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上海,貉以为家

王放曾试图在夜幕下捕捉一只貉。
这是一种形似狗的小动物,皮毛茂盛而柔软,四肢短小,脸因毛长而显得宽肥,戴着标志性的“黑墨镜”。它很谨慎,尽管遍布上海南部的80个小区,却鲜有人能见识到其踪迹。
如果说城市的白天属于人类和猫狗,那么貉可算是夜幕中的独行侠——待到城市安静下来后,它从缝隙里探出头来,贴着墙根,绕开光线行动。如果被人类发现,他们多半会以为溜过的是一只血统不太纯正的腊肠狗或者肥橘猫。
一只貉好奇地凑近手机 (摄影:王放)
保护生物学学者王放不想放过这个小家伙。在远离上海市中心的一个小区里,王放带着三个学生为它布下陷阱。
那是一个装有活动门的笼子,最里面放着个盘子,盘子里装着诱饵。贪食的动物如果忍不住踩到踏板,笼门随即会锁死。这样,王放就可以如愿以偿地给它安上GPS颈环,记录其行踪。
随着夜幕降临,小区里的人烟逐渐稀少,这一腿短毛长的犬科小动物现身了。
它嗅到食物,钻进笼子,伸着脑袋吃光盘子里的诱饵,再轻轻地退出去——接连四五个夜晚,诱捕者在盘子里放过面包虫、小螃蟹、烤羊肉和鸡腿。每一次,小家伙都会小心翼翼地吃掉食物,从来不多迈一步。
吃白食的貉不是同一只,而是来自两个各自有三四个成员的家庭,但它们无一例外地谨慎着。
“我带着两个博士生和一个硕士生,也都不笨,可是一无所获。”王放说。在城市里的貉似乎共享着某种不为人知的智慧,而想要进一步观察这种智慧,并不是一个四人课题组可以轻易完成的。

01 ////

貉回来了

王放至今不知道,貉在上海到底可以有多少种生存方式。自2018年底成为复旦大学的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之后,他就开始观察这种犬科的古老物种,它们的可塑性让他觉得惊喜。

这种身长不超过70厘米的小动物在城市随处栖身:别墅区茂密的树丛当然最好;闵行的老旧小区也行,那里的居民楼为了防潮把房子垫高,在一层和地下室之间有通风透气的夹层可供藏身;密布的排水管道里时有会堵塞,废弃的那段简直可以充当卧室;至于别墅阳台下的裂缝、墙体的空隙、储藏室、桥墩的裂缝、煤气管道,城市里多得是人类看不见的空间。
它们是随遇而安的食客。生活在奉贤,可以估着时间,在烧烤摊收摊后第一时间去捡地上还冒着香气的烤鸡骨头;青浦和金山有丘陵和水体,青蛙、螃蟹和水鸟都是现成的食物。
在小区里,可以时不时尝尝阿姨们给猫留下的口粮。定时定点收厨余垃圾以前,全上海的垃圾桶都是食堂。哪怕现在撤桶后,草坪挖一挖,也多得是鲜嫩多汁的草根、蚯蚓和甲虫,足以享用一顿荤素搭配的好饭。
一只夜行的貉(摄影:王放)
王放从小生活在北京。在他的记忆里,上世纪80年代的北京城,海淀到处都有小河,还能经常冒出泉水来,北大周围有许多荒山,能常常见到羞怯而胆小的松鼠和黄鼠狼。
随着城市的发展,现在“只能专门去找了”。十年前,他将目光投注在貉的身上。它的分布范围很广,从大小兴安岭延伸到上海,再到云南和贵州,但在当时,王放以为它的种群在全国的各个城市都面临崩溃。
原因和吉卜力工作室所制的《平成狸合战》里描述的一样——楼宇建筑毁坏了本地生态,人为规划的绿地种满园林植物,却与貉原本的家园并无太多相似之处。在动画里,貉试图变成各种传说中的精怪阻止人类扩张,却仍然无法延缓栖息地的消亡。
和人类的抗衡中,貉的胜算似乎不大。它腿短,跑得不快,比起其它能够与人为邻的动物又显得没什么优势。比如狗獾是钉子户,会为了保卫家园不惜与猫狗乃至人类决一死战;浣熊是无底线的强盗,得到食物后会顺便打破玻璃、咬坏电线,而貉却没有太多存在感。
然而时间证明,这种生活在人类视野以外的动物展现出神话般的适应能力。2014年以后,王放在微博上注意到,上海人发布的貉的照片越来越多。它们在夜幕中倏忽跑过,偶尔因好奇而停步,在某一个春天,有人甚至拍到一只母兽带着三四只小兽——貉回来了。
日本动画《平成狸合战》
貉回来了,然后呢?
一年多来,王放想了解这种近在咫尺的动物,却发现自己能调用的资料十分有限。最重要的数据来自上海动物园的徐正强博士,他在上海南部闵行、松江等地的40多个小区发现了貉的行踪。王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更新数据,将小区数字扩大到80个之多。
但人们对这个邻居的了解仅此而已。貉并非被重点保护、监测的动物,历史上的数据少得可怜。城市里的貉如何适应环境,如何活动,在繁衍之后如何扩散,为何集中分部在南部,这些问题都需要有更多的数据和观察来进一步解释。
然而,积累数据的第一步就遇到了问题,王放发现,在城市里布设红外相机格外麻烦。
城市不比荒野,大量的小区、学校、厂区等单位构成了人类的禁行区,想要观察动物就得先搞掂人类。同时,城市的环境变化大,公园和学校、小区有不同的人流高峰,不同的生态环境,也就意味着需要比野外更大量的观察,也需要更多人手帮忙。
摄影:王放

