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兵起范阳(资治通鉴卷二一七之五)

当时,安禄山一人兼任三道的节度使,心中有非臣之念也有近十年,只是因为玄宗皇帝待他很好,所以不想在玄宗生前造反。这时,杨国忠因为和安禄山不和,多次说他要谋反,玄宗不信。杨国忠见无法说服玄宗,于是就屡次欲激怒安禄山,逼他造反以向玄宗证明自己的判断。在杨国忠的逼近下,安禄山终于决意举兵反叛。他先只是和孔目官、太仆丞严庄和掌书记、屯田员外郎高尚以及将军阿史那承庆等人密谋,其他人都不知道。其他将领只是觉得气氛有些异常,不知道安禄山为什么从八月份以来多次招待士卒,秣马厉兵,还要准备打仗。这时恰好有入朝奏事的官员从京师回来,安禄山就假造敕书,把将领都召来,对他们说:“皇上有密诏给我,让我率兵入朝讨杨国忠,你们都必须我指挥随军行动。(有密旨,令禄山将兵入朝讨杨国忠,诸君宜即从军。)”众将领听完后都十分惊愕,但都不敢反对。十一月甲子(初九),安禄山率所统辖的三镇军队及同罗、奚、契丹、室韦等兵共十五万人,号称二十万,在范阳起兵。安禄山又命范阳节度副使贾循留守范阳,平卢节度副使吕知诲留守平卢,别将高秀岩守卫大同,其余将领都随之出发。

第二天早晨,安禄山出蓟城南门。他以讨伐杨国忠为名,召集全军誓师,他在军中发布文告说:“谁要是煽动军人反对这一行动,就要灭他的三族!(有异议扇动军人者,斩及三族!)”誓师之后率军南进。安禄山坐着铁车,率精锐步、骑兵浩浩荡荡,战尘千里,鼓角震地。当时,唐朝内陆一直未经战事,老百姓已有好几代人没有经历过战争了,他们突然得知范阳兵起,都十分惊骇。河北地区原本都在安禄山的统辖范围之内,所以叛军经过这些州县时望风瓦解,郡守和县令有的大开城门迎接敌人,有的弃城逃命,有的被叛军俘虏杀害,没有什么人敢于抵抗。安禄山先派将军何千年和高邈率领奚族骑兵二十名,声称是向朝廷献射生手,乘驿马到太原。乙丑(初十),北京副留守杨光出城迎接,结果被劫持而去。太原方面向朝廷报告了这一情况,东受降城也上奏说安禄山反叛。玄宗刚开始还认为这不过是讨厌安禄山的人故意捏造的事实,并不相信真有其事。

庚午(十五日),玄宗确切得知安禄山真率兵造反了,这才赶紧召来宰相商议应变之策。杨国忠得意洋洋地说:“现在要反叛的只有安禄山一个人,他所统领的将士都不想反叛。我觉得过不了十天,一定会有人把安禄山的头颅割下来送到行在的。(今反者独禄山耳,将士皆不欲也。不过旬日,必传首诣行在。)”玄宗信以为然,大臣们听后则大惊失色。于是,玄宗派特进毕思琛前往东京,金吾将军程千里前往河东,各召募数万人,组织训练,做好抗击叛军的准备。辛未(十六日),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入朝。玄宗向他问平叛之计,封常清信誓旦旦地说:“现在因为天下太平已久,所以人人看见叛军都十分害怕。但事情有逆顺,形势会突变。我请求立刻到东京,打开府库,召募勇士,然后跃马挥师渡过黄河,用不了几天就会把逆贼安禄山的头颅取下献给陛下!(今太平积久,故人望风惮贼。然事有逆顺,势有奇变,臣请走马诣东京,开府库,募骁勇,挑马棰渡河,计日取逆胡之首献阙下!)”玄宗皇帝听后大喜,立即任命封常清为范阳、平卢节度使。封常清接受任命后的当天就乘驿马到东京募兵,十天募得六万人,然后毁掉河阳桥,组织部队准备抵御叛军的进攻。

造反其时并不容易,尤其是在全天下的人都认为的盛世造反,更是难上加难。然而,开元之后的玄宗已经不是当年意气风发的李隆基了,貌似强大的唐帝国也不过空有其表,只待压垮它的最后一根稻草了。安禄山当了这根稻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