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兰:你要默默努力,然后震惊所有人
本文音频:贾兰:你要默默努力,然后震惊所有人
荣国府的光芒,似乎都集中在了两个人身上,一个是王熙凤,一个就是贾宝玉。作为贾府子孙,被宝玉光芒所笼罩的不止贾环一个,还有一个几乎不被注意的孩子——贾兰。
贾环是与宝玉同父异母的弟弟,而贾兰则是宝玉的亲侄儿,是他亲哥哥贾珠的儿子,年方五岁。按理来说,亲叔侄俩应该会走得比较近,但我们几乎看不到贾兰的身影。
贾兰是贾府的第五代子孙,也是其母李纨活着唯一的希望和寄托,他虽然是贾府嫡出的子孙,但因为有众星捧月的金凤凰宝玉在前,贾兰成了一个常常被众人遗忘的孩子。
曹公用几个侧面,为我们写出了贾兰其人。第一次是贾宝玉大闹学堂时,曹公有一笔专门交代贾兰:这贾菌与贾兰最好,所以二人同桌而坐。……贾兰是个省事的,忙按住砚,极口的劝道:“好兄弟,不与咱们相干。”
从这里我们得出两个信息,一个是贾兰有一个最好的朋友,是贾菌,贾菌也是荣国府近派重孙。两人应该是年纪相仿的。再一个即是贾兰从不惹事,跟自己无关的事情,哪怕是亲叔叔跟人打架,他也是不参与的。
这种置身事外,万事不关心的性格,跟他的成长环境有密切关系。父亲贾珠去世,母亲李纨孤身一人把他带大,对他的学业和为人应该是盯得比较紧的,甚至不止一次嘱咐他,生活在大家族中,是非多,要他万事不参与,只做好自己,整好学业就好了。
我们说,有什么样的母亲,往往就会教出什么样的孩子。有赵姨娘这样的愚蠢母亲,就有贾环这样被人厌弃的小冻猫子。有李纨这样万事不关心的母亲,就有贾兰这样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乖孩子。
另一处与贾兰有关的情节,是猜灯谜一回,贾政心细,发现小孙子不在,就问众人。李氏起身笑着回道:“他说方才老爷并没去叫他,他不肯来。”婆娘回复了贾政。众人都笑说:“天生的牛心古怪。”贾政忙遣贾环与两个婆娘将贾兰唤来。
大家元宵猜灯谜,因为贾政没有派人去叫他,他就赌气自己不愿来,终究是政老爷派人把他唤了来。这里曹公借众人之口说贾兰是天生的牛心古怪。即形容一个人脾气固执,性情古怪。
从这段情节里,我们也看得出,贾兰年幼,他的缺席,并未引起众人的注意,而母亲李纨,似乎也不太在意要儿子一定参与家族宴席,不如在家读书是正经。反而是作为爷爷的贾政,发现了孙儿的缺席,可见政老爷对孙儿是投入了关注的目光的。
这么小的贾兰,就如此牛心左性,大多也跟其成长环境有关。在寡母李纨的教导下,估计贾兰除了用功读书,加上因为年龄小的缘故,很少参与荣国府的重要活动,更无法参与大观园里的诗社,经常一个人,难免养成古怪习性。
细思贾兰的成长环境,也是令人心疼的,他从小就缺少父爱,没有人带他出去经见世面,没有人教会他人情世故,除了母亲,似乎也没有人给过她真正的温暖和爱,他没有任何可以依靠的肩膀,甚至他还要成为母亲的依靠。
稚嫩的贾兰,应该从小就养成了内敛的个性,从不奢望任何人能帮他,孤独成长的他,只有变得更强大,才能保护母亲,保护自己,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还有一次,宝玉病后在大观园里闲逛,就碰到了正在追着两只小鹿要射的贾兰。宝玉道:“你又淘气了。好好的,射他作什么?”贾兰笑道:“这会子不念书,闲着作什么,所以演习演习骑射。”
这大概是这对叔侄之间唯一一次愉快的交流,宝玉是病后初愈,而贾兰应该是刚读完书,或学里正放假,母亲允许他玩一会儿。这里的贾兰,才真正散发出一个孩童的活泼与天真。而曹公安排贾兰射鹿,是否也在暗示他最后的高中呢?
估计贾府之人都想不到,这个昔日不被注意的孩子,有朝一日能够一举高中,惊艳所有人。只是那时,贾府已近尾声了。
有人根据前文情节,推断说日后贾府败落时,高中的贾兰对巧姐见死不救,说他是个冷漠无情之人。这未免有失偏颇,对贾兰而言,他从未从母亲之外的人身上得到过爱,我们又怎能奢望他去爱别人呢?
也许在贾兰的字典里,根本就没有爱人的能力。他从小到大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发奋读书,参加科举考试,也许在母亲的教导中,他这么做,也并不是为了家族荣耀,而只是为自己,为辛劳一生的母亲,为早逝的父亲,争一口气。
在贾府这样的大家族中,像贾兰这样父亲早逝的孩子,虽然得到的关注不多,但这也正给了他默默努力的时间,他不想像叔叔贾宝玉那样每日流连花间,乐而忘返,不知为明日发愁。他更不会像贾环那样,受了母亲的恶意挑唆,企图通过不正当手段夺权。他要靠自己的努力,惊艳所有人。
最终,他做到了。
不管结局如何,我喜欢贾兰这样的孩子。因为他内心有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和气性,他想要的东西,他要凭自己的本事得到。
我们常说,越是不说话的孩子,往往越有着惊人的毅力和爆发力。除了贾菌,贾兰似乎没什么朋友,但正是因此,他把更多时间留在了学业上,最终笑到了最后。
作者:夕四少,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