02 ////

自然主义者集合

80后女孩祝慧婷过来帮忙了,“大家说好了,风雨无阻。”
她出门那天,上海飘着小雨,略有些阴冷。
祝慧婷的目的地是位于浦东的世纪公园,这是她第一次以动物研究者的视角打量这里:这里干净、整洁,每一块草坪,每一个花坛,每一个苗圃都被精心设计和修葺过,草坪很少被践踏——这是人类对规则而非对自然的尊重,你很难想象黄鼬或貉从这些无遮无拦的绿地上跑过。
接下来,祝慧婷要选择公园的某个角落放置一部红外相机。和绝大多数参与者一样,这是她第一次接触红外相机。它有迷彩的外壳,凭着12节5号电池就能运转3到6个月,每当有温血动物如哺乳动物和鸟类经过,它就会被动物与环境间的温差触发,自动拍摄照片和一段短视频。
这是王放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在2019年12月发起的公民科学家活动,一家基金公司赞助了80台红外相机,世界自然基金会“一个长江“项目支持了其他成本。
第一批观察地点选在上海的五个公园。由祝慧婷等参与者们负责安放相机、收集照片、辨识物种,而这将成为未来科研的基础数据。
参与者的履历普遍不错,教育水平皆在大学以上。他们的职业不尽相同,环境行业从业者如翟晓欣,外贸公司职员如祝慧婷,还有律师、医生和公务员,共同特征是对自然的兴趣。
武亦乾为参与者们演示相机的放置方法(摄影:王放)
王放是保护生物学学者,以往他的课题主要在荒野进行,到秦岭追踪野生棕色大熊猫,去神农架观察金丝猴,在岷山的摩天岭山脊线发现扭角羚。最近几年,他眼看着自己的观察对象成了网红——熊猫有成千上万的粉丝,吃根竹子、爬个架子都能上微博热搜;兔狲和藏狐被做成搞笑表情包;雪豹、狞猫等大猫则进入了吸猫列表,无数人声称自己被可爱至死。
这种热爱更像是叶公好龙,一旦在家门口发现了野生动物,人们最担心的还是它会不会伤害自己。最离谱的是这个疫情过后的春天,上海市闵行区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站曾在一天内出动六次——总有居民要求上门驱赶周边的越冬蝙蝠。
但祝慧婷不同,整个上海都是她的动物园和植物园。她在动物园的天鹅湖边见过蹑手蹑脚溜过的野生貉,也曾打着手电在在小区墙角找到过一只悄悄路过的黄鼠狼,“像是一根大油条”。5月的一个早上,她惊喜地在从地铁站到公司间的草坪上发现了一株绶兰,这是一种已被列入重点保护名录中的植物。
而另一个公民科学家翟晓欣则是行动派,他常年从事自然教育。在过去的一年里,他参与了几次移除鸟网的环保行动,将小鸟干掉的尸体从网上剪下来,折断竹竿,卷起网子。
如今,这些自然爱好者、环保行动派成了王放的伙伴。
在放置相机前的工作坊里,武亦乾与复旦的团队为志愿者们布置了接下来的任务:相机要放置在动物觅食或喝水经常路过的道路——兽径附近,要避免频繁的人类活动,视野又要相对开阔,不能有大范围的灌木杂草遮挡;然后找一棵足够粗壮的树木,将相机绑在距离地面四五十公分的高度,镜头微微朝下。
在公园里转了几圈后,祝慧婷在西南角的草坪边缘选中了一块地方。这是一小片久未修葺过的草地,附近有一株灌木八角金盘。草地远离步道,上海的冬天阴雨绵绵,她猜测不太可能有人愿意踩着一脚泥泞来这里散步。
翟晓欣则在位于市区西北部的顾村公园找到一处合适的区域。这里灌木与林地交界,紧邻水域,除了垂钓者之外几乎不会有人踏足。他猜测动物们会从这里经过前去饮水。
地方找好了,可实际中问题来了。有人忘了开机,就把相机绑在树上,需要拿着钳子重新打开;有人还没完成设置,就把相机的盒子锁上了,之后的数据分析会出现问题。
摄影:王放

