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点名,没你不行”,最新一轮人口普查目前正在全国启动。
↑ 民国身份证
开始以为简单容易
现代社会,人们最熟悉也是最离不开的东西可以说是居民身份证。73年前,当时的国民政府也曾经发过身份证。1945年8月15日,日本人投降,漫长的抗战年代结束了,国人无不欢欣鼓舞。蒋介石一直以“攘外必先安内”为策略,外患结束后,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安内。1946年5月,战时政府从陪都重庆回迁南京,立即“主营安内”,政府决定给年满18岁以上的中国国民颁发“中华民国国民身分证”,先是为推行“选举各级国民代表”做准备,蒋介石为了表明国民党统治中国合乎法理以及中国从战争状态转入“民主建国”时期,决定要进行全民选举,而选举前必须对参选的国民进行身份确认,同时为成年国民颁发身份证明。同时,发放身份证也是政府为防范动乱的方法之一,发证时除按照户籍法的有关规定外,还要遵照内政部“防奸究特别通知”事项办理。当时规定有两种人没有资格领取身份证,一是受刑事被褫夺公民权利者,要等其刑期届满才能发证。二是在抗战期间有汉奸嫌疑者,在未判决之前也不能领证,免得身份证“被奸人利用”。
↑ 一个在填表的市民
1947年初,广州市政府计划对户籍人口管理进行较大力度的整改,当时准备做的事情有全市户口大清查、为每家每户更换新门牌,同时也开始为市民制发国民身份证。广州市正式发身份证是3月4日,市府民政科第一批印制好了40万个身份证,开始市府对发证一事不以为然,计划用1个月时间完成全部发证事务。谁知此事并不是想象那么简单,身份证分为“公务员及其眷属”与“普通人民”两种,公务员及其眷属由市政府内部发放,从接受申请到核实身份,手续程序比较简单。但普通人民的申请就繁杂多了,市民先要到区公所口头申请,区公所派人查明其户籍情况,再填写市府发给的表格,经“复核无讹”,盖章发还,申请者凭此到区乡公所领取证件。由于那时候时的物质条件十分有限,国民身分证只能以纸质铅印而成,上面的项目却十分繁杂,其他不说,如在一4公分高、8公分宽的纸上贴上2寸半身照片,照片右边的“指纹符号”栏下,标明右手、左手,和双手五指的栏目,如果指纹为“斗”(指纹呈园圈形没有开口),就在该栏目内画圈;如果指纹是“簸”(指纹有开口者),在该栏目内打叉,便于检查身份时与持证人10只手指对照。为什么要这样复杂呢?因为当时在中国照相业仍未普及,特别在农村地方,农民可能一辈子都没有照相的机会,所以在发证的时候,遇没有照片者就必须检验指纹并作记录。
↑ 民国身份证
当时规定,对流动人口不予发证,因有关申请身份证的办法规定须在本地居留6个月以上时间的人才能领证。而广州的流动人口多数是过路探亲或经商者,属暂时性质。虽不能领证,但政府仍要求外来人士到达广州市后,无论时间久暂,都要到保甲长那里申报,方合手续。此外,对户口迁出迁入者,也要领取和检验身份证。市政府规定:“市民凡申请户口迁出区域者,必须先领身份证。才能领迁移证。凡申请迁入某地户口者,也需先缴验身份证,然后才能居住,并由该区乡公所将原证住址番号改正及登记入册。从外地迁往而曾领用国民身份证者,应提出有关身份的证明文件,并于申请户籍登记时,同时请领国民身份或觅铺担保。领证之难如上青天
从3月开始,时间过去了3个多月,尽管有各区乡保长宣传解释,但不少民众多持观望态度,市民得知公务员领证由机团统一办理,方便快捷,他们却要亲自前往申请,之前还要自己掏钱照相等等,手续烦琐。郊区一带的农民,对他们来说,照相还要入城,有些甚至不知道照片为何物,所以不少人认为政府此举简直是无稽无谓。6月,市政府再次贴出公布,规定年满18岁者一率到当地区乡公所登记办理。时至7月下旬,政府竟然公布全市已经发放了50万个身份证,并打算7月底截止。此说引起了民众恐慌,全城轰动,因为多数市民都未拿到自己的身份证,无奈之下政府宣布截止时间延期。
↑ 市民听取投票规则
8月24日至9月7日,是市参议员候选人登记日期,按规定凡参加参议员竞选的候选人都要携带本人国民身份证及区公所户籍证明书到市府礼堂内的选举事务所登记。市府宣布在选举人登记期内停止发给身份证,许多市民因未能领取身份证而丧失选举权感到惶惑,认为这样的选举并不公允。不少市民反映他们填表交保甲长,或直接送到区公所,但却如石沉大海,一直未能领到证件。几个月来,亲戚朋友见面的第一句话是:“你领佐证未?”8月23日,市参议员选举事务所召集工商团体代表开会,与会代表一齐取笑早前政府说发出50多万个身份证,代表们互相询问,却无一人领到身份证,会上大家议论纷纷,指责身份证发放一事弊端无数,疑惑颇多。由于政府公布的数字与实际出入很大,难怪有人讲风凉话:“市府发出的身份证,十人已有九人领到;市民领到的身份证的,十人只得一人,这个统计数字不知是市府弄错了,还是市民健忘了?”本来以为简单发证一事却弄出了大问题。
↑ 投票情形
9月,市府说已将60多万个身份证发还各区公所,但区公所却说仍未收到,两边不认帐,互相推诿,于是市民概叹道:“领证之难如上青天!”此时当局又发出严禁买卖身份证的公告,原来身份证还可作为货物,有人屯积?有人买卖?民众疑惑重重。广东又发现全省各地经办人员有故意留难勒索者,企图中饱私囊。于是省府发令:民国身份证,每人一份,工本费每份50元至100元。若工本费超过百元者,必须经县市参议会同意,方得征收。由于发放身份证过程谜团多多,市民没有身份证便没有资格参选,一度流传暂缓市参议员的选举。果然不出所料,9月8日,市府宣布,市参议员的选举推迟到明年1月。市府民政科也出来说话,凡未领身份证者可继续向各乡公所申请。看到政府因为身份证问题推迟选举,市民讥笑道:“这样看来,身份证的发与不发,纯粹是为了选举,而不是为了身份啊!”10月,市府重新为市民发放身份证,呼吁未领证者到各乡公所补办申请手续,并警告说如不申领,将来检查身份证时,必将拘罚。
两次投票民望大跌
广州市民领到国民身份证的第一次使用是在1947年11月21日至23日的国大代表选举。为争取更多人参与,市府做足功夫,出动宣传车巡逻市面,用喇叭呼吁市民凭身份证到区公所领取选举权证。最后政府公布全市合格选民是73万多人,发出选举权证63万多张,投票后回收48万多张,当局声称投票选民达八成以上,此说实属夸大其词。事过两月,即1948年21日至23日一连三天的立法委员选举,尽管市选举事务所分别在德宣、小北、惠福等区共37个地方设置投票所方便市民投票,至26日打开全部票箱统计,只收到24万多选票,刚好是政府上次公布参选人数的一半。短短60天时间,投票率迅速下降,可见政府的民望大跌,人心顿失。而随着立法委员选举的收场,困扰全市的“马拉松式”发放身份证的问题也算是结束了。
↑ 报纸号召市民迅速登记领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