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我爱读书”的错觉,在真实的世界中体验人生
01
我有一个朋友,非常有个性。比如,她从来不加进任何群,不管是为了面子还是工作或者学习的必须,都一概拒绝,理由是"不喜欢被打扰";她经常发朋友圈,说自己最开心的事就是一个人在家里安静的读书,关于读书的享受,她有很多美好的描述,看得出这确实是她热衷的事;此外,她不怎么喜欢和人聊天,如果谁给她打电话时间稍微长一点,她就会告诉别人"我觉得被打扰了",她的闺蜜如果想去找她,大多数情况下她都会找个理由推掉。
她有一份不错的收入,而且一个月只需要在家里集中工作十来天,不需要天天出去朝九晚五的上班,满足了自己不愿和人打交道的需要,剩下的时间,她大多用来做"有意义"的事,比如窝在家里整天的看书,很少娱乐,很少八卦,很少追剧,因为这些事"都对提升自己没有帮助"。看上去,她的人生既有意义有很高效。
不过,从一个"心理脑"的角度去看,似乎还是有一些问题。
知乎上有一个高热的问答:"哪些素质很重要,却是读书学不来的?",下面的回答有近3000个,其中很多都写的精彩绝伦。在我看来,如果一个人过分强调某事,哪怕是公认的好事,比如读书,都是值得商榷的。我认为这个朋友最大的问题,大概就是无法在"关系"中获得成长。
她经常问我:为什么你的悟性这么高?是不是因为看了什么书?我的回答是否定的,看书,或者说提升认知只是一人成长的一条捷径,但并不是唯一途径,而且如果这条捷径用不好,可能反而会起反作用。所以,读书很重要,非常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事。
更重要的是什么?我认为是"体验",也就是和这个世界发生真实而深刻的链接。事实上,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深层次的动机和需要,看书也不例外。但是任何行为都可以分为建设性和非建设性的,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单纯的评判一个行为是好是坏,孰优孰劣,本身没有多少意义,有意义的在于行为的动机和需要,是满足建设,还是用于防御。在我看来,这位朋友的看书行为属于后者的成分更多一些。
02
哲学家马丁·布伯在他的著作《我与你》中,把"关系"分为了两种,一种是"我与你",另一种是"我与它"。
当我把你视为实现我的目标的工具和对象时,关系就是"我与它";当我放下了自己的预期和目标,带着我的全部本质与你的本真相遇时,关系就成了"我与你"。
在马丁·布伯看来,我们必然是处在"我与你"和"我与它"的双重世界里,为了我们自身的存在,我们会不断的构建"我与它"的关系,利用其他客体为自己这个主体服务,可是如果只有这个关系,人就会迷失,所以也需要体会"我与你"的关系。而且,马丁·布伯还认为,"我与你"的关系是"瞬间即永恒"的。
我这位朋友与书本的关系,应该是"我与它"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书籍对她而言,是能够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所知更多的工具,但带着这样的目的性,看书时就必然会受到"功利心"的影响。缺少了"本真对本真"的相遇,所吸收和消化的内容就会十分有限,很多"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就发生在这样的情况之下。
人生常常是一场悖论,目标感对于一个人的效能实现十分有意义,但是我们又常常因为目标而错失了更多的内容。在我上课时,我的老师将这种状态称为"恶狗扑食",当一条狗的眼里只有眼前的食物,所有的心思都用来吃掉那盘餐食的时候,它就注定会错失其他也许更有意义的东西。专注产生效率,但是却会让人的注意力狭窄,这的确是一对现实的悖论。
03
为什么知道了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十分简单:我们的一生是由无数个选择构成的。而人在作出选择的时候,往往是非理性的。这也许是人最大的弱点:人是受情感驱动的,因而也是脆弱的。你读了再多的书,学会了再多的道理,在你面对实际的困境的时候,往往派不上什么用场。
这个道理在我这个朋友这也很适合。
她看了很多书,懂了很多理论,但是如果不把这些理论真正用于实践,就会知行不合一。
在生活中,很多焦虑的家长也面临相同的困境:看了很多家庭教育的文章,懂得了很多道理,也知道怎样做对孩子是伤害小的,但事到临头,就是做不到。
乔纳森·海特在《象与骑象人》中,把自我分为两部分,一个是感性的自我,另一个是理性的自我。他用大象来比喻感性自我,而理智则被比喻为骑象人。貌似骑象人骑在大象的背上,手里还握着缰绳,好像可以指挥大象,但事实上,和大象相比,他的力量微不足道。一旦和大象发生冲突,比如大象想去左边,而骑象人想去右边,那通常骑象人都拗不过大象。