“这不就是爱好要花费的代价吗?”

相机摆放好,接下来就是观察了。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者们不断发现“奇怪的知识增加了”。
比如翟晓欣,他早知道鸦类有智商优势,可从没想过一只喜鹊可以这么聪明。
1月26日中午,一只黑背白腹、翅膀泛着蓝绿色光芒的喜鹊从翟晓欣的镜头前踩着落叶走过,喙间衔着一只小鼠——影像不算清晰,但足够看到鼠尾和鼠耳的轮廓。
喜鹊走到树下,把老鼠放在树根旁,衔起几片树叶,把老鼠掩盖起来。
三个小时后,喜鹊来吃下午茶了。它毫不犹豫地踱回藏宝地,掀开叶子,叼起老鼠走到视频正中,用左爪按住老鼠,低头开始撕扯食物。
一场吃播盛宴。一藏一挖,两段十秒钟的视频,翟晓欣反复看了几十遍。此前,他时常去郊野、去湿地,看鸟类在他面前觅食、飞翔,可直到现在他才真正“认识”了一只喜鹊。
3小时后,喜鹊返回取食(供图:翟晓欣)
镜头下的小剧场时时上演:两只东北刺猬在草地里偶遇,碰了碰鼻子又各自前行;一对斑鸠母子连续多天在镜头前觅食,幼鸟脖颈上的绒毛还没长出斑点;一只黄鼬缩着鼻子、探头探脑地经过;一只白腹鸫在泥土里刨食蚯蚓。
两只在夜间相遇的东北刺猬(供图:祝慧婷)
瘟疫拖缓了整个活动的进程,回收工作也从集体活动改由个人进行。3月22日,翟晓欣和祝慧婷在公园恢复开放的第一时间回到放置点取回相机,翟晓欣带着电脑,找了个长凳坐下就开始浏览照片,祝慧婷则在当晚花了5个小时翻遍了每一张照片。从3月至今,有20多台相机交回到志愿者手里,收集到的照片超过一万张。
但接下来的工作变得枯燥。参与者需要把所有照片看一遍,导入表格;填写视频编号,识别并填写其中出现的动物。
影像里有大量因光线变化时误触而留下的空镜,一段20秒左右的视频里,动物通常只出镜三到五秒,空白的过场里只有枝叶晃动,风日相对。除此之外还有大量废片——一个志愿者的相机附近不幸住着一个猫咪家庭,于是记忆卡成了猫的生活写真。
一只黄鼬从草丛里跑过(供图:祝慧婷)
取相机、辨物种的时间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承担的成本,部分人在群聊中变得沉默,直至退出项目。他们留下的相机将由新的成员接手;而祝慧婷则愿意为了这些精彩的瞬间而付出时间,“爱好是你愿意为之付出代价的东西。”她总结说。

