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之谜:每个成人内心都有一个小孩,都曾是小孩,都要养育小孩

在我刚学习心理不久,老师就说了一句话:佛渡有缘人。当时我只是理解了这句话的表面意思,随着认知的提升,理解力的增加,再回头看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今天和朋友A聊天,谈到另一个共同的朋友B,A对B的评价是“小人”,A说:你太单纯,小心被B利用,在她面前说话小心点。继续和A聊天,她谈到自己从内心深处认为世间凉薄,除了自己的亲人,剩下的人与人之间都是利用与被利用关系,有利益则合,无利益则散。

A酷爱历史、厚黑学、权谋学,也爱学心理和佛法。她问我:你怎么看我的人生观?我想了想回答说:我跟你有一点不同——在内心深处,我认为世界是美好的,人与人之间是可以真诚的,人世间美好的产物都来自于深度关系。所以,我希望能将自己身上的防御卸下的越多越好,这样,我就能更真实的和这个世界发生深度的链接,去体验美好了。

A问我:你觉得我的“问题”出在哪?

我说:防御啊。从内心深处构建的依恋感不足,安全感不足,所以对世界的底层认知是带着警惕和防御的,结果就是无法体验世界的精神层面的美好,更多的将人与事“物化”为利用与被利用的工具关系。

A说:从理论上我明白你说的,但是潜意识做不到。

A又接着问我:你说这世界上有一点防御都没有的人吗?

我说:没有。防御是人自发的心理机制,每个人无时不刻都在使用各种防御机制,用防御来保护自己,但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同时受到防御的制约。我们只可能尽量的觉察防御,减少过度防御对自身带来的伤害。

和A 聊完,我想起精神分析课上,我的老师讲到的关于婴幼儿依恋关系的内容——时间性。一个人的精神发展是具有时间性的,在3岁之前,人最底层的安全感和依恋关系基本构建完成,6岁,基本人格确立。这些内容,如同一个人精神世界的根基,牢固难催,想要后天弥补和改变,几乎不可能。换言之,人的成长具有窗口期,一旦错过,只能部分修复,而无法复原如新。

就像我的这位朋友A ,她生命构建的底色就是黑色的,缺少安全感的,所以她的内心最深处,对世界的构建,也是黑色的,充满恐惧的。她考了很多证书,很能挣钱,工作能力很强,但是依然有很多痛苦。

这是因为挣钱是为了保护自己,工作是为了保护自己,生孩子是为了和世界有最可靠和最深层的链接,在亲密关系里极力“作”、对老公怨恨、抱怨......所有这一切,都只是想要弥补自己早年缺失的安全感。

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一切——按世俗标准评定的优秀、独立,其发心,都是为了防御,同样,那些“作”、痛苦,也是因为“求而不得”的防御。

她学了很多东西,包括心理、佛学、国学、易经等等,这些只能部分解惑,但最根本的东西却弥补不了。

我跟她说:最难的恐怕还不在于放下防御的具体操作,而在于根本不敢、也不想放下防御——因为只有提前准备才让自己觉得安全,只有掌控一切才有安全感,在这种情况下,谈放下,怎么可能?

在学习心理的道路上,我学习的速度更快一些,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都认为这是源于我悟性高、领悟能力强。不过后来我发现,这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真正的原因在于:我的基础安全感构建的比较完整。

虽然在成长过程中也有缺损,父母不恰当的抚养方式也带来一些伤害性的体验,但是整体来说,基础构建是牢固的,安全感充足,在内心深处敢于信任和付出。

意识到这一点,对于我打破自恋,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在此之前,我一直引以为傲,认为自己勇敢、敢于面对生活的本质,敢于自我剖析、不怕自我否定,我无形之中给自己设立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孤勇又充满悟性”的人设,周围的人也纷纷这样称赞我,但最后,我发现,这一切只是一个肥皂泡。