我这个朋友总是抱怨自己在心理学的道路上进步缓慢,在我看来,主要原因就在于她虽然看了很多书,懂了很多道理,在平时做事也颇具目标性,但终归还是很难克服自己内心的大象的影响。因为情感的影响才是改变的动力,而理智只能提供方向。
"大象"受到情感的驱动,同时,更受到经验的限制。这是很多"知行不合一"的根本原因所在。当一件事发生的时候,我们最先体会到的是感受,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存储着各种应对感受,尤其是不良感受的经验,这些经验大多数是防御。当心理的防御机制被启动,我们就相当于受到情感(感受)的支配,按照过去的经验行动了。
在"正念"心理学中,非常强调"此时此地",还有我们平时说的活在当下,它们共同表达的意思都是"不要被过去限定了现在"。
我这位朋友有过心里不舒服来找我倾诉的经验,每一次我让她谈一谈此刻的感受,她都很抵触,不愿意深入,这其实就是防御机制在发挥作用。而防御,是很难自我消除的,这需要专业且高明的咨询师,在建立了深层咨询关系之后才能让对方打开心扉。
04
书籍中充满了先贤的智慧,但是书籍却永远无法提供第一手的体验。就像书里的描述告诉你喝一杯冰水是多么的沁人心脾,多么舒爽,你看了那些精准的文字,就好像自己喝到了夏日里的那杯冰饮一样,但是,这种体验却无法提到"直接喝一口"的感受。
所谓"真实而深刻的链接",就和亲自喝一口冰饮异曲同工。只有发生深刻而真实的体验,才能对一些道理有深刻的认知。
读书最大的误区,就是以为读书可以替代阅历。
就一个人的心理世界来说,ta的人格在关系中形成,在之后的关系中被照见和体现,但若想得到根本的修复,却仍需要在关系中疗愈。
读书和体验,永远是互补的关系。如果把自己特别爱看书当成一件有优越感的事,其实就相当于是陷在自己的自恋中,以虚假的幻象构建了一个防御的环境——在这个环境里,"书"只不过是隔离真实关系的掩体。所以很多时候,读书,或者说埋头于读书,其实是一种逃避恐惧和风险的行为。在书里面,你永远安全,永远不用被卷入现实的风暴。也因此失去了真正磨练自己的机会。
更甚者,它还会给你这么一种错觉:你读过了许多故事,自以为明白了许多道理,这会带给你心理上的优越感,却忽视了自己"知其然,并不知其所以然"的真相。
真的勇士,敢于踏入自己的"非舒适区",这个非舒适区,指的是心理和经验上的,在关系中真正修炼自己。正如一个人隐居南山独自修行听上去很美好,但是真正的修行却在闹市中一样。
05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事实上,不经思考的读书也毫无意义。
与现实世界发生深入的链接也好,洞悉自己的情感支配原理也罢,这些内容都需要经由思考才会让自己的认知变得更深刻和准确,才能把书本的东西,真正变成自己的内容。
但是生活中很多人都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人云亦云的转载,缺少思辨的吸收,甚至以博闻强记作为炫耀的资本,这些读书,可能还不如不读书。正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
读书是指导生活的方式,是为我们提供更广阔视角的可能,同时,也是站在先人智慧的捷径。虽然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一个人书读的多了,也会潜移默化的渗入自己的血液,成为自己灵魂的一部分,但是,被动吸收和主动思考之间,还是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每一本书,都是作者在用他的方式向你输送他的人生观和经验,所以,我们要看一看作者这发生了什么?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体会?他的这个认知具有普适性吗?跟我自己的生活有哪些相关的联系?带着思考去读书,比匆匆的浏览一本书要高效的多。
现在很流行读书打卡和晒出自己一年又读了多少本新书,但我觉得,一本深刻的书反复读,在你不同的年龄段读,拥有了不同的人生体会之后读,效果都不一样。真正的好书,值得一读再读。而所谓的一读再读,其实就是加入了新的认知和思考、实践和问题的读书。正如任何一件事都不止有一个维度一样,一本书也有很多维度,每一次打开,都有可能看到之前遗漏的部分。
【写在最后】
读书,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之一,但除了读书,还有很多美好的事情等找我们去做。音乐、艺术、体育都能极大的滋养人的心灵,和人交往,同样也是最滋养人的方式之一。
很多时候,我们对事物的理解都太过单一,比如体育,只能理解到锻炼身体这一个层面,事实上,以体育人,其意义重在"育人",而这一点却被很多人忽视了。
所以,我很赞成周国平老师说的"终身的自我教育者"的说法,万事万物都是我们学习和成长的场域,或者这样说,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