03 ////

回答一个关于貉的问题

回收的20多台相机里,15台是合格,志愿者们上交的文件里,物种识别的准确率也令人满意。通过这些照片、视频和数据,关于城市动物的一些问题已经得以解答。
丘鹬的取食活动(供图:武亦乾)
2017年前后刷微博,王放发现,貉颇有些成为浣熊的趋势,有些小区一晚上可以拍到20多只。可到了2018年,貉似乎突然被雪藏,在社交媒体上的曝光度下降,一晚只出现一两次。
王放想搞清貉消失的原因。他猜想原因是疥螨——他曾经在微博用户发布的光线昏暗的照片里见过它们斑驳的皮毛,似乎是疥螨的症状。疥螨是时常纠缠流浪猫狗的皮肤病,并不致命,但沾上这种寄生虫的动物会大量掉毛、皮肤溃烂、消瘦不堪,在低温少食的冬天濒于殒命。
如今,公民科学家拍下的照片则更清晰地记录了这一点。2月13日凌晨1点58分,一只瘦削的貉路过闵行体育公园的镜头前。它瘦削的右侧身体被镜头拍下,短秃的毛发显示它似乎感染了疥螨。这一点还有待进一步确认。
疑似患疥螨的貉(供图:武亦乾)
另一个发现则有关貉的冬眠行为。“在此之前普遍的认知是貉会冬眠,但上海的温度不算低,貉或许只是假冬眠,在天气好的时候外出觅食。”王放说,而这一次拍摄到的两只貉证实了这一点。
2020年1月的一个夜晚,一只貉在凌晨匍匐经过浦江郊野公园的镜头。镜头曝光不稳定,但厚实的冬毛、宽肥的脸颊和小短腿暴露了这位夜行者的身份。
夜行的貉(供图:武亦乾)
不只是貉。20多台相机记录的画面,已经构建出一个此前不为人知的荒野上海。在这里,一个暴雨留下的水洼,一株果实掉落的苦楝树,一块倒下的木头都会带来一片生机。
而这或许会为未来城市生态的搭建提供灵感——城市的河岸缓一些,水坑多一些,倒木不再是垃圾,这些小的细节会为城市动物的生存留下更多空隙。

公民科学家的概念诞生于1995年,由英国社会学家艾伦·厄文提出,用来取代“业余科学家”一词。一篇刊登在2010年《生态学与系统分类学年度回顾》期刊上的文章这样描述公民科学家的作用:

“众多基础生态学历程发生的地理范围十分广大,非一般研究方法所能处理。公民科学也许是唯一可行的办法,他们能够遍布广大的区域,记录物种分布范围的改变、迁徙模式、传染病散播、大规模族群趋势以及地景和气候变迁等环境历程的冲击。”

以往观察自然往往意味着辛苦的独行,而公民科学家将之变成志同道合的公民的集体事业。或许有一天,人人都可以成为科学家,一起为城市的各种生态研究难题找到答案。
在欧美,逐渐流行的公民科学家概念已经是科研的重要组成,从附近的喂食台观鸟、共享信息的爱鸟者,为社区监控污水排放,从而协助改善水质的居民都是公民科学家的一员。
2012年冬季,公民科学家们发现,从北极迁徙到全美40州的雪鸮数量意外之多,于是所有目击报告都汇总到了康奈尔大学鸟类学研究室的网站上。
“它好像是一个有生命力的东西,自己在生长。”王放形容。
据他透露,未来会把公民科学家们搜集的数据公开,以便所有机构参与研究,“我们不给公民科学家钱,也就不会独占这个数据,”他认为,对专业的科研人员来说,这从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激励,“意味着我们的研究要做得快一点”。
(0)

相关推荐

  • 蹲守11天,这些个鼢鼠终于被抓了!

    猫盟CFCA 民间野生猫科动物保护联盟昨天 08:58 5月底到6月中,受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管理局委托,北大-猫盟联合工作组在祁连山东段的门源县继续开展荒漠猫的调查研究工作. 天醍对荒漠猫进行了前后十 ...

  • 科学家证实:在地上画个正方形,猫咪都会喜欢坐里面

    majer @ 2021.05.06 , 10:14 猫科动物朋友的聪明才智确实让我们惊叹不已--可以在无聊图里看到它们取东西.开门.穿越看似不可逾越的障碍物,甚至可以理解基本的指令(当它们愿意的时候 ...

