轴式壁画,殿中央,弥勒佛与千手观音相背而坐,北出南殿即是中院,中院花木繁盛,四方锢封,有东、西廊窑各五间,加前廊,正面高台基上有正殿窑七孔,十字式,内供释迦牟尼,佛像高逾两米,佛龛背后,有小门,出小门踏阶数级,回首可见通向窑顶的八字台阶,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在窑顶上建观音阁三楹,硬山卷棚顶,六檩前后廊式,隔扇门窗,苏式彩绘,中央置佛阁,阁内韦驮面壁而立,双手合十,观音像朝南,结跏趺而坐。观音阁北望后院,阁正面台基上凿石成窑,接以砖洞,是为僧房,僧房计窑洞三孔,本世纪六十年代失火,毁其前廊。台基下,东、西绕以禅窑各三间,加前檐。禅窑之南有肋门,出东肋门,即月明沟畔核桃园,西肋门外,石鹿泉水绕山巅,一股溪流穿过廊窑后擘而进厨下,好供造饭。背水北上,草丛间有小洞可入,乃上院西耳殿之门道。
上院,即后院僧房以上,古佛殿之所在,古佛殿旁有东、西耳房,前有东西配殿,各一大间,皆木结构平顶房。古佛殿为十字式窑洞五孔,殿宇高大,无前檐,砖砌的前檐墙模拟西方古典建筑的构图手法,明间开半园旋门洞,次、稍简筑木梳背式窗户,在旋洞两侧设壁柱,形成西方“旋柱式”墙面,在砖砌的柱头上,雕“青狮”、“白象”、“日”、“月”:檐壁上砌出直线组成的几何图形,刻“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圣中圣”、“天外天”等隶体大字,平柱上刻楹联:“众善奉行,万缘尽净,诸恶莫作,一性园明”。据碑记而知,古佛殿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 (1864),重修于民国十九年(1930),殿内供“三身佛”、“四大菩萨”和四供养菩萨,十一尊像皆成型于民国年间,住持僧人印聪法师及信士郭生荣先生主持整修白云寺.寺院内,今存明代碑一通;清代碑七通。古佛殿后,一株苍老的古松,笔挺于山巅白云间。
白云寺,向有禅宗亲临济宗派僧人住持,“文化革命”中僧人被迫离寺,佛物失散甚多,1991年,平遥县佛教协会进驻寺内,并有僧人复入;1993年,平遥县文物局会同平遥县文物之友协会组织募捐,耗资十余万元,复修僧房前檐,修补古佛殿两旁之耳殿,正殿之稍间。1996年平遥县佛教协会自筹资金翻修南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