从某种意义上说,成长,就是一个不断戳破幻象,戳破人生肥皂泡的过程。

自从我戳破了自我设立的人设之后,我才真正踏实了下来,没有那么多自我骄傲的东西,看问题时,才变得更客观、更精准、更犀利。

后来,很多人都说起了我的变化,在别人的口中,我从“高傲的”、“高冷的”,变成了“平易近人的”、“接地气的”。

所以,一个人早年的经历是多么的重要——这也正是现在社会上进行家庭教育科学理念科普的真正原因。很多人认为讨论原生家庭是在推卸责任,其实讨论原生家庭,对于在这个环境中受到创伤的人来说,是疗愈自我的过程,而对于新手父母来说,是充分认识父母的养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到底有多么巨大,从而成长自我,给孩子构建一个科学的抚养环境的问题。

正如心理学家施琪嘉所说:“童年创伤的代价是对爱一辈子的渴求,除此外,别无他求!”

在我看来,在众多的心理流派中,最深刻的理解这个话题的,非精神分析莫属,弗洛伊德构建的“潜意识”、“防御”等概念和系统,对于人从最本质的方面理解心理构建,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有效拓展了人们的意识范畴。从某种角度说,一个人如果没有学习或了解一些精神分析的内容,那么看世界的眼光就多少会少了一些通透和犀利。

在此,我推荐一本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由当代资深精神分析师罗尼▪索兰博士所著的《童年的秘密》,著名心理学家曾奇峰这样评价这本书:“这是一本以精神分析理论和实践为基础的真正的育儿百科全书。以往的育儿书籍,经常是给予直接的知道,有使”知其然“的实用性,但却没有”知其所以然“的思考和领悟,所以显得局限和僵化。最重要的是,这本书的内容可以帮助已经成为父母者继续成长,这个成长的价值,高于一切知识和方法。”

成长的价值,高于一切知识和方法——这句话重于泰山。

很多人在我的育儿文章下面留言:说了半天都是废话,你倒是直接给个方法啊!面对这样的留言,我会知道这是一个缺少耐心、人格发育不够成熟的人的诉求,虽然他们也有希望养育好自己孩子的愿望和诉求,但却大概率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对于一个人来说,最大的效能在于“心想事成”,也就是说,自己目标和行为的匹配度——大部分人,都只有目标却没有行为的有效性,换言之,没有实现目标的方法和能力。对于父母来说亦是如此。父母爱孩子,希望孩子好的初心,大部分家长都没有区别,但是在具体的养育过程中,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父母的人格——父母自身人格的成熟程度,决定了对理论理解的精准程度,也决定了在实际操作中“火候”的把握,精准的程度。

其实这句话不是曾奇峰说的,而是自体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科胡特说的。他的原话是:“父母是什么人格的人,远比父母做了什么事更加重要。”

我的心理老师在教我们心理咨询技术的时候,也曾经说过一句类似的话,他说:相同的技术,在不同的人格下,使用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光学技术没用,你们必须要修炼自己的人格。

《童年的秘密》这本书,在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里面有很多精神分析晦涩的名词,尤其是开头部分,对于没有精神分析基础的人,阅读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可以先放下那些专业的名词,坚持看下去,同样会很有收获,对于对精神分析感兴趣的人,对于有想要解决自己育儿困惑 的家长,都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书籍。

在这本书里,作者主要对3岁之前,口欲期和肛欲期的婴幼儿的发展,确实如曾奇峰所说,是“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但是对于3岁以后儿童的家长同样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如果早年没有给到孩子高质量的陪伴,那么在后面也需要照着这个方向去弥补。

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很多人把“知道”、“了解”当成“自己已经懂得了很多道理”,这其实是一种自我中心式的认知陷阱,只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知”,才是真正的认知反转,才有可能真正的从知道到内化,从内化到吸收,从吸收到应用——这是一个知行合一的必要过程。

每个成人的内心,都住着一个小孩,每个成人,都曾经是一个小孩,大部分成人,都有要养育一个小孩的责任.......从这个角度说,理解童年的秘密,才有机会洞悉我们每个人的一生,能够真正的理解自己,也共情别人。

如果对此书感兴趣,可直接在文章后面下单购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