  • 前400年(安王二年)

    二年魏韓趙伐楚至桑丘.[水經注澺水自葛陂東南逕新蔡縣故城東而東南流注于汝水又東南逕下桑里左迆為横塘陂史記作乘丘正義地理志乘丘故城在兖州瑕丘縣西北三十五里當從之] 鄭圍韓陽翟.[周宣王封其弟友于鄭杜預世 ...

  • 保护濒危物种,从「公民科学家」和「AI」的协作开始

    地球上有一千万种物种,而科学家只确认了150万种.且其中许多物种濒临灭绝. 来源丨Forbes 作者丨Bernard Marr 编译丨科技行者 知道吗,地球上估计有一千万种物种,而科学家只确认了150 ...

  • 书评A388:云巅独啸霜晨月,大野孤行雪地风——读《沈石溪和他的朋友们:狼王赴死》

    文/望月听雪 热带雨林的植物绞杀现象是原始森林中的一道奇特的景观,也彰显了大自然"鸟为食亡".弱肉强食的残酷,而人类以主宰大自然万千生灵自居,有些人却不懂得珍惜眼前的绿意盎然,恣意 ...

  • 随笔 || 低吟的荒野

    #文字随暗夜流动    拎起相机出门的那一刹那,突然发现,已经有很长一段没有用相机拍照片了.虽说躺在防潮箱里的5D3已经超过32万快门数了,但也的确是有近3个月没有闲逸地出来作随机性的拍摄了. 今天这 ...

  • 全新思域领衔,上海车展重磅家轿就看这几款!

    今年没了疫情的影响后,各大展会便蜂拥而至,其中最重磅的当属4月19日开幕的上海车展,除了全新汉兰达.奇骏.星越L等多款全新SUV外,车展期间多款重磅家轿也将悉数登场,懂哥届时会如约而至,但在这之前,懂 ...

  • 揭密丨上海600多家芯片公司,凭啥它能上新闻

    在一个百无聊赖的周末,小编躺在家里神游 突然公司老板给我发一个视频 作为一个懒癌晚期的小编,很不情愿的瞄了瞄视频 我:"咦,不就是艾为电子公司上新闻了吗" 老板:"你再看 ...

  • 看懂上海:董家渡的记忆

    伴随着纯正上海味道的早点香味 董家渡的早晨开始了. 董家渡之名最早见于清嘉庆<上海县志>,此地原为北仓渡,为何改名董家渡,众说纷纭,有董姓渡夫说,也有的附会于董华亭.无论如何," ...

  • 上海查处21家假CoCo奶茶店

    上海查处21家假CoCo奶茶店 光明网9小时前 · 光明网官方账号 [上海查处21家假CoCo奶茶店]在外卖平台销售假冒奶茶,在店招和奶茶杯上突出使用"CoCo"字样--上海21家 ...

  • House of Innovation?探店耐克上海全球首家全新沉浸式门店

    文丨李 礼 来源丨零售氪星球(ID:LS-KXQ) 上周末,出差路过上海,去逛了一下耐克今年10月初刚在上海开张的全球首家 House of Innovation --「耐克上海 001」.据说,这是 ...

  • 上海又有家我喜欢的书店没了

    这些年上海新开了多少家书店?很多.虽然赶不上消失的速度,但不得不承认有很多新的书店,相当部分还是不错的,其中不乏著名设计师的作品,光影交错.骨格清奇.甚至有些书店进场需要预约,即使你认识人也没用,临时 ...

  • 1993年的上海08—董家渡轮渡-浦东塘桥(秦兴培摄)

    1993年的上海08—董家渡轮渡-浦东塘桥(秦兴培摄)

  • 上海这几家老点心店,味道正宗,食材新鲜,这波推荐绝不会错

    老字号,一个恒久而荣耀的名字,绝对算得上是一座城市的记忆.上海作为一座大都市,其中隐藏着许许多多的老字号品牌,也只有这些老字号品牌店里才能品出老上海的味道!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盛兴点心店 ...

  • 1978年,上海老教授家裡的吃

    篇一 <1978年,上海老教授家裡的吃> 三伏天氣,清白心思,布衣釅茶,閉門讀書:<趙景深日記>. 趙先生28歲已是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今日想來,是不可思議的輝煌履歷,所有獵頭 ...